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肥胖已成為困擾許多人的健康問題。它不僅影響外貌美觀,更與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多種慢性病密切相關。記者走訪多家醫院發現,隨著國家衛生健康委“體重管理年”行動的深入推進,青海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開始探索體重管理新路徑,通過個性化的方案幫助肥胖患者科學、健康減重。

量身定制 減肥更有效
4月8日,在青海省中醫院內分泌科診室,一股藥香撲鼻而來,副主任醫師任麗曼正輕輕觸摸著一名患者的手腕,三指探脈間,她迅速勾勒出了患者痰濕體質的輪廓。“這不是簡單的熱量加減,就像樹木需要順應四季的生長規律,人體的調理也講究陰陽平衡。”任麗曼對患者說。
35歲的患者陳先生身高1.78米,體重110公斤,經過中醫體質辨識、脈診等手段以及綜合的身體評估,陳先生的肥胖主要與內分泌失調和不良飲食習慣有關。于是,任麗曼為陳先生制定了一套中醫特色療法與現代醫學結合的科學減重方案,輔以中藥調理和膳食指導,從根源調理體質。
“每一個來到這里的患者,我們都會先做全面的身體評估,包括體重、身高、體脂率、腰圍等基礎數據的測量,以及血壓、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標檢測。同時,我們還會詢問患者的飲食習慣、作息規律、心理狀態等,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任麗曼說。
醫生完成評估后,患者會有一份詳細的個人健康報告。根據這份報告,醫生再制定個性化的體重管理方案。方案不僅包括飲食調整、運動建議等干預措施,還融入中醫針灸、拔罐、埋線、中藥調理等特色療法。
任麗曼說:“我們強調個性化診療,因為每個人的體質和肥胖原因各不相同。只有量身定制的方案,才能達到最佳的減重效果。”診室內,醫生不僅開具處方,更注重宣教,指導患者調整飲食結構、培養運動習慣,并定期跟蹤體脂率、代謝指標等,進一步推動全民健康管理從“治病”向“防病”轉變。

中醫特色療法受青睞
“做完第一次埋線,我已經減掉了6斤,明顯感覺埋線部位的脂肪變少了。”在西寧市湟源縣中醫院針灸康復科中醫減重門診,32歲的李女士興奮地向醫生展示她手機里的體重記錄,這次她打算接受全身治療,爭取達到標準體重。
在湟源縣中醫院診療室內,有一名患者正在接受穴位埋線法治療。醫師手持特制針管,將可吸收的蛋白線精準埋入患者下腹部的相應穴位。
穴位埋線法究竟是什么呢?湟源縣中醫院針灸康復科主任李保珍介紹,穴位埋線減肥的原理是用特殊的針具,把可吸收的膠原蛋白線埋進人體穴位。膠原蛋白線進入身體后,會慢慢軟化、分解、液化,最后被身體吸收。在這個過程中,穴位會持續受到刺激,身體的內分泌和自主神經功能得到調節,新陳代謝加快,脂肪也更快地分解、代謝,減肥效果也就出來了。需要注意的是,埋線并非人人適用,治療前需遵醫囑。
“火龍罐不僅能溫通經絡、驅散寒濕,更能通過特定穴位的持續刺激,平衡臟腑氣機,加速脂肪代謝……”4月9日,西寧市湟中區中醫院減重門診內,理療師正為患者演示火龍罐療法的操作流程。
前來就診的患者李先生說:“這幾年我的體重不斷增加,導致行動不便,還伴隨多項健康問題。得知中醫院開設減重門診后,我第一時間預約了這項特色診療。”
“減重不僅是形體改善,更是預防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干預手段。我們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運用中藥、針灸、拔罐等各種措施,降低患者的體重,更好地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湟中區中醫院副主任醫師史得全說。
記者走訪了解到,目前青海多家中醫院計劃延伸服務,如開設減重門診、研發藥膳配方等,幫助患者鞏固減肥成果并預防慢性病,讓健康減重惠及更多人群。

介入手段助肥胖患者重獲健康
中醫湯藥與特色療法為肥胖患者開辟了“內調外治”的綠色通道。而在西醫的手術室中,介入科醫生則運用胃左動脈栓塞術精準干預,為肥胖患者鋪就健康之路。
在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及血管介入科的手術室內,患者張女士躺在介入治療床上,局部麻醉后,醫生通過直徑僅筆芯粗細的導管,將特制栓塞材料精準送至胃左動脈。屏幕上,血管造影實時顯示栓塞過程,僅30分鐘,手術順利完成,患者皮膚只留下針眼大小的創口。
張女士今年42歲,身高1.65米,體重曾達到96公斤,伴隨低血糖、重度脂肪肝和2型糖尿病。多次嘗試節食、代餐、運動均減重失敗后,她來到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尋求幫助。“傳統減重手術創傷大、恢復慢,而介入治療以微創方式精準調控食欲,這讓我看到了希望。”張女士說。
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及血管介入科主任邵貴梅介紹,胃左動脈栓塞術通過減少胃底血液供應,抑制食欲中心的活動,降低患者的食欲,幫助患者建立健康飲食習慣。術后24小時,患者即下床活動,再配合醫院制定的均衡飲食及運動計劃,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精準、有效的治療方案。
多學科協作護航體重管理全過程
肥胖問題正從個人健康危機演變為全民健康挑戰。國家衛生健康委數據顯示,我國成人超重率達34.3%,且預計2030年可能突破70.5%。
“減重不是短期數字游戲,而是長期健康管理。”多名醫療專家表示,肥胖問題涉及代謝、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傳統減重模式往往依賴單一手段,如節食或藥物,而現代醫學更強調系統性干預。這就需要通過整合多學科資源、融合傳統醫學智慧與現代精準診療技術,為患者提供全周期健康管理方案。
高原地區人群因飲食習慣與氣候特點,肥胖問題兼具普遍性與特殊性。青海多家醫院積極響應國家“體重管理年”號召,結合中西醫特色及高原人群需求,開設體重管理多學科相關診療門診。從中藥調理到代謝手術,從穴位刺激到AI監測,這種以患者為中心、多學科協作的模式,正為肥胖患者開辟新的健康之路。
多名專家呼吁,這場“健康保衛戰”不僅需要醫療系統的創新,更需要每個人成為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預防肥胖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保持積極的心態和良好的睡眠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