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從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4月9日,國家林草種質資源設施保存庫青海分庫(以下簡稱青海分庫)在西寧市西山林場開工。該項目總投資7671萬元,占地15666.67平方米,規劃建設低溫保存庫、DNA保存庫、標本庫等功能庫體,總體建筑面積6683.9平方米,預計2026年建成投入使用。
據了解,現階段我國已初步構建起國家和省兩級布局,原地、異地、設施保存3種方式相結合的林草種質資源保存體系。青海分庫作為全國“1主6分”林草種質資源設施保存體系的關鍵一環,可充分匯集保存青藏高原地區珍稀林木種質資源,研究評價珍稀、瀕危、特有、鄉土樹種遺傳多樣性狀態,制定保護利用策略,并為森林遺傳與品種改良提供豐富基因資源,對維持植物品種及其遺傳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2023年2月,青海分庫正式納入《全國林木種質資源調查收集與保存利用規劃(2014-2025年)》。同年3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關于同意布局建設國家林草種質資源設施保存庫青海分庫的函》,經國家發展改革委提級論證,將該項目列入2024年度生態保護修復和支撐體系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
省林業和草原局將立足建立全球海拔寒生、旱生、沙生等林草種質資源50萬份、構建“資源保護+科技攻關+成果轉化”全鏈條體系、打造生態文明宣教實景課堂這三大核心定位,統籌推進運營保障體系建設,堅定信心,實干爭先,努力將青海分庫打造成為高原植物種質資源保存中心和科技研發中心,為推進我國林草種質資源全面保護和林草種業創新發展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