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4月25日,在第39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西寧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向廣大市民普及兒童疫苗接種相關知識,以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疫苗帶來的健康保護。
孩子出生6個月至8個月后,從母體帶來的母傳抗體會基本消失,此時,嬰幼兒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最容易受到傳染病的侵襲,因此,適時給兒童接種疫苗,是保障兒童健康成長最經濟、有效且便捷的途徑。
很多家長因為一些特殊原因,無法按時給孩子接種疫苗,只能延遲接種,延遲接種并不會影響長遠的保護效果,遇到這種情況時,家長們一定要為孩子及時補種疫苗。
如果免疫起始月齡太小,在母傳抗體的干擾下,會影響孩子體內抗體的形成,降低免疫成功率,孩子就不能得到免疫保護。有些疫苗需要接種多劑次,各劑次之間也要有一定的時間周期,間隔太短可能影響下一針的免疫效果。因此,如果在規定的免疫起始月齡前接種疫苗,視為無效接種,在達到免疫起始月齡后需要重新按免疫程序給予接種。所以,孩子的疫苗不能提前打。
那么,什么情況下不能打疫苗?孩子在生病狀態下,抵抗力會下降,無論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都會加大疫苗反應的風險,此時接種疫苗不僅會影響到疫苗的效果,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疫苗接種的禁忌一般分兩大類,一類是暫時禁忌;另一類是絕對禁忌。早產兒、難產兒,正在發熱或患一般疾病的急性期兒童就屬于“暫時禁忌”,這些孩子可以在疾病康復后補種。但是,如果孩子具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嚴重過敏體質,就屬于“絕對禁忌”,接種疫苗可能發生異常反應,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絕對不可接種疫苗。
疾控中心工作人員提醒家長,接種前,應準備好孩子的預防接種證;給孩子穿寬松、易穿脫的衣服,方便接種時易露出接種部位;接種疫苗前,需要把孩子當前的健康狀況告知醫生,以及上一次接種疫苗后是否出現過不適或過敏的情況;認真聽取接種醫生的口頭知情告知或閱讀《知情同意書》,了解本次接種的疫苗及預防的疾病。
接種疫苗后不可揉搓接種部位,并讓孩子在接種現場適當休息、觀察30分鐘,無不適后再離開。孩子打過預防針后避免劇烈活動,要讓孩子多喝開水、多休息。接種疫苗的當天要保證接種部位的清潔,防止局部感染。到家后要注意觀察,如孩子有輕微發熱、倦怠感,接種部位有紅腫、硬結、疼痛等反應,一般不需處理,多喝開水、多休息,1天至2天可自行緩解。有些疫苗接種后還會出現輕度硬結,可采用熱敷的方法加快消散,用溫度適宜的干凈毛巾局敷,防止燙傷,每天3次至5次,每次15分鐘至20分鐘。如發現高熱不退、全身皮疹或其他異常反應需及時到醫院診治,并將反應情況告知預防接種單位。
(來源:西海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