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坎布拉風情美。景區供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大地回暖、萬物復蘇。4月12日,記者來到位于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的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冬日的肅穆換上了明麗的春日盛裝,公園處處洋溢著蓬勃朝氣,吸引無數游客前來領略春之魅力。
踏入園內,舉目眺望,遠處山巒環抱,山上植被歷經寒冬后逐漸返青,與李家峽水庫中澄澈的湖水相映成趣,構成一幅如詩的山水畫面。
“坎布拉的美,不僅在山水,更在其獨特的地質景觀。4月11日,坎布拉正式獲批世界地質公園,這一消息對參與景區建設與運營的人來說太振奮了!這不僅是對坎布拉無與倫比自然風光和深厚地質文化價值的高度認可,更是一個全新的起點,自此,坎布拉將走向世界舞臺!”青海熱貢文化保護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持卿談及此事,言語間滿是自豪。
“快看,那片赤紅的丹霞地貌,活脫脫像一只靜臥的烏龜,這便是咱們的‘金龜戲水’景點。”潘持卿介紹起來,“坎布拉堪稱丹霞地貌的天然博物館,歷經億萬年漫長的地質演變,紅色砂巖長期受風力與水流的侵蝕,形成了奇峰、方山、洞穴、峭壁等豐富多樣的地貌特征。”

形態各異的丹霞地貌。景區供圖
順著潘持卿手指的方向望去,目光瞬間被壯麗景色牢牢吸引。有的孤峰猶如利劍,直插云霄;有的群峰相連,盤踞大地,雄渾壯闊之感撲面而來。
漫步公園,宛如閱讀一部宏大的地質史書。公園內完整保存了三個重要地質時期的地層構造和印支期、燕山期巖漿活動記錄,這些珍貴的地質遺跡,成為科學家研究地質構造運動的窗口。
“這種丹霞地貌和碧綠湖水相互交融的景觀十分罕見,坎布拉正是憑借這獨特的組合,成為地質愛好者的向往之地。”潘持卿言語間盡是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驕傲。
坎布拉的魅力遠不止于它的地質奇觀,還在于它承載著深厚而璀璨的文化底蘊。坎布拉所在的黃南州,作為熱貢藝術的發源地,孕育出了唐卡、堆繡、雕塑等眾多絢麗多彩的藝術形式。當地的非遺傳承人堅守著這份文化瑰寶,扎根于此,言傳身教,毫無保留地將技藝傳授給年輕一代,讓熱貢藝術在歲月的長河中不斷傳承創新。
在坎布拉公園內,徳洪村、尖藏村、尕布村等藏族村落星羅棋布,村民們在這里繁衍生息,沉淀出別具一格的民俗文化。游客走進這些村落,可以親身感受藏族的傳統生活方式,圍坐在溫暖的火爐旁,品嘗香醇的酥油茶和甘洌的青稞酒,欣賞熱情奔放的藏族歌舞表演,體驗藏族人民的淳樸與熱情。此外,精美的藏族傳統服飾、獨具匠心的手工藝品,無一不展示著濃郁的民族風情,每一針每一線、每一道雕刻的紋理,都蘊含著藏族文化千百年來的深厚積淀,讓人流連忘返,沉醉其中。
潘持卿說:“我們一方面加大景區投入力度,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這不僅關乎游客的切身體驗,更代表著坎布拉面向世界的形象展示。我們力求通過深度挖掘文化內涵,創新旅游形式,以文旅融合為引擎,全力賦能地方經濟發展。”

濃郁民族風情。景區供圖
為提升游覽體驗,坎布拉景區集中改造基礎設施。不僅更新了25輛游覽車與19艘游船,還修建5條木棧道,蜿蜒其間,串聯起各處勝景。正如一位來自北京的游客王濤所說:“乘游船能夠身臨其中觀賞‘水上丹霞’,跟在岸上觀賞是不一樣的體驗。乘坐游船,清風拂面,丹霞地貌近在咫尺,這種震撼難以言表。”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游客能近距離觀賞珍貴獨特的地質遺跡,景區還別出心裁地修建了觀光玻璃棧橋。透明的橋面,使游客仿佛懸空于地質奇觀之上,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視角,深度領略大自然億萬年歲月雕琢的鬼斧神工。
前不久,坎布拉景區在出口處精心打造了坎布拉國際酒店,并掛牌國際會議中心、國際培訓中心。酒店定位高端,寬敞舒適的客房、設備先進的會議室以及美食餐廳一應俱全,從休閑度假到商務出行,全方位滿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坎布拉,這片融合了自然奇觀與人文風情的土地,正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探索、欣賞。在這里,丹霞地貌與碧綠湖水交織成夢幻的畫卷,古老的地質遺跡訴說著地球的滄桑變遷,熱貢藝術與藏族民俗文化綻放著獨特的光彩。它不僅是一處旅游勝地,更是一座文化的寶庫。坎布拉正敞開懷抱,歡迎世界各地的游客前來,共同感受這份自然與文化交融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