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產品頻出、亮點頻現、爆點頻發……一季度,青海聚焦加快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綜合施策打好“組合拳”,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持續豐富產品供給,有效激發消費潛力,著力強化宣傳推廣,全省文旅市場持續升溫、活力迸發。全省接待游客1030.36萬人次,其中,省內游客占67.56%,省外游客占32.44%,同比增長29.14%;游客總花費90.28億元,同比增長23.72%,實現首季“開門紅”。
成績的背后,是青海多年來在文旅領域重點發力的積累。堅持補短板、強整治、擴業態、優服務,推動旅游提質增效……青海,這個文旅“家底”豐厚的大省正緩緩地打開一幅幅如夢如幻、如詩如畫的山水人文畫卷,讓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無不被其所打動、所吸引。

優化供給
旅游產品遍地開花
一季度,逛花燈、泡溫泉、冰雪節、非遺展等多項傳統節慶活動接連登場,青海各地各有玩法,通過創新消費場景,在市民和游客之間強力“圈粉”,加快文旅市場復蘇。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省體育局、海北藏族自治州政府在崗什卡雪峰舉辦以“相聚大美青海 共赴冰雪之約”為主題的2024—2025青海省冬春季旅游、冰雪運動、戶外徒步活動,豐富冬春季旅游產品供給,全面激活冬春季旅游市場。
同時,整合各市州優質文旅資源,策劃“一主四輔”冬春季文旅系列活動,推出涵蓋8個市州的“冰雪+旅游”“賽事+旅游”“非遺+旅游”“美食+旅游”等活動200余項,發布經典線路1條、特色線路5條,進一步豐富了文旅產品供給。
今年春節期間,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動全省各地開展涵蓋文化文藝演出、群眾文化活動、非遺體驗展示、文旅惠民消費、冰雪休閑旅游、文博展覽展出、國際國內互動等七大板塊的500余項文旅活動。全省上下圍繞“非遺賀新春 我的青海年”主題,開展非遺宣傳展示展演597場(次),參與人次達580萬。“非遺年貨購物月”帶火河湟香包、排燈擺件、藏藥香皂等“非遺好物”,非遺年貨累計實現銷售收入883.92萬元。社火展演火爆出圈,千戶營高臺、塔爾寺正月十五燈會和英歌舞、“南獅”及創新節目等交流演出“圈粉”無數。
2025年春節假期,全省累計接待游客226.41萬人次,旅游收入30.21億元,按可比口徑測算,分別增長4.05%和3.1%。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游客出行意愿強烈,短途周邊游、賞花踏青游、文博非遺游、鄉村民俗游等精彩紛呈,“春日經濟”活力十足。全省接待游客78.52萬人次,同比增長16.7%;旅游總花費3.26億元,同比增長27.8%。

花式寵客
公共服務提檔升級
開通公共交通專線保障游客出行、按游客所需提供暖心服務、各行各業群策群力為旅游保駕護航……用真誠換真心,面對大量游客的涌入,青海打開了“寵客模式”。
春日里,茶卡鹽湖景區如詩如畫,來往游客絡繹不絕,漫步湖邊紛紛駐足遠眺,時而下湖體驗,拍照留念。茶卡鹽湖景區進入春季運營期后,對游覽區域開展全方位清掃,確保景區衛生整潔,為游客營造舒適的游覽環境。同時,景區對內部導視系統進行重新梳理與優化,實現全域導覽,幫助游客快速便捷獲取信息。此外,對小火車、電瓶車等交通工具、道路情況及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排查,消除潛在安全隱患,為游客安全游玩筑牢堅實防線。秉持“以游客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構建涵蓋多元服務內容的標準化服務體系,提供充滿個性化、飽含溫情的優質服務,為每一位游客打造溫暖快樂的旅行體驗。
清明假期,茶卡鹽湖景區累計接待游客突破1.4萬人次,迎來2025年景區運營的首個客流小高峰。
青海湖景區充分利用環湖冬季景觀和文化條件,開拓“冰雪+生態體驗”“冰雪+文化體驗”等特色冰雪旅游產品。同時,充分結合青海湖的冰、水、沙、草、雪等冬季元素,以“大、特、精”為重點,科學安全布置湖邊景觀小品,設置冰雕、冰山、初雪許愿臺等,不斷豐富、提升景區冬季旅游打卡及體驗度。這是著名景區主動融合,逐步解決冬春季旅游短板,實現全季、全時開放的積極探索。
政策紅利釋放,消費券撬動市場潛力。青海通過發放消費券、實行價格優惠等措施,讓冬春季旅游在寒冷中“升溫”,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通過銀聯云閃付、攜程、美團等平臺發放文旅消費券605萬元,直接拉動消費2111.8萬元,間接帶動消費1.48億元。冬春季期間,全省正常營業的25家A級景區紛紛推出門票打折、半價、執行淡季票價或免票等優惠措施,96家旅游景區免票入園,三星級(含)以上賓館執行淡季價格,助推“冷資源”加速變為“熱經濟”。
青海省文旅廳聯合陜西、甘肅、寧夏、新疆、內蒙古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同舉辦“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活動,參拍作品約3.758萬件(條),展示展播投稿作品1.3萬次(條),傳播受眾超4億人次。同時,聯合省體育局、西寧市政府承辦2024—2025賽季中國冰壺聯賽(西寧站),全方位展現青海獨特的民族風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助推“農體文旅商養”深度融合發展。積極開展海外文旅合作交流,舉辦“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走進烏蘭巴托“歡樂春節”系列文化活動,持續提升“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文旅品牌的輻射面和影響力。此外,開通西寧至長沙“大美青海”主題航班,開行“大美青海·雪域高原”西寧至茶卡至林芝旅游專列,加快實現年度開行100列的既定目標。
踏青賞花
激活文旅市場“春水”
春意正濃時,花恰漫枝頭。
青海各地依托當地特色,以花為媒,引流圈粉,積極打造文旅融合新亮點、拓寬群眾增收新渠道、擴容消費新載體,讓“賞花經濟”越開越旺,持續放大鄉村振興“蝴蝶效應”。
今年的低溫天氣“遲滯”了花期,但絲毫沒影響游客“赴約”的熱情。
在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青青的麥田里,成千上萬株杏樹上掛滿了杏花。田間的觀景木棧道兩旁,山水化隆攝影展、文化藝術展、香包香囊等非遺展、文藝戲曲展以及美食展,全面凸顯當地的城市美、生態美、經濟美和文化美。
“沒想到高原的春天這么美!以往都是夏天來青海旅游、避暑,今年在網上看到青海文旅部門推介的春季文旅活動就忍不住趕過來了,感受到不一樣的美,不虛此行。”來自北京市的游客康潔一邊拍照一邊贊嘆。
春來到,花似錦。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也借著美妙春光推出3條鄉村旅游精品賞花路線,帶領市民游客領略青海春日的色彩。“貴德春行 梨花堆雪”旅游線路,從貴德阿什貢村出發,這里丹霞地貌與潔白梨花相映成趣,沿著黃河漫步,欣賞沿岸梨花與清澈河水構成的春日畫卷;“花開海東 春漫河湟”線路以海東市豐富的春季花卉資源為核心,結合河湟谷地的自然風光和人文底蘊,打造了一條集賞花、休閑、文化體驗于一體的特色旅游線路;“黃河之畔 繁花似錦”旅游線路串聯起化隆、尖扎等地的景點,讓游客感受春日美景。
為進一步提升“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鮮明文化標識的影響力,青海文旅部門有效整合全省文化和旅游資源,組織開展了全要素、多方位、廣覆蓋的春季文化和旅游系列活動,成為這個春天拉動旅游消費的主打,吸引著游客紛紛提前組團來青打卡。
首季,青海文旅市場的亮眼表現,展現了政策引導、產品創新與市場需求的三重共振。青海正以生態之美與文化之韻,一步一個腳印,加速邁向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