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一種重審美、重生命體悟的藝術形態,他要追求一種現代性的理性精神與自由意識很難,王云以舞蹈之靈動,音樂之飄逸。使其書藝在新時代背景下有了新的哲學意識和生命精神,他用線條不斷強化著現代書法的審美體系和審美自由這一美學原則。
王云是以其書藝走進中國書壇的當代代表性書家之一,他對傳統的傳承和創新使其書法蘊含著濃厚的書卷之氣和碑派書風的厚樸之味,他用獨特的書藝抒寫著自己的感性,展示自己的人格和文化品格,王云以篆刻入手,并取法碑帖,碑帖相融,經過長期的熔鑄,他的書風逐漸走向簡約、奔放、俊逸、渾樸。
王云的書法創作以碑帖兼容的筆法與結構特征為根基,取法“二王”,旁及“顛張醉素”并廣征博取而風格獨具,他的行草作品,線條不以厚重取勝,而在秀麗、俊逸、恬淡中表現出流水行云般的奔波,于樸實中見靈動,散逸中見渾樸,展示給人的是一種自然率真之美,綺麗曼舞之流暢。其用筆跌宕圓轉自如,寓柔情中見陽剛,簡約中見粗獷,方圓互參,節奏明快,深得“二王”之神韻,碑派之沉雄。多年來他不斷豐富自我,而又不斷否定自我,用生命的體悟去溶鑄自己的個性風格。從其中作品中可窺見其創作心態,熱情奔放、自由自在,一瀉千里的超然心境。
王云以行草名世,他的行草書,深得《鄭文公碑》之圓潤,[二王]之閑散靈動、[顏柳]之沉穩剛健、兼容金石篆刻之筆意,自出機抒,自成體系,讀他的書法,如走進節奏的音樂中,有剛健灑脫的西部腰鼓,有江南轉歌曼舞的儀態,更有音符之平仄,也有五線譜之跌宕變化無窮的韻律,讓人留連忘返,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之美感。王云是西部藝術界的領銜人物,多年來他一直活躍在西部藝壇,并擔任過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青海省書協主席之職,立足西部、發展西部,為西部藝術的繁榮作出卓越的貢獻,受到國內外書壇的廣泛贊譽。
文/李宗武(《西部藝術》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