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持續發展成為全球共識的當下,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已不僅僅是保險公司履責的標尺,更成為了衡量保險公司長期價值的重要坐標,成為保險公司在高質量轉型時期健康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在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當保險公司既要應對利率下行、風險疊加的行業變局,又要堅守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的功能定位;既要追求規模、價值、效益的穩健增長,又要守護生態、民生、治理的可持續發展時,ESG便不再是選擇題,而是企業實現多目標發展、穿越低利率周期、寫好“五篇大文章”的戰略總籌。
在持續為客戶、股東、員工以及社會創造價值背后,中國人壽還能為行業通過ESG實現戰略攻堅轉型提供普適性的方法論嗎?我們或許能從《報告》中得到答案。
合規筑基,多元統籌防控運營風險,搭建“制度剛性+文化浸潤”管治生態
此前,監管曾發布《銀行保險機構操作風險管理辦法》,明確將監管合規風險納入操作風險,首次對大型機構提出“運營韌性”原則性要求,首次提出保險機構應建立操作風險管理的三道防線,強調構建綜合化管理體系。
在監管政策持續驅動加碼下,中國人壽主動順應形勢,在合規管理層面持續升級,以數字化風控建設為重點,推動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健全具有硬約束的風險早期糾正機制,構建了由高級管理層組織實施、風險管理職能部門牽頭、各職能部門主責、三道防線密切配合的全面風險管理組織體系。
中國人壽的管治體系建設以嚴守合規底線為本,又不局限于合規風險防范,而是在對監管合規的要求被動響應與對公司價值的主動創造之間尋求動態平衡,構建好“1+7+N”全面風險管理制度體系,分明權責之下,最終為穩固運營根基提供服務。
在金融監管趨嚴、風險復雜化的行業背景下,中國人壽還注重搭建“制度剛性+文化浸潤”的管治生態,培育全員合規文化。長期以來,該公司注重商業道德培育與廉潔建設,通過建立以黨內監督為主導的“大監督”體系、制定《商業道德守則要點》、持續開展廉政教育等方式,推動公司員工及公司供應商職業道德建設。
中國人壽的管治模式為行業證明,金融風險的防控需要兼顧政策、企業、客戶、員工等多元統籌,需要從被動合規轉向主動價值創造,從單點防御轉向生態協同。未來,以“制度+科技+文化”為核心的風險治理模式,將成為保險業穿越周期的關鍵競爭力。
普惠為本,以保險主業聚焦國家戰略與社會公益,全面踐行“金融報國、保險為民”初心使命
《報告》顯示,中國人壽從多元普惠保險出發,通過責任投資、科技賦能、人才培育、責任擔當等維度履行社會責任。
發展普惠保險,既是壽險的主責主業,也是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徑,也是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體現。隨著居民對于風險管理要求的不斷增高,做好普惠保險,無疑會對保險公司的專業性提出更高要求。
積極響應政策,中國人壽通過推出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女性及計生家庭保險、學生群體保險、小微企業保險等多樣化的普惠保險產品,將服務范圍向農民、城鎮低收入群體、小微企業等弱勢群體持續拓展;借助網點服務,積極向西藏、青海等“老少邊窮”地區提供保險服務。
作為重要民生工程,普惠金融的發展離不開長期健康的資金流支持,保險資金作為耐心資本,其長期穩定的投資屬性與綠色、養老、新基建、新科技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天然契合。中國人壽制定了《2025-2027年度資產戰略配置規劃》,重點關注責任投資工作,并將ESG因素整合到投資全流程。《報告》顯示,2024年,該公司在普惠金融、鄉村振興、支持“一帶一路”建設領域合計投資3945億元。
要做好普惠金融,真正履行好社會責任,離不開科技賦能的重要支撐。提高保險服務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強數據隱私保護與知識產權維護,優化客戶全流程體驗,才能把產品服務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真正落到實處。
《報告》以適老化服務為例,提到中國人壽通過將適老服務覆蓋至線上壽險APP、95519客戶服務專線以及“空中客服”遠程視頻優先接入通道,與線下智慧柜員機、老年客戶綠色服務通道、長者陪伴課堂相結合,為2700萬人次提供了高效優質的適老化服務。
保險的核心生產力依舊是人,在很多低利率、高風險的環境中,普惠保險的發展需要大量專業化、本地化、數字化的復合型人才形成體系,通過人才能力的升維打破供給瓶頸。
在聚焦社會公益方面,中國人壽通過組織社區關懷、志愿者服務、應急救援等活動彰顯社會價值,《報告》顯示,該公司2024年向中國人壽慈善基金會捐贈2100萬元,組織開展志愿服務600余次。
生態引領,產品運營投資多端協同發力,探索保險業服務“雙碳”目標綠色金融發展路徑
在全球氣候變化加劇與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深入推進的背景下,保險業正經歷從環境風險承擔者向綠色金融轉型推動者的角色轉變。在此背景下,中國人壽通過構建起覆蓋戰略、投資、運營、產品的綠色金融生態體系,不僅實現了自身低碳轉型,還成為了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賦能者。
《報告》提到,中國人壽圍繞治理、戰略、管理、指標和目標五個維度,從產品端、運營端和投資端協調發力,切實履行氣候承諾。
在產品端,主動構建多元化產品體系,強化普惠產品供給能力,通過公益廣告等渠道,推動形成低碳環保意識。
在運營端,不斷提升科技數字服務的質量與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與排放,優化運營流程。
在投資端,將ESG要素全面融入投資管理體系,不斷拓寬綠色投資項目的范疇。
在引領綠色金融發展方面,近兩年,中國人壽制定《綠色金融發展戰略(2023年-2025年)》,提出階段性綠色金融發展戰略及工作要求。通過將綠色金融與其他業務有機融合,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公司經營管理全流程,借助綠色保險與綠色投資構建國壽特色綠色金融體系。
在綠色保險領域,該公司持續向生態環境產業、清潔能源等環保和低碳領域提供全國范圍的保險保障,為綠色產業鏈條上下游企業提供意外、醫療、壽險等多元化保險保障方案。在公司內部則強化考核引領,將綠色保險增速納入省級分公司年度職能績效考核指標。
在綠色投資領域,將綠色標準和ESG投資理念納入現有投資流程、資產戰略配置規劃和年度投資計劃中,并將其作為投資決策重要考慮因素。此外,中國人壽積極推動綠色投資與交通、鄉村產業、“一帶一路”建設等多個領域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