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終于能像其他同學一樣,挺直腰桿走路、輕輕松松奔跑啦!”前不久,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倒淌河鎮,剛剛復查完的措毛興奮地說。誰能想到,幾個月前,她還因先天性脊柱側彎,承受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壓力。如今,挺直的脊梁、自信的笑容,讓這位少年重煥生機。
故事要從幾個月前說起,措毛的母親看著女兒日漸突出的后背,焦慮與無奈也隨之愈發嚴重。“從小就發現孩子肩膀不對稱,但家里條件不好,就一直拖著沒重視,這兩年眼看著越來越嚴重,去醫院一查,才知道這個病叫先天性脊柱側彎,一下子我們都慌了神!”措毛母親回憶說,正當一家人不知所措時,海南州人大代表華旦的到訪,帶來了希望的曙光。
“我是從‘人大代表活動室’了解到你們家這個情況的!現在江蘇對口幫扶青海,有個青少年脊柱側彎篩查和治療義診活動,我覺得措毛可能符合條件,咱們去試試吧!”華旦代表幾句話,讓措毛母親仿佛吃了個“定心丸”,“放心,黨的惠民政策好著呢!我已經把情況上報了,你們等消息,保持電話暢通!”
很快,事情“落了地”。經海南州人大常委會辦公室與援青指揮部和患者家屬的數次緊密溝通,2月23日,措毛踏上了飛往南京的飛機,迎來改變命運的治療。
“第一次坐飛機,心里又緊張又興奮,想著治好病就能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再也不用被人用異樣眼光看待了。”在措毛的期待中,飛機順利抵達南京祿口機場。到達江蘇省人民醫院后,措毛和母親走上了特意為他們開通的“綠色通道”,隨后在江蘇省援青醫療團隊的精心診療下,措毛順利完成手術,術后恢復良好。
“孩子長高了4厘米!比以前更漂亮,也更自信了,如果沒有江蘇援青‘脊梁工程’和州人大的幫助,我的孩子這輩子可能就無法挺起脊梁了。”電話那頭,措毛母親激動地向華旦代表和州人大工作人員報喜。并向江蘇省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獻上了哈達和錦旗。
令人動容的是,當時還在病床上的措毛,等不及出院,就準備了一封感謝信,她在信中寫道:“有醫護人員的深情關注,讓我們如沐暖陽,你們是患者眼中的綻放紅梅、心中的白衣天使……”
措毛的康復之路,不僅僅是改變她人生的重要事件,也是“蘇青一家親”的生動縮影,更是海南州各級人大代表履職為民的責任擔當和生動實踐。截至目前,在海南州人大常委會的指導下,各級人大代表積極行動,已收集到100余名患者求助信息。
“江蘇省人民醫院骨科團隊多次深入海拔4000米以上的牧區義診,為高原牧區提供健康咨詢、疾病科普和治療救助。醫療幫扶不僅是技術的傳遞,更是生命的托舉。目前已為4名海南州患者完成手術,后續將對其他患者逐一篩查,符合條件的,我們都會協同當地做好對接治療。”江蘇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殷國勇表示。
與此同時,海南州人大常委會將繼續組織動員全州各級人大代表和干部繼續做好青少年脊椎側彎患者的宣傳、統計、上報等工作,做到應檢盡檢、應治盡治。
“不僅是對孩子們健康成長的關心,今年,州人大常委會將進一步引導各級人大代表充分發揮表率作用,緊扣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保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生福祉等民生要事,主動走訪了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用心用情解決全州各族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海南州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一個個暖心故事,正匯聚成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在青海湖畔、在草原深處,海南州各級人大代表活躍的身影隨處可見。他們穿梭于村落帳篷,深入到田間牧場,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間,把履職的責任扛在肩頭。“我當代表為人民”不僅是一句響亮的口號,更是人大代表們的“走心誓言”和行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