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中的柳開。記者 郭靚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早晨到達辦公室,先整理干凈辦公桌,然后拿出工作筆記本,將當日待辦的工作事項按照輕重緩急分類記錄,隨后再沖泡一杯熱氣騰騰的酥油奶茶,柳開就這樣,開啟了能量滿滿的一天……
柳開是青海省2024年度選調生,2024年7月來到青海工作,是青海省財政廳綜合處的一名干部,投身于地方經濟建設。
柳開出生在革命老區太行山上,自小便耳濡目染許多革命英雄事跡,他早已在心中播下一顆為人民服務的紅色種子。在新疆讀研的三年沉浸在被譽為兵團第一城的石河子,那種不畏艱苦繪藍圖的亮劍精神,讓他對西北這片土地產生了深厚的情感。博士階段在湖南大學學習,深受偉人故鄉“為人民服務”的文化熏陶。期間,國家公派留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14個月,深切感受到祖國對海外學子的關懷與厚望。“過往的求學經歷與成長歷程,讓我清晰地意識到自己要走的路,那就是以奮斗之姿,服務人民,貢獻青春力量。”
走南闖北,這個“山西娃”為何偏偏青睞青海?柳開笑著說:“是契機,更是熱愛。”
“2013年,騎行西藏的經歷讓我被青藏高原遼闊的景色和豐富的人文深深吸引。返程途中,我游歷了西寧,對青海有了進一步認識和了解。2023年,青海選調生宣傳組到湖南大學宣講,跨越十年時光,再次將我與青海連接。”
柳開考上青海選調生的同時,還考上了多個省份的選調生。不得不提的是,湖南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以唐一老師為代表的老師們給予柳開就業指導時,尤其強調了青海選調的重要性:“你要特別關注青海這個地方。青海發展潛力巨大,那里的人熱情實在,具有干事創業的心。”
柳開說,雖然湖南距離青海較遠,但青海依舊組織人員到湖南大學現場宣講,組建選調咨詢群,幫助大家答疑解惑。青海選調考試在全國設置了多個考點,面試也貼心地選擇線上進行。青海選調生官方咨詢電話時刻暢通,尤其在成績出來但崗位還沒確定的時候,官方咨詢電話的工作人員耐心細致地解答考生的所有疑惑,有效緩解了考生的焦慮。
“從咨詢、報考、考試到面試的每個環節,我都深切感受到青海對選調生的重視與關懷,這讓我毅然決然選擇青海!”
得知要到青海工作,柳開的父母很擔憂。“記得那時候我爸天天在微信上給我寫‘小作文’,勸我再多考慮考慮。”
“知識的真諦在于實踐。金融學作為一門緊密聯系實際的學科,更需要我們深入基層,服務于國家與社會的蓬勃發展。‘經濟’一詞意為經世濟民。青海,這片充滿奮斗精神的熱土,正是我將學術知識轉化為實踐力量的理想舞臺。我渴望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為群眾排憂解難。”儒雅如他,一旦道出心聲,總是格外堅定。
現如今,在省財政廳綜合處的預算服務單位,時常能夠看到柳開忙碌的身影。他總是第一時間主動溝通,詳細了解具體情況,以專業而高效的工作方式,細致研判資金需求和項目進度,精準把控資金保障渠道與質效,積極提供有力服務和有效支撐。
隨著工作的深入,柳開也迎來了新挑戰。從博士生到選調生是學術到實踐的重大轉變,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柳開也曾感到力不從心。
“我們高度重視選調生的培養,安排有經驗的老同志傳幫帶,幫助柳開提升服務青海的能力和水平。”省財政廳綜合處工作人員說:“柳開憑借一股不服輸的勁頭,鉆研財政政策,虛心向同事請教,不斷在實踐中摸索總結。短期內快速適應崗位要求,體現出較強的學習能力、良好的理論轉化能力和過硬的崗位責任感。”
立志選調為人民,西北高原獻青春。柳開來青海已8月有余,他能脫口而出“青海湖的面積是4650.08平方公里”“海拔2000-2500米是康養黃金海拔”“西寧多次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青海人的浪山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幸福表達”。
“除此之外,我還有個‘青海胃’,炕鍋羊肉、酸奶、酥油茶……我鐘愛這里的美食。”
2024年10月,柳開以青海選調生的嶄新身份回歸湖南大學宣講,與大家共敘選調感悟,他不遺余力表達了對青海這片土地充滿挑戰又蘊藏無限機遇的熱愛。
提到青海選調初心,柳開腦海中不禁出現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雪山大地》中的那句“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你‘站’在哪里,而是你‘朝’著哪個方向”。
“未來,我會繼續深化財政知識學習研究,拓寬研究領域,關注新形勢下財政領域熱點、難點問題,如綠色財政、數字財政等在青海的應用和發展。加強與同事的交流合作,學習先進經驗,努力提升研究水平和業務能力。同時,將研究成果更好地轉化為實際工作舉措,為青海財政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