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連日來,不少市民發現,西關大街延長段主干道的路面看上去更寬敞了,開車時的視野也更開闊了。仔細觀察發現,原來是中央護欄拆除了,兩側人行道綠化帶布局也更加優化。自3月中旬以來,城西區開展城市冗余護欄專項拆除行動,以“減法”優化城市空間布局,讓群眾出行收獲“加倍”便捷,讓城市品質提升實現“乘法”效應。
“減法”:拆除城市冗余部件
“鑒于轄區大多數路段綠化帶植被覆蓋郁閉度高于0.8米,冠幅超1.5米,已形成立體化生態屏障,綠化帶護欄冗余的現狀十分普遍。為此,我們啟動了城市冗余護欄拆除行動,實現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拓展城市綠色空間。”城西區市政公用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4月2日,記者來到此次專項拆除行動的試點位置——城西區西關大街延長段,看到原本路中央的護欄已被拆除,重新畫上了清晰的“黃線”,兩側人行道也開了便于行人通行的“口子”。除此之外,人行道兩側的綠化帶優化后,綠植空間透綠效果更佳,沿線的城市空間環境有了直觀提升。“該路段共拆除800米的中央護欄,對1600余米的人行道綠化帶進行了優化設置。通過這一段時間的使用,并未出現因拆除中央護欄而造成的車輛亂行等情況,過往市民也自覺地通過斑馬線通行,路段交通安全有序。”該負責人告訴記者。
記者還了解到,此次專項拆除行動除了主干道外,還對力盟商業步行街區、新寧廣場公交港灣等地的人行道護欄進行了拆除。不僅減少了市民繞行時間,還為市民通行提供了便利,提升了公交站點整體美觀度。
“加法”:營造干凈整潔美觀的城區環境
“從細節入手加強管理,讓城市更加美麗。”“拆除護欄是一件從群眾出發的好事,綠化空間更足,主干道更寬敞通暢……”記者采訪了多名市民,大家紛紛對冗余部件拆除工作表示贊同。
城市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此次專項拆除行動始終堅持為民服務理念,通過前期排查和群眾反映,城西區市政公用服務中心聯合多個相關部門,制定拆除方案,按照“減量化、輕量化、非必要不設置”的原則,對部分道路布局不合理、設置不規范、冗余的城市隔離護欄分階段實行拆除和規范化調整,以實現城市環境更加干凈、整潔、有序的目的。
此外,本次城市冗余護欄拆除工作是在綜合考慮市民通行的安全性、便捷度的前提下,結合多種因素實施的拆除。拆除區域周邊基本都設置有人行橫道線、交通信號燈、地下通道、過街天橋等基礎設施,后續還將增設道路安全牌、標識線,保證交通通暢和行人安全。
記者從城西區市政公用服務中心獲悉,從3月中旬起,城西區啟動專項拆除行動。截至目前,已完成文成路、文景街等6條路段的18955米護欄拆除工作,剩余桃李路等4條路段的7616米護欄,計劃于4月20日前分階段完成拆除。移除了同仁路高架橋下沿線花箱,單側補齊護欄,做好護欄拆除后綠化帶內裸露區域補植補栽和垃圾枯枝清理等工作。同時,聚焦群眾需求,針對校園周邊密集護欄區域,已完成西關大街延長段(冷湖路至海湖路段)中央護欄800米拆除工作,安裝人行道護欄1600米。此外,為提高綠化管養水平,加大對轄區道路、公(游)園、綠地等澆灌洗塵、整形修剪等各項綠化管護工作,通過開展潔凈城市攻堅行動,全面推進“以洗帶掃”作業模式,對人行道、雙黃線、護欄及“城市家具”進行沖洗、刷洗、擦洗作業,為市民群眾營造干凈、整潔、美觀的城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