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項規(guī)定十二載,作風建設不停步。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以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開局破題,一石激起千層浪,開啟了中國共產黨作風建設的新紀元。今年,黨中央部署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是以黨的自我革命涵養(yǎng)新風正氣這一鮮明態(tài)度的再宣示,是久久為功抓好作風建設這一堅定決心的再宣示。
回望過去十二年,“車輪上的腐敗”“會所里的歪風”得以遏制,“舌尖上的浪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得到糾治……一個個具體問題的解決,以點帶面為“老虎吃天不知從哪下口”的問題找到了切入點和突破口;一年年馳而不息,循序漸進讓沉疴舊疾日漸崩解。管黨治吏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邪氣,解決了一些長期沒能解決的頑瘴痼疾。
治住了“官僚病”“富貴病”“懶散病”,調研辦事“脫虛向實”,對除積弊、滌舊故的脫胎換骨新氣象,群眾心里都有數,我們每個人都能看得到或感受得到。文山會海、迎來送往、加碼考核、填表留痕少了,黨員干部感覺到工作更加高效了,更有精力投入到主責主業(yè)了。春風化雨中,民心焐熱了、風氣浸潤了。
“小切口”撬動“大轉變”,“一子落地”推動“滿盤皆活”。十二年來,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得到根本扭轉,以徙木立信之效帶動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xù)向好。中央八項規(guī)定短短600多字,成為不容突破的黨內鐵規(guī),改變中國政治生態(tài)的標志性舉措,是新時代共產黨人的一張“金色名片”。就在3月云貴之行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些年,八項規(guī)定確實是推動了根本性的變化,風氣為之一新,過去積重難返的現象大部分沒有了。”
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tài)不斷形成和發(fā)展,但作風建設始終是“永遠在路上”的課題。黨風問題關系人心向背,決定黨和國家事業(yè)成敗,再次掀起學習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熱潮,是鞏固既有成果的必然要求、是應對正風反腐新形勢的迫切需要、是回應時代使命的有力保障。
一切事物都處在變化之中,作風問題也會越來越復雜地表現出來。明目張膽的收禮沒有了,網購送禮、快遞寄禮、數字禮品卡等新方式出現了,大張旗鼓的吃喝沒有了,公款吃喝隱蔽進行、公款旅游巧立名目,“不進會所進農家樂”“不進酒樓進食堂”,作風問題隱形變異、改頭換面,穿上了“馬甲”、鉆進了“青紗帳”,形式更加多樣,手段更加隱蔽,界限更加模糊,青海就有這樣的深刻教訓。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大力整治后干部作風有所蕩滌、實干導向有所匡正,但轉作風提效能依然是一個課題。根據青海紀檢監(jiān)察官方通報,從查處問題類型看,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中,履職盡責、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方面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假作為,嚴重影響高質量發(fā)展的問題依然存在,在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中,違規(guī)收送禮品禮金和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宴請的問題依然有所表現。
老問題還在解決,新問題又不停地往外冒,并且老問題還不斷涌出新表現,作風問題如同割韭菜一樣一茬接一茬,總是反反復復,特別難纏,顯示出其頑固性、反復性、隱蔽性和變異性,這些現象充分說明再學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的必要性。同樣是在此次云貴考察,習近平總書記清醒指出:“要看到,有一些地方發(fā)生了松動,有一些方面還存在盲區(qū)死角,一些不良風氣出現了反彈回潮。釘釘子嘛,再釘幾下,久久為功,化風為俗。”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有些干部認為中央八項規(guī)定已經施行十多年了,可以“喘口氣”“歇歇腳”了,這種疲勞厭戰(zhàn)的懈怠心態(tài)和降調變調的錯誤期待還是不能有。解決作風問題不是一陣風,刮了就停。青海省委強調要以這次學習教育為契機,一體推進學查改,推動黨風政風更加清朗,黨群關系更加密切,干部作風更加嚴實,制度機制更加健全,群眾獲得感更加充實。我們應當準確把握中央八項規(guī)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的核心要義、實踐要求,持續(xù)強化紀律意識、規(guī)矩意識,確保學有質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中央八項規(guī)定堤壩是好不容易筑起的,一定要倍加珍惜,不斷巡堤檢修、培土加固,以好作風取信于民,以好作風在新征程上展現新作為新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