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鶴影翩躚背后的守護約定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張多鈞 才貢加
發布時間:2025-04-07 07:21:14
編輯:李娜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生態深一度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鶴影翩躚起舞。三月的鐵絲蓋濕地,正上演著生命與自然的壯美交響。

  3月25日,天朗氣清,春風沁人。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城出發,前往巴隆鄉鐵絲蓋濕地,見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鶴的遷徙盛況。

  沿途,一望無際的灘地上,枸杞林與未耕的田地交織成一幅獨特的畫卷,農民在地里辛勤勞作,灰鶴旁若無人地穿梭其間,享受著自然的饋贈。

  抵達鐵絲蓋濕地,眼前的景象令人震驚。寧靜的濕地宛如一面鏡子,倒映著藍天白云,遠處傳來的鶴唳聲,如同天籟之音,打破了四周的寂靜,回蕩在廣闊的濕地上空。隨著鶴唳聲的指引,我們遠遠地看到,一抹抹灰色在濕地中緩緩顯現,如同潮水般涌來,將整片濕地裝點得生動而壯觀。

 

  灰鶴“青睞”都蘭作為遷徙途中的休憩站,而都蘭亦以滿腔熱忱不遺余力地守護著這些天空中的精靈。灰鶴與都蘭之間,有著一種無需多言的默契與和諧,它們共同繪制出一幅生動而和諧的生態美景。

  生態畫卷:萬鶴齊棲見證自然奇跡

  昆侖山的雪線之上,幾只灰鶴在空中盤旋,仿佛在等待著什么。不一會兒,更多的灰鶴抵達昆侖山頂的蒼穹,它們在空中集結,形成一支龐大的隊伍。當所有成員到齊后,它們開始俯沖而下,降落在鐵絲蓋濕地,尋覓食物。

  灰鶴時而低頭于淺水中輕巧覓食,喙尖輕點水面,激起一圈圈細膩而優雅的漣漪;時而振翅欲飛,羽翼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迷人的銀灰光澤。

  “家族式遷徙是灰鶴的特性。”都蘭縣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主任羅俊指向空中盤旋的鶴群說,它們在等待掉隊的成員。這樣的遷徙會在都蘭縣持續一個月左右,從每年的三月初開始,一直到四月初,同時在濕地內覓食休息的灰鶴數量最多超過了萬只。

  灰鶴是鶴形目鶴科鶴屬的一員,別名千歲鶴、玄鶴、番薯鶴等。其通體羽色幾乎為灰色,前額和眼線為黑色,頭頂裸區部分呈朱紅色,尤其在繁殖季節更為鮮艷,成為吸引異性的獨特標志。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鶴種群動態被視為生態晴雨表。

  目前,青海境內記錄到的鶴屬鳥類共有三種,分別是灰鶴、蓑羽鶴、黑頸鶴,灰鶴與蓑羽鶴屬于過境鳥,遷徙時只會在青海境內短暫停留補充體力,只有黑頸鶴是唯一在青海境內繁殖的鶴屬鳥類。灰鶴雖只是遷徙過客,卻在都蘭締造了萬鶴翔集的生態奇觀。

 

  灰鶴從哪里來?遷徙去哪里?一直是個謎,至今還未找到答案。

  “灰鶴遷徙前往繁殖地時,才會在都蘭縣境內停留,前往越冬地時又不從都蘭縣境內路過,我們也覺得很奇怪。”羅俊說,這些年隨著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灰鶴的數量越來越多,今年1月,正值寒冬時,在都蘭縣境內的宗加鎮田格里濕地記錄到400多只灰鶴,這種現象更是很難解釋。

  都蘭縣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從十年前開始記錄觀測灰鶴,十年間變化最大的是灰鶴數量,從十年前記錄的幾千只到如今的幾萬只,數量成倍增長,遷徙時間、停留時間、遷徙周期根據氣候環境、覓食情況、體能恢復等因素,會有提前幾天或延遲幾天的情況。

  “灰鶴的食性很雜,以植物根、莖、葉、果實和種子為食,同時也捕食昆蟲、蚯蚓等。”羅俊說,白天時,灰鶴會到周邊的耕地和枸杞林中覓食,晚上會回到濕地的灌木林中休息,濕地中成片的白刺林相當于是一個安全的庇護所。

  濕地與農田交織的生態網絡,為雜食的灰鶴提供了豐盛的“自助餐”:枸杞林里的漿果、耕地中的根莖、白刺叢中的昆蟲……晝夜交替間,鶴群在覓食區與棲息地往返穿梭,編織出獨特的生物鐘。

  盡管我們仍不清楚灰鶴的確切來源和遷徙目的地,但都蘭縣堅定地選擇守護這些珍貴的生靈。因為灰鶴數量的增加正是都蘭縣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最好見證。

圖片均為張多鈞 才貢加 攝

  守護圖景:多方聯動構筑生命廊道

  3月6日,首批灰鶴如約而至。羅俊的工作日志從此寫滿奔忙:疫病監測、種群統計、聯合巡查……每天奔波于縣城與鐵絲蓋濕地之間,只為灰鶴遷徙打造“安全服務區”。

  羅俊感慨:“這些年,我們致力于宣傳教育,線上線下聯動,不斷提升公眾對野生動物保護的意識,讓生態理念深入人心。每年灰鶴遷徙之際,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都會聯合農牧、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清風行動’,針對集貿市場、餐飲物流等重點領域專項檢查,嚴厲打擊非法交易野生動植物制品的行為。”

  隨著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的加入,灰鶴遷徙的“護飛行動”變得更加科學、更加可持續。79名護林員采取“車巡+步巡”的模式,巡查重點路線,確保了萬只灰鶴的安全遷徙。如今,在全縣范圍內,愛鳥護鳥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灰鶴的遷徙路線、繁殖地、越冬地等信息,羅俊計劃與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合作,為灰鶴安裝追蹤器。這一舉措將為他們提供更加詳實的數據支持,助力灰鶴保護工作。

  灰鶴連年選擇巴隆作為遷徙的中轉站,這無疑是生態治理成果的有力印證。近年來,都蘭縣持續推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書寫了生動篇章。

  政府層面更是積極推動國家濕地公園建設,促進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

  都蘭阿拉克湖國家濕地公園便是這一成果的生動見證。自2014年底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準為試點建設單位以來,這里已經累計實施多個濕地保護與修復項目,建立了水鳥等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點。

  10年間,都蘭縣境內的自然保護地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灰鶴數量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候鳥開始在此停留繁殖,曾經的“遷徙驛站”正逐漸轉變為“生態家園”。

  濕地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使得濕地生態系統更加穩定,濕地的涵養水源、調節氣候、蓄洪防旱等功能得到了充分發揮。植被破壞和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干擾不斷減少,近兩年濕地內未再出現亂捕濫獵、濫挖亂采、違建等違法行為。

  隨著國家公園省建設的深入推進,都蘭縣正以更大的決心守護這片高原凈土,讓灰鶴的生命廊道正變得越來越寬廣,更多的“天空舞者”在這片土地上詩意棲息。

  未來愿景:人鶴共生詮釋生存密碼

  鐵絲蓋濕地,這片占地60萬畝(4萬公頃)的廣袤區域,不僅是一片自然的寶庫,更是灰鶴與當地牧民共同的家園。

  鐵絲蓋濕地橫跨巴隆鄉的多個村社,其中托托村擁有絕大部分的草場。在這片濕地中,70%至80%的面積屬于托托村的牧民承包草場,是牧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

  起初,當灰鶴遷徙至此停留時,牧民心有不甘。

  托托村黨支部書記楊宗英介紹:“我們村分為山區和灘區,灘區主要集中在鐵絲蓋濕地附近,這里生活著許多牧戶和牛羊。”灰鶴的遷徙停留,無疑給牧業生產帶來了挑戰。

  “起初,村干部只能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勸說牧民將自家草場暫時騰讓給灰鶴休憩。”楊宗英回憶。

  隨著時間的推移,牧民逐漸認識到守護灰鶴的重要性,開始主動參與到保護工作中來。

  隨著地下水位的上升,草場逐漸變為濕地,草場使用率降低,牧民主動將草場讓給灰鶴。甚至有些牧民還成為了“護鳥員”,每天在草場周邊巡護,確保灰鶴的安全。

  為了彌補牧民草場損失,政府層面積極提供飼草料補貼。如今,托托村有10名草管員和8名護林員,他們成為了守護灰鶴的中堅力量,灰鶴停留鐵絲蓋濕地期間,他們每天不間斷地巡邏巡護,確保灰鶴安全休憩覓食。

  普通牧民也成為不可或缺的守護力量。一旦發現村內有攝影愛好者進入,他們會第一時間向村委會報告,確保全天候、無死角地守護。

  守護的成效,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作為大學畢業后回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楊宗英,更是深刻感受到了生態環境的變遷。“我家住在山區,以前很少到灘區去。小時候只聽家里長輩談起過灰鶴,那時候數量稀少,自己更是從未見過。”站在童年罕至的灘區濕地,楊宗英望著鶴群掠過天際線感慨萬千。

  然而,大學畢業回鄉后,楊宗英每年都要參與護航灰鶴遷徙的工作,近距離目睹上萬只灰鶴聚集的壯觀場面,這種震撼讓他難以忘懷。

  楊宗英表示:“這些年地下水位不斷上升,灰鶴數量一年比一年多。以前沒見過的野生動物也進入了我們的視線,這是生態環境向好的有力證明。今后,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守護好灰鶴遷徙的生態廊道,動員更多群眾參與到灰鶴保護行動中。”

  暮色漸濃,鶴群自四方歸巢。牧歸的牦牛與掠空的鶴影,在濕地上空勾勒出交錯的生命軌跡。對于灰鶴,這里是奔赴遠方的驛站;對于都蘭縣牧人而言,這是世代守護的家園。當春雪再度染白昆侖山巔,這場跨越物種的“約定”,將繼續在高原譜寫新的篇章。

推薦閱讀
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全體會議召開 吳曉軍講話
全省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會議召開 吳曉軍講話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關于擬選樹青海省“最美生態管護員”名單的公示
“大美青海”客戶端申請辦理記者證人員名單公示
【和諧青海行】山坳深處的溫暖力量
西寧: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圈
24H熱點
青海黃南實現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開門紅”
西寧市推出4月至5月重點賽事活動
青海省玉樹州一季度財政收入實現“開門紅”
青海省海西州“神奇柴達木”優品達395種
“走進金銀灘紅色研學專列”啟程
水井巷里煙火盛
【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讓青春綻放在基層一線——記...
以科技賦能助力構建智慧監管模式 青海持續加大生態...
省住建廳“踐行住建綠色發展使命 推動生態文明高地...
全省清明假期消防安全形勢平穩
熱點圖片
二季度全省重大項目建設打響“發令槍”
二季度全省重大項目...
高原濕地變身“鳥兒天堂”
高原濕地變身“鳥兒...
“一個界面” 為社區工作“瘦身”——西寧市打造社區事務管理服務平臺為基層減負
“一個界面” 為社區...
【鄉村振興在青海】每一站都是溫暖停靠——“鞏固拓展交通運輸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系列報道之十
【鄉村振興在青海】...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山坳深處的溫暖力量
【感黨恩 聽黨話 跟...
青海互助:“積蓄”文藝新動能
青海互助:“積蓄”...
【鄉村振興在青海】好日子,比酥油茶還香
【鄉村振興在青海】...
第40屆西寧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開賽
第40屆西寧市青少年...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鶴影翩躚背后的守護約定

青海日報
2025-04-07 07:2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鶴影翩躚背后的守護約定

青海日報
2025-04-07 07:2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鶴影翩躚背后的守護約定

  • 2025-04-07 07:21:14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生態深一度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鶴影翩躚起舞。三月的鐵絲蓋濕地,正上演著生命與自然的壯美交響。

  3月25日,天朗氣清,春風沁人。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城出發,前往巴隆鄉鐵絲蓋濕地,見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鶴的遷徙盛況。

  沿途,一望無際的灘地上,枸杞林與未耕的田地交織成一幅獨特的畫卷,農民在地里辛勤勞作,灰鶴旁若無人地穿梭其間,享受著自然的饋贈。

  抵達鐵絲蓋濕地,眼前的景象令人震驚。寧靜的濕地宛如一面鏡子,倒映著藍天白云,遠處傳來的鶴唳聲,如同天籟之音,打破了四周的寂靜,回蕩在廣闊的濕地上空。隨著鶴唳聲的指引,我們遠遠地看到,一抹抹灰色在濕地中緩緩顯現,如同潮水般涌來,將整片濕地裝點得生動而壯觀。

 

  灰鶴“青睞”都蘭作為遷徙途中的休憩站,而都蘭亦以滿腔熱忱不遺余力地守護著這些天空中的精靈。灰鶴與都蘭之間,有著一種無需多言的默契與和諧,它們共同繪制出一幅生動而和諧的生態美景。

  生態畫卷:萬鶴齊棲見證自然奇跡

  昆侖山的雪線之上,幾只灰鶴在空中盤旋,仿佛在等待著什么。不一會兒,更多的灰鶴抵達昆侖山頂的蒼穹,它們在空中集結,形成一支龐大的隊伍。當所有成員到齊后,它們開始俯沖而下,降落在鐵絲蓋濕地,尋覓食物。

  灰鶴時而低頭于淺水中輕巧覓食,喙尖輕點水面,激起一圈圈細膩而優雅的漣漪;時而振翅欲飛,羽翼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迷人的銀灰光澤。

  “家族式遷徙是灰鶴的特性。”都蘭縣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主任羅俊指向空中盤旋的鶴群說,它們在等待掉隊的成員。這樣的遷徙會在都蘭縣持續一個月左右,從每年的三月初開始,一直到四月初,同時在濕地內覓食休息的灰鶴數量最多超過了萬只。

  灰鶴是鶴形目鶴科鶴屬的一員,別名千歲鶴、玄鶴、番薯鶴等。其通體羽色幾乎為灰色,前額和眼線為黑色,頭頂裸區部分呈朱紅色,尤其在繁殖季節更為鮮艷,成為吸引異性的獨特標志。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鶴種群動態被視為生態晴雨表。

  目前,青海境內記錄到的鶴屬鳥類共有三種,分別是灰鶴、蓑羽鶴、黑頸鶴,灰鶴與蓑羽鶴屬于過境鳥,遷徙時只會在青海境內短暫停留補充體力,只有黑頸鶴是唯一在青海境內繁殖的鶴屬鳥類。灰鶴雖只是遷徙過客,卻在都蘭締造了萬鶴翔集的生態奇觀。

 

  灰鶴從哪里來?遷徙去哪里?一直是個謎,至今還未找到答案。

  “灰鶴遷徙前往繁殖地時,才會在都蘭縣境內停留,前往越冬地時又不從都蘭縣境內路過,我們也覺得很奇怪。”羅俊說,這些年隨著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灰鶴的數量越來越多,今年1月,正值寒冬時,在都蘭縣境內的宗加鎮田格里濕地記錄到400多只灰鶴,這種現象更是很難解釋。

  都蘭縣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從十年前開始記錄觀測灰鶴,十年間變化最大的是灰鶴數量,從十年前記錄的幾千只到如今的幾萬只,數量成倍增長,遷徙時間、停留時間、遷徙周期根據氣候環境、覓食情況、體能恢復等因素,會有提前幾天或延遲幾天的情況。

  “灰鶴的食性很雜,以植物根、莖、葉、果實和種子為食,同時也捕食昆蟲、蚯蚓等。”羅俊說,白天時,灰鶴會到周邊的耕地和枸杞林中覓食,晚上會回到濕地的灌木林中休息,濕地中成片的白刺林相當于是一個安全的庇護所。

  濕地與農田交織的生態網絡,為雜食的灰鶴提供了豐盛的“自助餐”:枸杞林里的漿果、耕地中的根莖、白刺叢中的昆蟲……晝夜交替間,鶴群在覓食區與棲息地往返穿梭,編織出獨特的生物鐘。

  盡管我們仍不清楚灰鶴的確切來源和遷徙目的地,但都蘭縣堅定地選擇守護這些珍貴的生靈。因為灰鶴數量的增加正是都蘭縣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最好見證。

圖片均為張多鈞 才貢加 攝

  守護圖景:多方聯動構筑生命廊道

  3月6日,首批灰鶴如約而至。羅俊的工作日志從此寫滿奔忙:疫病監測、種群統計、聯合巡查……每天奔波于縣城與鐵絲蓋濕地之間,只為灰鶴遷徙打造“安全服務區”。

  羅俊感慨:“這些年,我們致力于宣傳教育,線上線下聯動,不斷提升公眾對野生動物保護的意識,讓生態理念深入人心。每年灰鶴遷徙之際,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都會聯合農牧、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清風行動’,針對集貿市場、餐飲物流等重點領域專項檢查,嚴厲打擊非法交易野生動植物制品的行為。”

  隨著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的加入,灰鶴遷徙的“護飛行動”變得更加科學、更加可持續。79名護林員采取“車巡+步巡”的模式,巡查重點路線,確保了萬只灰鶴的安全遷徙。如今,在全縣范圍內,愛鳥護鳥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灰鶴的遷徙路線、繁殖地、越冬地等信息,羅俊計劃與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合作,為灰鶴安裝追蹤器。這一舉措將為他們提供更加詳實的數據支持,助力灰鶴保護工作。

  灰鶴連年選擇巴隆作為遷徙的中轉站,這無疑是生態治理成果的有力印證。近年來,都蘭縣持續推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書寫了生動篇章。

  政府層面更是積極推動國家濕地公園建設,促進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

  都蘭阿拉克湖國家濕地公園便是這一成果的生動見證。自2014年底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準為試點建設單位以來,這里已經累計實施多個濕地保護與修復項目,建立了水鳥等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點。

  10年間,都蘭縣境內的自然保護地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灰鶴數量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候鳥開始在此停留繁殖,曾經的“遷徙驛站”正逐漸轉變為“生態家園”。

  濕地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使得濕地生態系統更加穩定,濕地的涵養水源、調節氣候、蓄洪防旱等功能得到了充分發揮。植被破壞和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干擾不斷減少,近兩年濕地內未再出現亂捕濫獵、濫挖亂采、違建等違法行為。

  隨著國家公園省建設的深入推進,都蘭縣正以更大的決心守護這片高原凈土,讓灰鶴的生命廊道正變得越來越寬廣,更多的“天空舞者”在這片土地上詩意棲息。

  未來愿景:人鶴共生詮釋生存密碼

  鐵絲蓋濕地,這片占地60萬畝(4萬公頃)的廣袤區域,不僅是一片自然的寶庫,更是灰鶴與當地牧民共同的家園。

  鐵絲蓋濕地橫跨巴隆鄉的多個村社,其中托托村擁有絕大部分的草場。在這片濕地中,70%至80%的面積屬于托托村的牧民承包草場,是牧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

  起初,當灰鶴遷徙至此停留時,牧民心有不甘。

  托托村黨支部書記楊宗英介紹:“我們村分為山區和灘區,灘區主要集中在鐵絲蓋濕地附近,這里生活著許多牧戶和牛羊。”灰鶴的遷徙停留,無疑給牧業生產帶來了挑戰。

  “起初,村干部只能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勸說牧民將自家草場暫時騰讓給灰鶴休憩。”楊宗英回憶。

  隨著時間的推移,牧民逐漸認識到守護灰鶴的重要性,開始主動參與到保護工作中來。

  隨著地下水位的上升,草場逐漸變為濕地,草場使用率降低,牧民主動將草場讓給灰鶴。甚至有些牧民還成為了“護鳥員”,每天在草場周邊巡護,確保灰鶴的安全。

  為了彌補牧民草場損失,政府層面積極提供飼草料補貼。如今,托托村有10名草管員和8名護林員,他們成為了守護灰鶴的中堅力量,灰鶴停留鐵絲蓋濕地期間,他們每天不間斷地巡邏巡護,確保灰鶴安全休憩覓食。

  普通牧民也成為不可或缺的守護力量。一旦發現村內有攝影愛好者進入,他們會第一時間向村委會報告,確保全天候、無死角地守護。

  守護的成效,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作為大學畢業后回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楊宗英,更是深刻感受到了生態環境的變遷。“我家住在山區,以前很少到灘區去。小時候只聽家里長輩談起過灰鶴,那時候數量稀少,自己更是從未見過。”站在童年罕至的灘區濕地,楊宗英望著鶴群掠過天際線感慨萬千。

  然而,大學畢業回鄉后,楊宗英每年都要參與護航灰鶴遷徙的工作,近距離目睹上萬只灰鶴聚集的壯觀場面,這種震撼讓他難以忘懷。

  楊宗英表示:“這些年地下水位不斷上升,灰鶴數量一年比一年多。以前沒見過的野生動物也進入了我們的視線,這是生態環境向好的有力證明。今后,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守護好灰鶴遷徙的生態廊道,動員更多群眾參與到灰鶴保護行動中。”

  暮色漸濃,鶴群自四方歸巢。牧歸的牦牛與掠空的鶴影,在濕地上空勾勒出交錯的生命軌跡。對于灰鶴,這里是奔赴遠方的驛站;對于都蘭縣牧人而言,這是世代守護的家園。當春雪再度染白昆侖山巔,這場跨越物種的“約定”,將繼續在高原譜寫新的篇章。

作者 張多鈞 才貢加
編輯:李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综合无码成人网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最新|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中文字幕一区|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仑乱无码内谢|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久久|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新浪 | 日本成人中文字幕| a级毛片无码兔费真人久久|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最新版天堂资源中文网|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韩av无码免费播放|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3D日动漫|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无码专区永久免费AV网站|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