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4月8日,在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臺子鄉、松多藏族鄉、五峰鎮等地,大蒜及蒜苗種植如火如荼,部分地區蒜苗已新芽初綻。據悉,今年互助縣規劃大蒜及蒜苗種植基地466.6公頃,目前已完成播種53.33公頃。大蒜產業正逐步向集約化、品牌化方向發展,互助縣露地蔬菜種植和特色農業將再添新彩。
記者了解到,為保障大蒜種植工作有序推進,互助縣政府指導各方發放土地流轉金超百萬元,預計后續支付農民工工資350萬元,這不僅有效推動了大蒜春耕工作,還帶動了農戶增收。此外,為助力大蒜產業發展壯大,互助縣推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抓住本地冷涼蔬菜發展機遇,規模化種植大蒜、蒜苗,壯大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同時,持續優化種植結構,在哈拉直溝、林川等鄉鎮連片建設標準化蔬菜基地,推動大蒜、蒜苗種植朝著集約化、品牌化方向發展。
通過模式創新及結構優化,互助縣大蒜產業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就業、技術培訓等方式,帶動數千農戶增收。預計2025年大蒜基地全面建成后,畝均產值將突破萬元,為實現大蒜產業發展升級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