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均海拔2261米的青藏高原腹地,西寧市依托獨特的冷涼氣候優勢,被授予“國家冷涼蔬菜黃金種植區”稱號。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之一,西寧不僅肩負著保障當地市民“菜籃子”工程任務,還為周邊乃至更遠地區的消費者帶去了餐桌上的綠色生機。據悉,2024年西寧露地蔬菜播種面積達1.13萬公頃、產量44萬噸、產值12.3億元,冷涼蔬菜80%輸出省外,西寧夏菜成功進入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地區等十幾個省區。
產業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中國農業銀行青海省西寧分行緊緊圍繞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充分發揮營業網點覆蓋廣的優勢,積極探索金融服務蔬菜產業新模式,通過創新產品、暢通渠道、宣講政策等方式,成功搭建助農服務“綠色通道”,為西寧市蔬菜產業蓬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創新金融產品 解決融資難題
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西寧市大通縣朔北鄉下吉哇村菜農鐵辰輝卻犯了難。面臨新一輪種苗、肥料、運輸等備耕環節,資金短缺成了困擾他的難題。
在他一籌莫展之際,農行西寧大通支行客戶經理主動登門,結合鐵辰輝的種植規模與信用狀況,為他匹配了30萬元“鄉村振興菜農貸”。
“農行效率真是太高了,不到三天貸款就到賬了,還不用抵押,不用多次跑銀行,真是幫我大忙了!”鐵辰輝欣喜地說。自2023年以來,大通支行已累計為他發放貸款90萬元,蔬菜種植面積也從最初的幾十畝擴大到425畝。
據悉,“鄉村振興菜農貸”是農行西寧分行2023年針對蔬菜產業“短周期、高頻次、急需求”的融資特點推出的專項金融產品。該產品以西寧市“一村一品蔬菜種植示范村”、蔬菜種植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及普通蔬菜種植戶為支持對象,以農戶信息建檔為依托,采取信用、擔保公司擔保等多種方式,融合“線上+線下”審批方式,滿足了蔬菜種植戶差異化資金需求。
不僅如此,西寧分行著力構建全產業鏈金融產品矩陣,前端“鄉村振興菜農貸”支持種子、肥料采購,中端“流量e貸”覆蓋農機農具購置,后端“抵押e貸”服務倉儲物流,通過“種植+生產+運輸”鏈式服務模式,著力打造金融服務蔬菜產業閉環管理。截至目前,西寧分行已累計發放“鄉村振興菜農貸”2億元,惠及農戶1687戶。
智能服務終端 架起快捷橋梁
“真沒想到在荷蘭豆大棚旁就能辦貸款!”在西寧市湟中區多巴鎮玉拉村蔬菜棚里,菜農王永福通過農行信貸移動端完成18萬元信用貸款申請,從提交材料到資金到賬實現當日辦結。這種“田間地頭秒批貸”的服務場景,正是農行西寧分行“物理網點+惠農通服務點+移動銀行”三維服務體系的生動寫照。
為破解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難題,西寧分行累計組織34名客戶經理主動前往田間地頭,配備移動智能終端等設備,實現從申貸到放款的全流程上門服務。同步搭建“掌銀+微信+電話”服務模式,蔬菜種植戶等通過“惠農e貸”最快15分鐘即可獲得信貸支持。截至目前,西寧分行農戶信用類貸款線上辦貸占比達85%,在50個村鎮設立的“惠農通服務點”業務交易筆數達11.75萬筆。
金融政策宣講 賦能鄉村振興
“原來種植大棚蔬菜辦理貸款還有這么多優惠政策!”在西寧市湟源縣巴燕鄉西嶺臺村的蔬菜大棚里,20多位菜農圍著農行湟源支行客戶經理李珺熱烈討論著。這場別開生面的金融宣講,讓菜農充分了解了免抵押擔保、減費讓利、無縫續貸等惠農政策。菜農在融資時還能結合政府農戶增信機制,通過擔保公司辦理擔保,并獲得相應的利息補貼,這不僅降低了融資成本,也解決了菜農們抵押難的問題。
西寧分行充分依托“三農金融講堂”,組織開展“蔬菜種植專題班”,邀請農業專家講授種植技術和惠農政策,農行客戶經理下沉講授金融知識、推介金融產品。同時,通過宣傳手冊、短信推送、視頻課堂等方式,開展金融知識教育宣傳,實現了重點客群“應知盡知、應享盡享”。截至目前,該行已累計開展“三農金融講堂”60次,服務農戶9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