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數字經濟浪潮奔涌的時代,青海省精準把握國家戰略脈搏,將數字經濟發展視為培育新增長極、推動產業升級的核心引擎。
從數據中心拔地而起,到網絡動脈暢通無阻;從項目集群落地生根,到人才生態持續完善……西寧憑借充盈的清潔能源、得天獨厚的冷涼氣候以及關鍵的戰略區位優勢,加快發展以綠色算力為引領的新質生產力,乘勢而上、順勢而為,以前瞻性思維積極擘畫扶持政策,靶向引導產業集群式發展,推動全市算力產業邁向規模化、規范化的發展軌道,在綠算賽道跑出了“加速度”。
戰略領航繪就發展藍圖
眼下,西寧著力培育“1+3+X”的綠色算力體系,致力實現聚算、聚產、聚業、聚人。擬出臺《西寧市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25—2027)》《西寧市數據標注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數據標注產業發展規劃》《西寧市綠色算力及人工智能重大設施布局工作方案(2025—2030)》等,定方向、明目標、謀措施,加強對產業發展戰略、政策、項目的決策指導。
西寧市圍繞打造面向青藏高原綠色算力基地,建成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青海大學分中心等數據中心10個,全市標準機架累計達12472架,算力規模達6924P。
“我們的智算集群就像‘數字電廠’,中國聯通阿里云萬卡集群建成即滿負荷運轉,國家超算青海分中心算力領跑西北高校。”西寧市數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托源網荷儲一體化新型電力系統示范中心城市建設,建成全省首家虛擬電廠,全面啟動“零碳園區”建設,加快推進6兆瓦光儲充智能微電網建設,全市綠算企業保持80%綠電用能保障,真正實現“綠電供綠算”。
網絡建設筑牢發展基石
在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機房,技術人員正在調試數據。“現在西寧—海東—省域—泛甘寧樞紐群—全國網絡傳輸接入時延達1ms至20ms,西寧—慶陽400G傳輸通道解析時延降至1毫秒。”技術人員指著實時監測屏說。
作為全國首批“千兆城市”,西寧建成運營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我國東經102度線以西唯一的骨干直聯樞紐,西北四省至青海的網絡時延縮短50%,省際出口帶寬達13TBps,西寧5G基站萬人數量達31.9個,為綠色算力向全國輸出筑牢堅實網絡基礎。
集群發展催生產業生態
隨著綠色算力領域招商引資的全面鋪開,項目建設快馬加鞭。走進中國聯通(青海)三江源國家大數據基地二期施工現場,塔吊林立、機械轟鳴。
青海省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園正在高標準打造;新華三青海圖靈小鎮、摩爾線程國產萬卡智算中心、華屹20000P算力、青海零碳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國內工業智算中心、“一帶一路”數算融合先進計算產業園等一批綠算項目落地。中國移動青海公司高原綠色算力中心基地、青海大學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正緊鑼密鼓安排開工。
在藍算科技數據標注中心,數百名標注員正在對智能駕駛場景進行三維建模。“我們正在為某車企訓練自動駕駛模型,日均處理數據量達TB級。”公司負責人指著實時更新的標注平臺介紹。作為全省首個“人工智能訓練師微專業”共建單位,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已與青海理工學院達成合作,計劃2025年培養2000名專業人才,為產業發展注入智力動能。
雙擎驅動打造算力高地
2024年11月9日,青海省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園項目確定實施,截至目前,示范園已落實中國聯通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園項目,新建10000P超強算力規模。
在青海省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園,新建的3棟智算中心主體結構已封頂。項目負責人表示:“這里將形成‘東數西算’‘東數西訓’‘東數西儲’三位一體的算力服務中心,最終實現12000P以上智算能力。”與此同時,中國移動(西寧)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基地正加速建設,以“綠色能源+智能算力”雙擎驅動,建成后將形成2000P的智能算力規模,并具備擴展至萬卡級算力集群的潛能。
西寧以數字賦能、以綠算為筆,在數字經濟版圖上書寫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