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鋪灑在大地萬物之上,草木搖曳、蟲鳴鳥叫,西寧植物園的一天就這樣被喚醒了。
最早與它打個“照面”的可能就是早起晨練的人們,隨著“五一”假期的臨近,每天與它“不見不散”的晨練人驚喜地發現,這座隱藏在城市中心的世外桃源正以“每天一個樣”的變化積蓄能量,只等“五一”假期驚艷亮相,給熟悉它的人們帶來全新的體驗。
眼下,這座位于西山腳下的綜合性國家植物園正在迎來一場“提質改造”,改造后這里會是什么樣子?“五一”假期正值市民出游高峰期,來到這里的市民都能看到什么呢?對此,記者深入西寧植物園進行探訪,得到的答案是:春色滿園關不住,“五一”假期市民可以來這里邂逅春天。在這里不僅可以觀賞各種花卉、邂逅獨特盆景、增長園林知識,還能踏春登高游玩、與小鳥兒“撞個滿懷”。
看點一:賞花、賞樹、賞“生態”
你知道地球上的生態系統有七類嗎?你知道每個生態系統都有“專屬于”它的植物嗎?您想知道的答案將會在“五一”假期即將全新亮相的生態科普館里得到解密。
走進西寧植物園大門,位于左手邊的生態科普館一定會成為每位西寧市民必來之處,尤其是對植物和花卉感興趣的人。據悉,依托原有的2800平方米占地面積,這里以三江源生態功能區、祁連山生態功能區、柴達木盆地生態功能區、青海湖流域生態功能區、河湟地區生態功能區等青海省五大生態功能區為中心,進行了提升改造,建設了亞高山竹林區、熱帶荒漠區、熱帶雨林區、濕地區、食蟲植物區五個植物展示區,每個區域代表性的植物被栽種在這里,有些甚至是在西寧首次亮相的,包括高山杜鵑、紫竹、曼陀羅、多肉植物猴尾柱、棕櫚樹、狼尾蕨、南洋杉、加拿利海棗等250余種。如果您想了解青海的獨特植物,這里還有一面科普墻,展示了我省祁連山、青海湖、三江源等地區的特有植物種類,是一個學習植物知識的好地方。
此外,“五一”假期期間,生態科普館還將舉辦首屆“春不晚”大型蘭花展,屆時包括蝴蝶蘭、兜蘭、國蘭在內的50多個品種的蘭花將紛紛亮相,為西寧植物園增添節日氛圍。同時,經過一個月的加班加點,植物園對南側原有廢棄的加壓泵站進行了拆除后復綠,提升了近4300平方米的綠地開敞空間,栽植蘋果樹、大丁香、青海云杉、山桃、榆葉梅、紫葉稠李、品種丁香等各類喬灌木100余株,種植小麗花、木春菊、蜀葵、雛菊等各類花卉700平方米,鋪種草皮近3000平方米,為市民新增了一道亮麗的園林風景。
看點二:來盆景園看“盆景”
以前提到西寧植物園,西寧人記憶猶新的是這里有個盆景園,里面的盆景造型獨特。如今這座盆景園也進行了提升改造,“五一”假期也將重新開放和西寧市民見面。
沿著西寧植物園中的游步道向西走,不一會的時間就來到改造后的盆景園。盆景園門前,一株精心修剪過、造型獨特的榆葉梅以“婀娜的身姿”探出“頭”來,仿佛迎接著來到這里的游客。盆景園占地面積約10畝,建筑風格以徽派為主,這里繼承和發揚了我國傳統自然山水園林的藝術手法,園中既有北方園林特色的山、水、石、樹,又有江南園林風格的亭、廊、臺、榭、橋;這里的盆景以川派、揚派、嶺南派、西北地區精品的樹樁盆景和山石盆景為主,就連里面栽種的花卉,連翹、榆葉梅、白玉蘭等植物也都造型獨特,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
看點三:各種專類園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植物專類園具有特定的主題內容,是以具有相同特質類型植物(種類、科屬、生態習性、觀賞特性、利用價值等)為主要構景元素,以植物收集、展示、研究、觀賞為主,兼顧生產的一種園林形式,這種專類園在西寧植物園可謂屢見不鮮,“五一”假期,這些經過工作人員精心打造的專類園也將以全新面貌展示給市民游客。
沿著游步道繼續向前,一座座植物專類園映入眼簾。高原明珠的丁香花,數十個品種近萬株丁香花異彩紛呈,青海本土的紫丁香、羽葉丁香、華丁香、小葉丁香,單瓣、重瓣、卷瓣、寬瓣,大花、小花等各類丁香花相搭配;松柏園中,蒼松翠柏郁郁蔥蔥;薔薇園中,山杏、榆葉梅等花卉爭奇斗艷;中藏藥植物專類園中,大黃、羌活、麻黃、蕁麻等中藏藥有些已經“探出頭來”;經濟作物植物園中,辣椒、菜瓜、土豆等農作物分區域種植,一些新芽生機勃勃……
此外,西寧植物園的游步道周邊花卉景觀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改造。葡萄風信子、向日葵、薰衣草、扁葉刺芹、澳洲狐尾等40多種花卉百花齊放,一定讓前來的游客、市民不虛此行。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