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道109線宗格公路的建設現場。國道109線宗格公路項目辦供圖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4月的高原春意盎然,從遼闊的腹地到狹長的河谷地帶,青海的交通建設工地上處處洋溢著實干爭先的濃厚氛圍。挖掘機長臂揮舞,運輸車輛往來穿梭,壓路機、推土機全速運轉,建設者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揮灑汗水,全力以赴推進各項重點交通項目進度。
4月17日,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內的國道109線宗格公路建設現場,大型機械設備轟鳴作響,施工車輛川流不息,50多名參建人員在各自的崗位上緊張有序地忙碌著。這條連接青海省都蘭縣、格爾木市及西藏自治區的重要交通干線,在春日里掀起了一股建設熱潮。
由中鐵七局三公司承建的國道109線宗格公路是青海省的重點建設工程,也是支撐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項目起點位于都蘭縣宗加鎮,終點位于格爾木市,全長202.904公里。改道后的國道109線將從格爾木城市南側外圍通過,旨在有效解決與既有國道215線、格茫公路及格爾木城市東連接線的交通轉換問題,緩解各條干線公路出入城市的交通壓力。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自今年復工以來,建設者們全力以赴,加快推進施工進度。目前,項目已完成90%的建設任務,全線路基、路面、交安等工程已全部完成,都蘭縣宗加鎮至格爾木東區間已于去年開放交通,僅剩上跨青藏鐵路轉體橋計劃于7月份完成轉體。
國道109線宗格公路的建設對于提升柴達木循環經濟區交通運輸質量、促進內聯外通、加強資源開發與利用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國家和區域公路網,加快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及項目沿線地區社會經濟和旅游事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在國道310線尖扎至共和段公路(簡稱“尖共公路”)項目控制性工程紅旗村黃河大橋建設現場,建設者頭戴安全帽,手持各種工具,穿梭在鋼筋水泥之間,奮力推進這一宏偉工程。
尖共公路是我省東連甘肅、西接青海中東部地區的重要東西橫向大通道。項目的建設對完善沿黃地區交通基礎設施、推動旅游資源開發、調整經濟結構、改善人民生活、擴大對外開放、提升青海形象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國道310線尖扎至共和公路工程牙什尕至阿什貢段項目地處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和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境內,路線全長32.726公里,采用設計速度為每小時80公里的一級公路標準施工。
尖共項目辦副主任祁正文介紹,項目分兩期建設。先期建設的坎布拉隧道群段(長約23公里)于2020年10月開工,于2024年12月完成土建工程交工驗收。目前,土建工程已完成,機電工程已完成71%,計劃于2025年6月底完成所有機電工程施工,并進行試運行,12月底前完成機電工程專項驗收。二期建設段(長約11公里)于2023年3月開工,計劃于2026年7月完成所有施工內容。目前,路基工程完成41%,橋涵工程完成38%。
紅旗村黃河大橋是尖共項目的重要控制性工程,橫跨黃河,橋梁全長578米,主橋上部結構采用懸臂法澆筑變截面箱梁。該橋處于黃河主干流河道,涉河施工高空作業風險高,大型模板工藝控制是質量管理的重中之重。祁正文說:“為強化橋梁安全和質量管理,懸臂施工前,項目辦委托有資質單位對掛籃進行專項設計,并組織專家論證設計結果,確保施工安全與質量。掛籃安裝好后進行預壓,檢驗掛籃的強度及穩定性,消除非彈性變形,測量出彈性變形,保障結構施工安全,指導線形控制。”
記者從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獲悉,2025年開局以來,青海交控集團早安排、早部署、早實施,在穩抓交通建設項目冬季施工的同時,大河家至清水項目等8個交通續建項目從2月下旬陸續復工。目前,同仁至賽爾龍項目全線15座隧道已貫通,正在加快推進同仁過境段征遷及部分路段實體轉序交驗等工作;大清項目全長494米的積石峽黃河特大橋成功實現主拱合龍,4座隧道全線貫通;湟源至西海項目全長903米的大華1號隧道左洞順利貫通,路基、橋涵及隧道工程施工也已全面鋪開;倒淌河至茶卡公路二郎劍至黑馬河段路基工程完工,正在加快推進路面基層施工;西寧機場東進場路項目264片箱梁預制全面完成,架梁和橋面系施工正穩步推進。隨著這些重點項目的陸續建成通車,青海省的交通網絡將更加完善,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