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我在興隆巷5號住了30多年了,以前沒有物業,下水堵了、衛生差了沒人管,現在好了,不僅小區環境好了,就連家里需要維修個閥門或換個燈管,服務中心的都會上門來,真是太好了。”3月28日,記者跟隨“四季看中區”記者走進城中區飲馬街街道“群眾幫辦服務中心”,深入了解該街道辦事處讓居民收獲滿滿幸福感的暖心密碼。
據了解,長期以來,飲馬街街道辦事處轄區老舊小區面臨治理難題,臟亂差現象突出,物業入駐意愿低等。為破解這一困局,該街道辦事處黨工委于2023年11月謀劃打造“群眾幫辦服務中心”,并于2024年3月正式投入運營。該服務中心下設14家服務驛站,涵蓋大物業、維修、家政等多個領域,全力解決“三無樓院”管理難題。同時,作為“幸福飲馬”積分體系平臺,有效激發了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自運營以來,服務中心成效斐然。大物業驛站引進青晉物業服務公司,針對46個“三無樓院”制定“一院一策”方案,于2024年4月底成功入駐21個樓院。采取物業先投入、居民先體驗的模式,讓居民真切感受到物業管理帶來的便利,形成了物業與居民相互信任的良性循環。此外,街道探索“大物業+管理和服務”模式,借助“居民議事會”,聯合多方力量,解決民生實事,使熱心商戶也積極參與幫扶困難群眾的活動。與此同時,飲馬街街道辦事處黨工委以黨建為引領,創新推出“一芯雙融三提升”黨建工作法,打造“紅色物業”“紅色業委會”黨建示范品牌。同時,整合轄區物業資源,成立物業聯盟,搭建“共享者聯盟”平臺,推動物業行業資源共享、協同發展。在政策支持與資源整合下,街道為服務中心長效運營注入“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