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良禽擇木而棲,賢才觀風聽潮。
人才,始終是驅動發展的核心要素。于青海而言,這片廣袤的土地,正以開放之姿、求賢之心,廣納天下英才,擘畫發展新篇。
近年來,青海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深入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在這片充滿希望的高原上,黨管人才格局持續優化,人才政策體系日臻完善,人才引育平臺迭代升級,人才服務保障堅實有力。青海,正以十足的誠意與決心,奏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激昂樂章。
3月9日至23日,青海省2025年春季“組團式”赴外引才團隊再度出征,奔赴北京、天津、上海、合肥、廣州五座活力之城。通過現場招聘的熱烈互動、網絡直播的廣泛傳播、專題報道的深度聚焦,吸引近萬名學生線下奔赴、超十八萬人次線上參與。一場場活動,不僅讓青海開放包容、蓬勃向上的發展風貌深入人心,更讓招才引智聚力的強大效應持續放大。

環境+機遇,夯實引才底氣
3月9日,北京,凌晨1時30分。北京香格里拉飯店周邊漸入夢鄉,而酒店二樓宴會廳卻燈火輝煌。“青云直上 名揚四海”的主題元素巧妙融入現場,莊重而不失靈動。工作人員爭分奪秒,布置宣講臺、排列桌椅、調試網絡……每一個環節都一絲不茍。他們深知,這場活動不僅是一場簡單的招聘,更是青海展示人才戰略、講述發展故事的關鍵窗口。
上午10時,北京地區34所高校的1600余名應屆畢業生懷揣憧憬踏入會場。宣講臺上,對青海的介紹振奮人心:“青海是生態的凈土,肩負著守護地球第三極的神圣使命,作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以三江之源守護中華水塔,以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踐行生態文明理念。青海是創業的熱土,蘊藏著綠色經濟與數字浪潮的雙重機遇,作為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領跑全國,創新開辟綠色算電產業協同發展新賽道。青海是科研的沃土,孕育著高原特殊環境下的創新藍海,作為戰略科技力量培育高地,冷湖天文觀測基地、瓦里關全球大氣本底站、鹽湖資源綜合高效利用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構筑起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青藏高原實驗室’;青海是人才的樂土,滋養著每一位奮斗者成長成才,正以不拘一格引人才、放手干事用人才、事業為上留人才的真誠之舉,為人才施展才干、成就人生搭建舞臺、提供平臺。”
為實現人才集聚與事業發展同頻共振,省內30余個部門(地區)人才工作負責人滿懷熱忱招攬人才,77家企事業單位攜1000余個優質崗位虛位以待,20余名引進人才現身說法,以親身經歷感召更多人才來青海、展風采。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張文潔,看到家鄉的巨大變化,難掩激動:“聽到熟悉的鄉音,心情特別激動。我已向西部礦業集團等企業投遞簡歷,盼著能回青海,為家鄉發展添磚加瓦。”北京外國語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王麓鋒也投出簡歷,他坦言:“青海發展潛力巨大,引才政策誠意滿滿,這是吸引高層次人才的關鍵。”青海的引才之路,正不斷打動著全國各地高校的莘莘學子,引得他們心向往之,行所至之。

政策+服務,盡顯引才誠意
“這里有廣闊的發展平臺、穩定的事業編制、優厚的薪酬待遇,還有拎包入住的人才住房,青海是真心實意引才留才。”天津專場招聘會上,天津財經大學英語專業碩士杜心宇一眼相中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教育局崗位,“上大學時我就向往青海,夢想畢業后到西部基層學校當老師,今天感覺離夢想更近了。”
人才平臺,是干事創業的舞臺。人才競爭,既需投入資源,更要提供發展機遇。青海不僅為人才提供肥沃“土壤”,更要營造宜人“氣候”。
近年來,青海緊扣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和建設產業“四地”戰略,聚焦“急需緊缺”,精心謀劃“引才路徑”,加速引進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重點學科、重點項目所需人才。同時,不斷提升人才政策的“含金量”,用心辦好人才關心的“關鍵小事”,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生態。一系列引才育才養才用才政策舉措相繼出臺,保障機制日益完善,以精準精細服務凝聚人才、溫暖人才,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干得好。
針對青年人才普遍關心的薪資待遇、職業晉升、項目支持、培養計劃,乃至家屬安置等問題,《青海省人才政策發展清單》都給出詳盡解答。
青海每年投入3億元專項資金,實施“青海學者”“高端創新創業人才”等9項人才計劃;出臺鼓勵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39條舉措;建立“不看時間看業績”考核管理評價辦法,開辟高層次人才引進與職稱評審“綠色通道”;發放安家費、提供住房保障、解決配偶就業及子女入學問題……這一系列實實在在的保障,賦予人才滿滿的歸屬感、尊崇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彰顯出青海重視人才、尊重人才的堅定決心。
青海引進碩士代表肖江鑫分享道:“到青海后發現,承諾的待遇一分不少。入職僅兩個月,我就深度參與公司核心項目,還被納入綠色算力領域急需緊缺人才,最高可獲一次性20萬元獎勵。”他的經歷,讓廣大學子看到青海為人才厚植的成長沃土,以及助力人才事業有成、成長無憂、創業有望的實際行動。
堅持+創新,展現引才魄力
“親愛的小伙伴們,又在直播間見面啦!今年,直播間迎來了新朋友——青海引進博士代表、青海師范大學青年教師韓忻藝……”自去年12月首次采用“現場招聘+直播帶崗”形式收獲廣泛關注后,今年青海省“組團式”赴外引才活動延續“線上+線下”引才模式,再度引發熱潮。引才政策、崗位需求等問題在直播間迅速得到解答,眾多無法親臨現場的網友紛紛點贊:“便利又貼心”。
“同學們,今年服務再升級!為方便大家精準查詢專業匹配崗位,我們開辟了專門查詢通道。關注‘青海省專家人才聯合會’微信公眾號,在‘看天下’欄目中找到‘校園引才’板塊,按要求填寫即可精準查詢……”“引才推介官”張弢的介紹,贏得直播間一片好評:“確實方便,一目了然”“青海引才工作越來越精細,不愁招不到人才”“能回宿舍慢慢研究,希望找到合適崗位”。
青海省人才交流中心就業部部長張弢已第二次參與校園引才“直播帶崗”,如今的她從容自信,但每場直播前仍精心準備。她表示:“我在人才交流中心工作,深知引才與求職不易,必須當好用人單位和求職者的橋梁,責任重大。”
與此同時,青海充分發揮招才引智工作站和校園引才大使橋梁紐帶作用,著力匯聚人才工作合力。2024年,青海先后在北京、上海、西安、深圳設立了首批“青海省招才引智工作站”;今年年初,又面向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50所高校招募了首批154名“青海省校園引才大使”。
本次“組團式”赴外引才活動,除舉辦5場青海專場招聘會,引才團隊還走進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9所知名高校參加碩博專場招聘會,提升引才層次與規模。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組織教育、醫療領域用人單位,分別前往北京師范大學、首都醫科大學等師范類、醫學類高校開展“小組團”引才活動,形成了“5+9+N”引才新模式,豐富了引才活動的形式與內容。
青海省中醫院人力資源部主任汪春曉對“組團式”赴外引才活動成效贊不絕口:“通過校園引才,醫院成功引進2名博士、64名碩士。除參加專場招聘會,我們還積極與湖南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等高校對接,成效顯著,今年已收到400余份有效簡歷。”
若問英雄何聚處,思才愛才在青海。不懈地堅持和積極的創新,讓青海省“組團式”赴外引才活動取得豐碩成果。自2019年首次啟動“校園引才”工作以來,青海連續7年組織重點企事業單位奔赴全國高校密集城市,舉辦和參加90余場引才活動,直接引進4000余名優秀應屆畢業生,其中博士800余名,持續推動人才隊伍“擴容蓄能”,有效改善人才隊伍結構。此次赴外引才活動,共吸引105所高校8000余名應屆畢業生參加,現場對接洽談3500余名,其中博士700余名;5場直播帶崗活動,吸引18萬余人(次)在線觀看,近5.8萬人(次)互動交流。
廣開才路,未來可期。越來越多高層次人才奔赴青海,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施展才華、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