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不慣 “美協”和“畫院”
吳冠中以親身經歷細數美協、畫院、文聯、作協等各種藝術家組織的“協會弊端”。他在接受《南方都市報》采訪時,就曾提出“取消畫院,取消美協”,“美協是個衙門,文聯也是這樣。誰都來管文藝,結果文藝上不去!”“國際上很少有這樣養的。我親戚的孩子是清華大學的學生,他參加美國舉辦的一個英語考試,其中有一道試題:國家應該養畫家嗎?這道題真是發人深省。美國并不供養畫家,法國也只是給一些貧苦的畫家提供廉價畫室,而中國卻有這么多“養畫家”的畫院,就好比養了一群雞,不下蛋!懊绤f機構很龐大,就是一個衙門,養了許多官僚,很多人都跟美術沒關系,他們靠國家的錢生存,再拿著這個牌子去抓錢!
2、看不慣藝術家被“圈養”
凡是有親戚朋友的孩子想要報考美術學院,吳冠中一概勸阻。他認為美院教的那一套,是培養畫匠而不是藝術家的,一些美院大量招生,都是為了錢!吳冠中說:“對報考美術學院的學生,老師和家長應該給他講明利害,學美術等于殉道,將來的前途、生活都沒有保障。學畫的沖動澆不死,這樣的人才可以學。”吳冠中向來強調,藝術家應該是“野生植物”,不是靠“圈養”就能出成果的。他希望社會建立合適的機制,資助、獎勵年輕的窮藝術家進行探索。“不要養人,要獎勵好的作品。要養會下蛋的雞。”
3、看不慣自以為是的“畫家”
吳冠中說,“魯迅我是非常崇拜的”,他家中也擺著雕塑家熊秉明所作的牛,從中不難看出吳冠中對魯迅“俯首甘為孺子!本竦耐瞥纭6鴮︳斞赣矟h精神的繼承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他不斷地對一些藝術現象開火。“中國沒有魯迅,這個國家骨頭要軟得多。所以我講過很狂的話,齊白石是大畫家,我說過一百個齊白石抵不過一個魯迅,當然不好比,但我覺得齊白石少幾個對于這個國家關系不是很大,但沒有魯迅,這個民族的心態就不行!彼f魯迅是自己精神上的父親,他要做一個有脊梁的中國文人。
4、看不慣沒有作品的“碩士、博士”
吳冠中認為藝術院校文化課要求太低決定了大學只能培養出工匠,培養不出藝術家!懊佬g界大部分畫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們的作品情懷和境界上不來!倍鴮τ谒囆g院校的教師,吳冠中照樣批評得不留情面:“現在很多大學老師不稱職,一定要毫不客氣地淘汰。大學之大,不在于大樓,而在于大師,F在大學都搞綜合化,理工科學校都在搞美術學院、藝術學院,老師要評職稱,學生要拿文憑,都掏錢在刊物上買版面發作品。全世界很多美術家都沒有學位、文憑這些頭銜,什么藝術碩士、藝術博士,都比不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