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4月20日,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谷雨來到,讓高原春意更加濃厚,西寧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寧特鋼)主干道旁的柳樹隨風搖擺著抽芽的新枝,飽含生機。
這棵已在此生長了近一個甲子的柳樹,見證了西寧特鋼的發展歷程,有輝煌,有負重,更有新生……
“3、2、1,點火!”17天前,4月3日11時28分,在西寧特鋼65MW亞臨界發電項目集中控制室,伴隨一聲指令,只見電子屏幕上躍動的火焰瞬間點燃了發電機組的核心鍋爐。
歷經400多個晝夜的建設征程,當65MW亞臨界節能降碳綠色環保綜合再利用(余熱余能)發電項目鍋爐一次點火成功,在場的西寧特鋼工作人員難掩激動,紛紛鼓掌。
“綠色發展是鋼鐵行業破浪前行的航標。這個項目是資源綜合利用類發電工程項目,具有節約能源、改善環境、提高供電質量、增加電力供應等綜合效益。”西寧特鋼副總經理張偉說,項目建成投產,將把富余高爐煤氣“變廢為寶”,實現全部高效利用,每年可輸出約4.32億千瓦時的清潔電力,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39.8萬噸。
作為全省亞臨界鍋爐及發電技術的首個成功應用案例,項目從開建到點火備受關注。近20天的運行中,項目帶來的“綠意”猶如柳樹上的嫩芽,正在蓬勃生長。
事實上,對于歷經司法重整的西寧特鋼而言,這不僅僅是一個綠色環保項目,更是企業浴火重生的縮影。
2023年,西寧特鋼這家西部地區最大、西北地區唯一的百萬噸資源型特殊鋼生產基地還在“生死線”上掙扎。資產負債率高、經營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疊加整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需求萎靡等多重困境,讓這座走過半個多世紀的老鋼廠被迫停下了三分之二的產線,退市風險將至,發展舉步維艱。
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研判形勢,力挽狂瀾,強化頂層設計,做好系統謀劃,研究改革方向,并作出了必須做好西寧特鋼的司法重整工作的重要決策。
同年12月26日,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完成對西寧特鋼的司法重整,自此開啟西寧特鋼的一場深刻變革。
“自司法重整以來,西寧特鋼快速導入建龍集團管理體系,并依托建龍集團在供應鏈、財企管理等方面的優勢,扎實推進以全工序降本增效為抓手的生產經營管控,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張偉一邊說一邊列舉出了一組數據。
2024年全年鋼產量同比增幅約89%,鋼材產量同比增幅約94%,實現能源創效累計為7927.76萬元,人均勞效較2023年增加188噸……
西寧特鋼向低碳工藝要成績,更向綠色環保要發展。聚焦鋼鐵主業,通過穩產增產、優化產品結構,進一步夯實企業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與此同時,穩步推進球團、電渣鋼生產線和模鑄生產線復產,系統謀劃環保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從而為打造有競爭力的優特鋼生產基地打下良好基礎。
在西寧特鋼的綠色發展轉型之路上,青海當地對于非國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支持更是有力的“催化劑”。
張偉以65MW亞臨界發電項目為例介紹,得益于“一網通辦”,項目立項備案時間大幅縮短,省市各部門協同發力,各項利好政策加持,項目獲得1.6億元再貸款支持、中央及省級設備更新專項資金支持……
“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任何時候都離不開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青海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強化要素保障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企業改革發展起到‘壓艙石’和保駕護航的作用。我們愿與青海省共同努力,吸引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投資青海,共同為實現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而努力。”張偉言語堅定。
圍繞鋼鐵主工序,持續開展降本增效和節能減排;以精細化配料為重點,持續推進工藝技術的優化;以全鏈條數智化升級為核心抓手,深度融入區域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構建西寧特鋼數字化轉型智能制造體系……
走出寒冬的西寧特鋼,正希冀著一個又一個鮮花盛開、綠柳搖曳的春天!
記者手記:老鋼廠的“綠意”,需要每個人奮斗
當西寧特鋼舉步維艱之際,青海以堅定決心與實干舉措幫助其“脫困”,當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完成對西寧特鋼的司法重整,西寧特鋼“涅槃重生”。
汽笛長鳴,滿載鋼坯的火車駛來;鋼花飛濺,全面啟動的生產線活力涌動;午間時刻,產業工人帶著笑容走進“小鎮食堂”……
如今,在西寧特鋼,我們看到了這座老鋼廠的新氣象,看到了只爭朝夕、再創輝煌的精神面貌。
在采訪中,關于“今年怎么做”,張偉特別提到,在降本增效方面,在承接建龍集團推動重點專案的同時,西寧特鋼將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謀劃16個課題、100個支撐專案,預計創效51889萬元。
誠然,于西寧特鋼而言,“踐行創新創效理念 助力綠色低碳發展”不僅僅局限于頂層設計,而是最終落到生產一線。
“那我們就改!”每每面對生產一線遇到的各類實際問題,已在西寧特鋼工作了33年的于增春總是說干就干,帶領技術工人聚力攻關降本增效,做出了不少創效案例。而在西寧特鋼的生產一線,還有許多個這樣的能工巧匠,他們立足本職創造著無限價值。
毋庸置疑,一座老鋼廠,承載著眾多家庭的希望。在不斷向著更綠色、更智能的方向前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西寧特鋼給每一位產線工人施展自身才華的機會,讓4000余名職工共同參與,為老鋼廠增添更多“綠意”。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