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指出,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我省各級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全省促就業促發展促團結招商引資大會的各項決策部署,立足新時代,聚焦新使命,堅定不移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本報今起推出“推動青海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以融合報道方式全面反映青海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有力舉措,民營企業堅定信心、實干爭先的生動實踐,在全社會營造重視民營經濟、支持民營經濟、尊重民營企業家的濃厚氛圍。敬請關注。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正是春意盎然、萬物復蘇的好時節,青海大地處處涌動著蓬勃生機與澎湃活力。
青海弗迪電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械設備高速運轉,一塊塊動力電池成型下線,一派奮力沖刺一季度“開門紅”的繁忙景象;青海蔬豐源農業公司開啟農產品出口業務,來自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的首批29噸馬鈴薯成功出口泰國……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離不開政策“組合拳”的全方位護航。今年以來,青海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等方面精準發力,為推動青海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稅惠賦能 推動民營企業向“質”而行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青海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探索建立具有本地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力量。一季度,青海以“開局即決戰”之勢沖刺首季開門紅,持續推進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三年行動,以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協同發展支撐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整體提升。
位于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北川工業園區的歐耐特線纜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耐特”),是國家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多年來,歐耐特始終聚焦實體經濟,著力提升創新力、競爭力,以極致追求深耕各類電線電纜產品,成為青海省線纜行業的領軍者,成功填補全國高原線纜特殊性能光伏線纜的市場空白。
質量更好、應用更廣、性能更穩定是打響企業品牌的根本原因,而做到保質保量,技術革新是關鍵。歐耐特每年拿出營業收入5%以上的資金作為科研經費。
“推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有機融合,資金是不可或缺的驅動力。”歐耐特董事長楊振濤對稅費優惠的支持感受很直觀:“去年,公司享受各類稅費優惠252萬元,省下來的資金我們迅速投入到新產品開發與產品結構升級。”受益于包括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在內的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歐耐特正逐步向綠色環保、耐寒、防紫外線、風力發電等多種特種電纜產品延伸。
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稅務局發布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在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政策中,全省減稅降費及退稅共計38.05億元,其中民營經濟19.9億元,占比超五成,受益最大。
聚焦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和發展需求,持續推進稅費優惠政策直達快享,釋放“紅利”激發創新動能……青海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和“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持續優化稅費服務。在重點圍繞民營企業普遍關注的稅費政策宣傳講解、精準推送的同時,從“企業找政策”轉為“政策找企業”,為企業量身定制“政策禮包”,并將智能、高效、便捷的互動融入稅費服務全過程,助力企業下好產業升級、結構轉型、智能制造“先手棋”。
金融助力 推動民營企業向“高”攀登
2023年,西寧特鋼重整,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引入實力雄厚的民營產業投資人與財務投資人共同參與重整,保證了重整后西寧特鋼名稱的延續、人員隊伍的穩定和產業鏈的完整,化解了企業危困局面。眼下,鋼爐火紅,軋機轟鳴,煉出的是高品質特殊鋼,軋過的是企業開拓創新的決心,從國企變民營的西寧特鋼煥發新生。
重整后的西寧特鋼深耕特殊鋼產線工藝,特別是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用鋼等方面贏得客戶青睞。同時也致力于打造國內最大的非調鋼生產基地、國內一流高端齒輪用鋼生產基地、國內最大的凸輪軸用鋼生產基地等。大項目需要大資金,而這離不開金融機構的強力支撐。
“金融政策持續加力,更大激發了西寧特鋼轉型發展的活力。”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青海省分行金融部副總經理談琰告訴記者。
郵儲銀行青海省分行堅持“專業化+數字化+協同化”的服務模式,精準對接西寧特鋼金融需求,不斷推出優惠政策,在客戶準入、信用評級、擔保方式、授信額度核定、貸款規模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并與西寧特鋼同心同行,向其上下游產業鏈延伸,構建起一個全方位的“金融生態圈”。“金融煉鋼術”幫助西寧特鋼不斷擴大市場份額,提升品牌影響力。
金融要素是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支持、服務民營企業發展,就要進一步加強要素保障。截至2024年12月末,全省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578.4億元,同比增長3.6%;普惠小微貸款余額488億元,同比增長14.9%,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1.2個百分點……一組數字,讓我們看到了青海金融供給進一步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民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效能顯著提升。
青海有力、有效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將降準資金重點投放至民營和小微企業等普惠領域。落實金融支持民營經濟“23條舉措”,以重點領域中小微企業專項信息庫為支撐,以“民營經濟政策宣傳月”為載體,持續開展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提升普惠領域金融服務可得性和便利性,為全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創新驅動 推動民營企業向“新”發力
“哪些企業可以申請科技型企業入庫培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需要符合什么條件”“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有哪些政策優惠”……
3月21日,為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創新環境,激發民營企業創新活力,青海省科學技術廳召開2025年度首期科技惠企政策宣講會,通過“政策直通車+服務面對面”模式,將科技惠企的“春風”直抵創新一線,切實解決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打通科技惠企“最后一公里”。
“以前,一些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我們雖然知道,但由于理解不夠、經驗不足,沒有把這些政策用好。”一家研究軟件開發的科技類民營企業代表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這次宣講會干貨滿滿!這種‘零距離’‘沉浸式’的互動溝通,不僅為我們提供了政策指導和服務支持,還幫助我們解決了知政策不會用、想申報不會做的痛點。接下來,我們要用好、用足、用活各項優惠政策,加快把政策優勢轉化為企業競爭優勢,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雙向奔赴、融合發展。”
民營企業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科技創新是民營企業發展的動力之源。2025年青海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產業“四地”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塑造更多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近三年,青海以民營企業牽頭承擔省級重大重點科技項目14項,資助專項經費2915萬元。民營企業在鹽湖化工、清潔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等領域取得多項國際、國內領先的技術成果。累計支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獎勵資金2800萬元,其中民營企業認定獎勵資金2090萬元,占比達75%,激發了企業創新活力。
從支持企業擔當科技攻關主角到完善科技企業梯隊培育體系,從推進科技惠企政策落地落實到支持企業建立科技創新平臺。全省科技系統始終聚焦民營科技企業發展需求,在強化企業創新意識、研發投入、成果轉化、產學研融合、科技人才等方面持續發力,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加速集聚,全力提升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引領力和競爭力,為我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