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招商引資,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是地區跨越發展的“動力引擎”。
2月6日,青海“新春第一會”——全省促就業促發展促團結招商引資大會在西寧召開,吹響以更大力度推進高質量招商引資的沖鋒號。一季度,全省各地拿出“開局就奔跑、起步就沖刺”的精神狀態,結合區域發展實際,緊鑼密鼓上項目、奔波四方大招商、誠心實意優服務。
從產業到民生,從點位到全域,一次次充滿信任的攜手合作,一條條誠意十足的服務舉措,一個個令人振奮的投資數據……一季度“喜報”頻傳,青海正以招商引資“強引擎”不斷積蓄起更澎湃、更強勁的發展動能。

主動出擊
擴大招商引資“朋友圈”
2月19日,“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基地項目”在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西寧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開工;2月23日,“青海昌通物流有限公司物流園項目”在西寧開發區甘河工業園區開工……
沖刺首季“開門紅”,多個重點項目緣何落戶西寧?西寧開發區的回答是——做足準備、拿出誠意,大抓招商引資,以大招商促大發展。
西寧開發區并非從1月開始發力,而是自2024年年底就開始謀篇布局。立足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創新招商機制,整合招商資源,拓寬招商渠道,改進招商方式,推動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季度,西寧開發區外出招商17次,拜訪企業45家次,共簽約項目17項,總投資約207億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74%,為全年招商引資起好步、打好底、開好局。
聚焦“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一季度,海北藏族自治州主動出擊、精準發力,以強勁開局實現項目簽約新突破。
達成無人機試飛基地及智算中心等項目合作,與四川、江西等地企業簽訂項目協議……
海北州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來抓,赴成都、南昌、珠海等地開展企業考察、招商洽談、項目簽約等活動。圍繞新能源、生態農牧業、旅游業、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選準選優能夠補齊壯大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以及與海北產業關聯度高、整合力強、擁有卓越技術能力的產業項目。
重點引進一批民營500強企業、央國企和頭部企業,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形成產業集群,并依托海北州各產業園區的功能定位與產業基礎,制定差異化招商策略,吸引更多優質項目落地生根。
落實已有的、拓展新招的,以此為理念,青海各地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朋友圈”。
果洛藏族自治州組團赴西寧、海東,就飛地經濟協作進行洽談;前往河南省洛陽市,就輕工業、文旅產業等項目開展精準招商和調研目標企業;鎖定“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成渝”等經濟圈,聚焦綠色有機農畜產品領域、特色輕工業等重點招引項目,采取積極走出去上門拜訪,真誠邀進來實地考察等舉措,用自身獨特優勢留住企業在果洛州發展。
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開展文旅產業招商引資推介活動,邀請甘肅文旅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西寧文化旅游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等來自甘肅、四川、西藏以及省內的24家文旅企業參加。以“實地考察+座談交流”的形式,向各企業推介稱多縣文旅產業招商引資項目,探尋合作機遇、深化投資內容、拓展合作渠道。

因地制宜
打造招商引資“強磁場”
4月3日,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消息,建立《2025年全省招商引資項目儲備庫》,涵蓋綠色算力、清潔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等10大產業領域480余個儲備項目,用好對口援青、東西部協作等機制,靶向招引科技含量高、帶動效應強、延鏈作用好的優質項目,著力構建“傳統產業迭代升級+新興產業集聚成勢+未來產業前瞻布局”的立體化招商體系,持續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蓄勢。
水光協同、綠電豐沛、天然潔凈,海南藏族自治州在清潔能源、綠色算力和生態畜牧業發展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海南州清潔能源資源富集,氣候冷涼、空氣潔凈、環境干燥,是發展綠色算力產業的天然良港;海南州因位于青海湖之南而得名,旅游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特別是近年來全州大力推進文旅產業融合、基礎設施提質、旅游線路聯通,文旅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3月3日至7日,赴北京開展招商引資活動推介海南州時,海南州委副書記、州長尕瑪朋措如數家珍。
海南州依托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主動作為“走出去”,開門招商“請進來”,圍繞綠色算力、文化旅游、清潔能源等領域,與多家企業深入交流探討,深化合作共識,共謀創新發展。
一季度,海南州招商引資項目實際到位資金10.6億元,順利實現首季“開門紅”,為全力推動泛共和盆地綠色崛起、加快形成全省發展重要的新增長極注入強勁動力。
2月26日,全國規模最大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電源項目——柴達木格爾木東沙漠基地電源項目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開工。項目創造了目前國內規劃建設容量最大、總投資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包含海拔最高的超超臨界火電項目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電源項目,全國首個跨省跨經營區新能源外送基地電源項目的紀錄。
“青電入桂”“鹽湖提鋰”……海西州作為青海產業“四地”建設的主陣地和主戰場,凝心聚力抓招商,乘勢而上創新績。
年初以來,發布《海西州招商引資目錄導引》,包括鹽湖資源開發類、新能源開發類、循環經濟產業示范類、文旅資源開發類等11個大類,規劃推介項目108個。統籌做好內外資招引工作,不斷提高招商引資精確性有效性,以強有力的招商引資推動產業“四地”建設形成新格局,促進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興產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千方百計
護航營商環境“更優化”
總投資達230億元的“絲綢云谷”低碳算力產業園一期項目將于今年9月底完工,這不僅是海東市推進“東數西算”國家戰略的重要落子,更是我國首個實現數據中心余熱回收利用一體化的大型零碳項目。
“自項目簽約起,海東市便成立專項服務專班,將土地供應、環評審批、電網接入等手續辦理周期大大壓縮,并加大對項目周邊基礎設施的投入,確保項目建設正常運營。”青海億眾數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小龍說。
“絲綢云谷”項目的順利進展,映射出海東市讓廣大企業放心投資、安心創業、舒心發展的決心。
海東市將招商引資作為2025年推動市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要務”,從整合資源強化招商、形成政策支持體系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三個方面下功夫,打出一套高質高效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的組合拳。
圍繞招商項目信息收集、洽談對接、項目簽約、落地投產、運營發展等流程環節,建立全周期落地保障體系。對招商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加強審批統籌,簡化辦事流程,縮短辦理時限,提高政務服務質效,確保在談項目推簽約、簽約項目促落地、落地項目助運營、運營項目跟效益,助力海東市一季度招商工作“開門紅”。
“前不久,我們與電商直播間合作開展唐卡銷售直播專場,兩場直播銷售額達960萬元,售出小型唐卡3800余件,推動了同仁優質文創產品的推廣與銷售。”4月6日,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工信局招商服務中心主任先巴旦增介紹。
一季度,同仁市工信局以政策為引領,以創新為驅動,通過落實政策、精準招商等舉措,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力。
同仁市將招商引資作為經濟發展的“頭號工程”。為提升招商成效,同仁市量身制定《同仁市2025年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出臺系列配套政策,完善項目庫與招商圖譜。
同時,深入實施“一把手”工程,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帶隊赴多地考察,圍繞綠電等前沿領域開展對接洽談,在新能源、農牧、文旅等產業領域達成投資意向,通過一系列舉措,實現招商與消費兩端發力,讓政策的賦能效應持續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