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在西寧,丁香不僅僅是一種花朵,更是一座城市的象征。
這座被譽為“丁香之城”的美麗城市,每年四五月間因為丁香花的盛開而更加迷人。
近年來,為了彰顯城市特色、塑造品牌形象,充分發(fā)揮市花丁香在改善城市環(huán)境和景觀方面的作用,西寧市在擴大丁香數量、增加丁香品種、提升丁香景觀效果上不斷探索。當下,正是春暖花開、綠枝吐芽的好時節(jié),今年市園林部門、各縣區(qū)通過擴大丁香栽植、補色添景等,讓南山公園、長青園、小橋大街等“升級”成為一處處“丁香園”、丁香大道,讓花香馥郁的丁香成為西寧最美的景色。
萬株丁香扮靚“丁香之城”
4月的長青園里春意盎然,記者踏訪時看到,山坡上一排排丁香種植得錯落有致,已初現規(guī)模。在這里市林草局正在實施市花丁香環(huán)境營造項目。據項目負責人、市風景園林建設有限公司工程部蘇延鴻介紹,目前長青園內97%的丁香已種植完成,此次增量種植的丁香以紫丁香、白丁香、北京丁香、黃丁香、暴馬丁香等品種為主,根據各品種丁香的顏色、高矮、冠幅等特點,設計種植范圍,按色帶高低層次錯落,實現立體配置。屆時,將在淺紫、深紫、黃色等色彩漸變中交織出丁香的視覺盛宴,營造坡面氛圍,實現“坡面生花”的效果。
轉至南山公園,一輛輛滿載丁香植株的貨車向山上集合,種植現場,工人們正忙著卸苗、轉運、種植、澆灌……沿著蜿蜒的山路,丁香正在成為這片土地上的“主角”。記者采訪了解到,為了提供更加適宜丁香種植的環(huán)境和土壤,工人們將該區(qū)域地質表層的鹽堿化土壤松土,后期更換成更加有營養(yǎng)的土壤,再施用過磷酸鈣等復合肥配合有機肥料,提升土壤肥力,雙管齊下為丁香打造適宜的生長空間。
記者從市林草局獲悉,今年西寧市將通過擴展地域特色等方式,擴大丁香種植規(guī)模、優(yōu)化植被種植結構,集中在湟水濕地公園、南山公園、長青園綠地內種植丁香,在濱河南路、南川東路東側道路、寧張路側分帶(陽光麗景小區(qū)至緯二路)種植紫丁香、白丁香、黃丁香、四川丁香、小葉丁香、什錦丁香等數十個品種近萬株,打造品種多樣、花色多彩、造型多樣的特色“丁香之城”。
“見縫插花”只待丁香飄滿城
除了大范圍、成片式種植丁香外,各區(qū)也根據區(qū)域特色,以“見縫插花”、沿岸種花等方式,營造多處丁香景觀效果。日前,記者在麒麟灣公園沿岸看到,園林工人們正挖坑、運土,等待丁香樹到來。記者從城西區(qū)公用服務中心獲悉,今年城西區(qū)結合城區(qū)綠化特點,設計了南川河沿岸丁香環(huán)境營造項目,在沿線600余米范圍內,種植百余棵丁香樹。為了讓這片丁香景觀更突出,選用的丁香樹均為冠幅超過3米的大棵丁香,采取每6米至7米為一墩的種植劃分方式,以花瓣大、花期較長的紫丁香為主,營造沿岸“丁香帶”的景觀。
此外,在城中區(qū)的南川東路,城中區(qū)市政公用服務中心的綠化工作人員正忙著在人行道綠化區(qū)進行補植補種。記者采訪了解到,為營造人行道丁香簇擁的景色,工作人員在該路段南山路口至洪水橋段東側人行道旁,栽植了各類丁香1000余株,種植范圍約1000米,屆時,將在這片長條帶狀的綠化范圍內開滿各色丁香,為市民營造一處拍花賞花的好去處。同時,該區(qū)還計劃在長青園綠地西側至昆侖橋沿線坡地內種植遼東丁香、黃丁香、北京丁香等各類丁香700余株,種植面積約為6056平方米,多個范圍內補植補種,形成連片丁香展示區(qū)域,提升城市綠化效果。
與其他區(qū)不同的是,城北區(qū)結合區(qū)域綠化特點,在原有丁香種植基礎上,對小橋大街兩側丁香進行了大范圍更新,將原有的丁香組團更換成球團狀的開花丁香,并增加10余株什錦丁香為街區(qū)增色。同時,在寧張路打造一處“丁香花事”,種植的丁香品種均為西寧市林科所自主培育的巧玲花、重瓣紫丁香、黃丁香等,同時對每個品種的丁香設置二維碼,市民可掃碼獲取各類丁香的品種、習性等內容。
目前,各區(qū)綠化部門正加緊施工種植,靜待丁香盛花期的絢麗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