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長假期間,一場大規模的免費鑒寶活動讓省城西寧平添幾分熱鬧。不到現場不知道,原來西寧有那么多的古玩字畫“玩家”,原來西寧也有那么多的各類“寶物”。
免費鑒寶引來西寧藏家上萬“寶貝”
吸引人的不僅僅是免費,也是是重量級的鑒寶名家——央視《尋寶》節目專家金申、周學文,中國國家博物館文物鑒定委員馬秀銀,青海民間收藏協會會長趙春生……短短兩天時間,就有超過3000名藏家報名,請求專家“給看看”,至少上萬件各類“寶物”現場爭奇斗艷。
專家現場鑒寶。本網記者 崔永燾 攝
專家現場鑒寶。本網記者 崔永燾 攝
“這是家傳的一個乾隆年間的瓷器,這一張據傳是張大千的真跡……”鑒寶現場,各類古玩字畫紛紛被藏家從隨身的包裹里現場打開,除了等待專家們的鑒定,更多的藏家也在現場與大家相互品評。
“亂世買黃金,盛世玩收藏。”一名老者不時用手理理自己飄在胸前的胡須,不時與大家敘說著自己幾十年玩收藏的經驗。
現場創作書畫名家熱情助陣
鑒寶活動現場,中國書畫名家協會副主席、青海長江書畫攝影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張根建先生現場創作了一幅15米左右的“巨龍”,只見張根建老師提起如椽大筆,飽蘸濃墨,一口氣將一個活靈活現又充滿氣韻的龍字寫的十分精神,現場圍觀人群不禁齊聲叫好。
青海長江書畫攝影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張根建老師現場創作。本網記者 崔永燾 攝
張根建老師現場創作巨幅“龍”。本網記者 崔永燾 攝
巨幅“龍”,慶盛世。本網記者 崔永燾 攝
書畫家現場創作。本網記者 崔永燾 攝
與鑒寶活動同場舉辦的書畫展銷會上,許多書畫名家也紛紛拿出十足的勁頭或者揮毫沷墨,或筆走龍蛇,一幅幅書畫作品躍然紙上。據書畫家們介紹,古玩字畫不分家,他們受邀前來助陣鑒寶也都是抱著交流學習的心態,為青海的古玩字畫市場早日興旺添把力。
青海文化市場需要各方關注
據活動主辦方青海世屏文化傳播公司負責人趙鐵厚介紹,此次鑒寶活動,他們總共貼進去30多萬元,。趙鐵厚介紹,舉辦這樣的免費鑒寶活動固然有著商業目的,客觀上也促進了省內藏家勇于亮寶、敢于交流的熱情,對繁榮青海收藏市場、書畫市場定會起到“鲇魚效應”。
參與鑒寶的專家透露,從鑒寶的總體情況看,青海藏家手中的藏品總體水平較弱,仿制品、“新東西”較多,但也不乏精品出現。青海收藏市場總量小,規模不大,當前正值盛世,也是普通民從參與收藏的好時機,因此更需要各方的關注和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