根植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
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開幕

【視頻】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在京拉開帷幕

“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古今系列展示與學術論壇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高森攝
8月10日,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正式拉開帷幕。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趙實,中宣部副部長景俊海,文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楊志今,中國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李屹,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左中一、夏潮、李前光,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郭運德、陳建文,中國文聯副主席楊承志,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以及孟祥林、沈鵬、張海、陳洪武等有關方面領導出席8月9日舉行的預展。

趙實、景俊海、李屹、楊志今、左中一、夏潮、李前光以及沈鵬、張海、李鐸等領導及藝術家為國展優秀作品的作者頒發證書 高森攝
孫家正、趙實、景俊海、沈鵬、張海共同開啟“國展之燈”。
趙實、景俊海、李屹、楊志今、左中一、夏潮、李前光以及沈鵬、張海、李鐸等為獲得本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優秀作品的作者頒發證書,鼓勵他們立足傳統,潛心經典,磨礪求新,創作出更多文質兼美、藝文并重的優秀作品。
李屹在預展上的致辭中表示,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是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新形勢下展開的,中國書協扎實有效地開展工作,創新性地拓寬了展覽的功能與內涵,在當代書法發展里程中又揮灑了華彩的一筆。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與藝術中的瑰寶,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審美追求與獨特的精神標識。廣大書法家當以民族文化復興為己任,以高尚的職業操守、高雅生動的優秀作品贏得人民群眾的喜愛與歡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神聚力,作出應有的貢獻。

頒發證書后,孫家正、趙實、景俊海、沈鵬、張海共同開啟“國展之燈” 高森攝
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共收到來自32個省區市的42572件作品,最終評出679件作品參展(包括優秀作品41件)。展覽分當代、古代兩個展覽系列,其中,當代書法展覽系列包括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和當代書法名家邀請展。中國書協以公平、公正、公開為評審原則,以“根植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為方針,創新評審機制,嚴明評審紀律,規范評審程序,評出了本屆國展的入展作品與優秀作品。當代書法名家邀請展則以年齡為序,線狀呈現當代老、中、青三代書法家的藝術成果,包括沈鵬、歐陽中石、李鐸等老書法家的作品。這兩類作品將分別于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圖書館展出。期間,相關論壇和學術活動也將圍繞熱點話題展開研討。
古代書法展覽系列包括舉辦國家博物館典藏甲骨文金文書法特展、國家圖書館典藏碑帖善拓書法特展、敦煌遺經書法特展、近現代名人手稿特展以及結合故宮博物院90周年院慶推出的“石渠寶笈”書法特展。古代系列展覽在各藏品單位舉行,并舉辦相關學術活動。

領導及嘉賓參觀展覽 高森攝
主辦方表示,本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入展作品,反映了當前書法創作的總體藝術風貌和基本審美趨勢,代表了當代書法創作的實際水平,展現出創作者對傳統的吸納變得更為自覺,對傳統經典的深入開掘與較好的把握。在保持帖學創作主體態勢下,體現出多元化的審美價值取向,在作品的形式追求與把握上呈現出群體性優勢,在作品的內在意蘊的追求上都有了明顯推進。
據了解,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創辦于1980年,此前已成功舉辦過十屆。30多年來,每一屆國展都記載了當代書法發展的歷史足跡,并成為凝聚廣大書家、激發創作活力、引導審美風尚的堅實平臺。開幕式上播放的紀錄片回顧了歷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覽的發展與成就,也呈現了中國書協伴隨著新時期經濟發展與文化復興走過的30多年輝煌歷程。(記者 丁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