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過去的一年,農體文旅商“五業”融合發展下的西寧格外熱鬧:
豹街、大新街、下南關街等街區持續火爆,西寧餐飲文化和城市風貌亮相央視《三餐四季》欄目;越來越多游客徜徉花海,沉浸在雪豹的魅力之中,“雪豹之都”“丁香之城”成為西寧的新名片;文旅暨農特產品(北京)推介會、青超聯賽、大型演唱會等活動吸睛引流;聚焦“秋覽美景、冬沐暖陽”,整理秋冬精品旅游資源內容147項,圍繞特色美食、民俗文化、旅游產品、冰雪項目策劃推出6大類61項特色活動;冰雪旅游熱度直線飆升;大美青海與潮流消費產生聯動反應……
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與人文底蘊,西寧以“五業”融合為筆,借體育賽事、文化展演、商貿交流多元筆觸,于湟水之畔揮灑丹青,勾勒產業協同共興的嶄新畫卷,全方位激活鄉村振興引擎、驅動產業升級浪潮、拓寬群眾增收路徑。
讓高原特色農產品借勢“出圈”
當青超聯賽的哨聲在高原球場響起,當環湖賽騎手穿越碧波蕩漾的青海湖,當西寧半程馬拉松的獎牌在陽光中閃耀,一場場跨界聯動精彩上演:
環湖賽開幕式旁,蔬菜、乳制品、枸杞芽茶等各類農產品隨著賽事直播鏡頭走向全國;
青超聯賽現場,牦牛肉干、中藏藥材、門源蜂蜜等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的目光,體育激情與田間豐收形成共鳴;
在西寧半程馬拉松的起點上,“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展銷區”成為獨特風景,“賽場助農”在此刻實現了轉化。
搶抓機遇,順勢而為!西寧立足高原特色資源稟賦,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緊盯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群眾增收“三個目標”,創新提出“四個必有”融合機制,體育賽事必有農產品展銷、文化活動必有農產品展銷、旅游服務必有農產品展銷、商務促銷必有農產品展銷,讓高原特色農產品借勢“出圈”。
發展“五業”融合西寧底氣十足
西寧發展“五業”融合的底氣,源自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
湟水河穿城而過,北川河碧波蕩漾,鷂子溝原始森林與草原交相輝映……綠水青山正持續釋放著“乘數效應”。這里孕育著全國獨有的“冷涼經濟”——夏季草莓與高原蔬菜的錯季優勢,傳承著河湟文化的基因密碼。當這些資源在融合中發展,在發展中碰撞,便迸發出獨特的化學反應。
河湟文化浸潤的西寧,將眾多非遺元素轉化為文旅磁極。線上線下齊頭并進,“排燈”“青繡”“皮影”等非遺技藝正走進景區、走上賽場,走進直播間,讓傳統技藝變身時尚單品,贏得越來越多游客的喜愛。
青海老酸奶、釀皮、暖鍋、酥合丸等民族鄉村美食香飄四方,“農牧觀光+文娛體驗+美食品嘗”讓農文旅商發展模式躍然紙上。
牦牛、草莓、食用菌、高原冷涼蔬菜四個明星單品的效應逐步擴大,綠色有機地標農產品的認證數量不斷攀升,高原特產搭上電商快車,越來越多人品嘗到了高原臻品美味。
新業態不斷拓展,大新街、北川青唐城等特色文旅街區人氣火爆;黃金海拔2200青藏高原康養中心、甘河城市郊野公園、新華聯童夢樂園等冬季康養旅游資源愈發豐富“吃住行游購娛醫”融合發展正從“美好藍圖”變為“現實圖景”……
從生態資源到賽事經濟,從明星單品到特色美食,從非遺工坊到電商基地,資源融合方能裂變出鄉村振興新動能!以高原特色帶動“五業”融合,不僅讓綠水青山持續生金,更能為鄉土文化帶來新生。
“農體文旅商”如何點“鏈”成金
“農體文旅商”的深度融合,不只是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轉型升級,更是推動形成城鄉經濟繁榮、文體興盛、環境優美、群眾增收良好局面的生動實踐。
多向發力,產業鏈條融合發展,“農體文旅商”如何點“鏈”成金?從一朵花開始,從一場演唱會出發,從一次賽事起步,全力推進“五業”融合,西寧的答案,呼之欲出。
圍繞高原冷涼蔬菜、夏季草莓明星產品,大通牦牛、湟源馬牙蠶豆、湟中燕麥等地理標志產品,在綠水青山間孕育出獨特品質。田園綜合體、民宿度假、農業研學等業態應運而生,讓“詩意棲居”成為鄉村振興新注腳。
青超聯賽、元旦環城賽、環青海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等賽事驅動力滿滿,全面開啟“體育+”模式,實現農牧業、體育、文化、旅游、商業的深度互動與共贏發展,吸引游客深度探索西寧之美;
豐富旅游產品供給,不斷培育新的旅游經濟增長點,持續做熱“演藝+文旅”“賽事+文旅”“會展+文旅”等融合業態發展,將文化體驗、非遺展示、旅游觀光、休閑娛樂、夜間經濟等功能集于一體,讓文旅體驗更多元;
在“五業融合”的棋盤上,電商成為關鍵一子,著力打造“西寧”系列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品牌,強化與電商平臺對接,培育電商人才,以多種模式實施“西寧優品品牌計劃”,打造“西寧品牌”……
立足區位優勢,在建設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中心城市上邁出堅實步伐!西寧將聚焦“創意”與“整合”,以特色亮點提升融合發展競爭力、以豐富產品供給提升融合發展內涵品質、以賽事包裝提升融合發展水平、以多元化消費提升融合發展新活力、以生態旅游提升融合發展新潛力,以資源融合與市井煙火繪就“農體文旅商”高質量發展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