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一場以“愛心超市”為依托的基層治理變革正蓬勃展開,深深觸動著廣大群眾的生活。
浩門鎮康樂路社區,作為“愛心超市”的先行試點社區,在2024年巧妙應對場地難題,將“愛心超市”設在了浩門鎮大十字的一家生活超市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居民積攢積分的積極性。據康樂路社區黨總支書記冶秀花介紹,轄區居民參與一次志愿服務即可獲得50分,若志愿服務時長超過2小時,每多1小時便能額外增加10分,每日積分上限為100分,累計10分即可在超市選物兌換。“今年,我們不斷拓寬‘愛心超市’的兌換渠道,居民現在可以用積分享受‘愛心理發’和觀看‘愛心電影’,讓積分兌換體驗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冶秀花說。
在浩門鎮花園路社區,居民馬秀蘭手中緊握著剛兌換的洗衣液,興奮地說道:“我參加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積累了500分,今天換到了實用的生活用品,感覺既劃算又特別有成就感!”這樣溫馨的場景,如今在門源縣已經隨處可見。
門源縣積極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設立“愛心超市”,以積分兌換機制激發群眾內生動力。這一舉措不僅給困難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還在全縣營造出“以行動贏積分、以積分促文明”的良好氛圍。
西灘鄉納隆村黨支部書記張樹成說:“‘愛心超市’在鄉村治理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以往村里開展工作,動員村民參與困難重重,F在有了積分激勵,大家的積極性都被充分調動起來了。就拿村里的環境整治來說,過去需要村干部反復督促,如今村民們都主動清掃自家房前屋后,全力保持村莊整潔。”如今的納隆村,在“愛心超市”與移風易俗、村規民約的共同推動下,正朝著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美好方向大步邁進。
門源縣委組織部副部長董明海表示:“‘愛心超市’是門源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重要探索。通過‘積分制’,群眾參與村(社區)公共事務積極性大幅提升,鄉村面貌顯著改善,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局面。未來,我們將持續優化運營管理,拓展物資來源和兌換渠道,豐富服務內容,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讓‘愛心超市’發揮更大作用。”
。▉碓矗呵嗪H請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