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網”網住安全生產,“一盤棋”盤活安全管理,“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平臺的推廣應用,正在為黃河公司優化安全生產管理,構建本質安全型企業賦能。按照集團公司“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平臺推廣應用部署,黃河公司積極承接平臺建設和推廣應用各項工作任務,印發《“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平臺推廣實施工作方案》,成立工作機構高點謀劃,組成工作專班高位推進,確保平臺推廣應用高效落實。
“黃河公司26家基層單位的91個場站已全部實現平臺應用,用戶數達10,578人,登錄率100%,錄入作業、設備、職業健康、環境風險數據80,733條,安全防護設施34,581項,特種設備1147項,重要防火部位1578處。”黃河公司平臺推廣工作專班成員張琦說。

2024年10月16日,黃河公司提前45天完成平臺推廣試運行工作。目前,通過平臺開展教育培訓2176期次,累計參培29,460人次,錄入隱患問題3875項,查處違章138次,有效推動了安全生產從傳統管理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了公司全系統的安全生產管理效率和水平。
據了解,“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平臺針對安全、環保、職業健康,從基礎工作、例行工作、專項工作三個方面設置25個功能模塊,涵蓋組織職責、制度管理、安全教育培訓等基礎能力建設,以及班組和承包商兩類關鍵人員的規范化管理和自主能力培養,強化雙重預防機制和安全生產全過程監督管控,為黃河公司安全生產管理提供科學決策和數據支撐。
“平臺設置‘1艙1臺6中心’的管理架構,即跨產業、組織、區域、業務的管理駕駛艙,個人工作臺和業務、指標、報表、待辦、通知、消息中心,這種管理架構根據層級、崗位分配業務菜單和權限,打造以‘我’為中心的工作臺。”黃河公司新能源生產部李成翔說,平臺還可對工作計劃與任務事項主動提醒,數據賦能新能源場站精準高效管理,便于對“小、散、遠”的新能源場站開展安全生產指導和監督。

時間撥回2023年6月,大通發電公司作為集團公司首批五家試點單位之一,參與平臺急需功能建設及測試應用。同年9月,大通發電公司作為重點監管單位提前參與平臺應用。兩年來,大通發電公司平臺用戶達600人(含承包商),登錄率100%,通過平臺召開班前(后)會11,667次,開展教育培訓862期,累計錄入隱患問題2190項,查處違章63次,在促進承包商管理和問題閉環整改方面成效顯著。
在新能源建設分公司負責建設的海南州光儲一體化實證基地等新能源項目現場,通過“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平臺的應用,建立起責任-目標-任務/計劃-評估-考核的“五位一體”安全生產盡職履責評價體系,縱向實現自上而下逐級分解工程目標任務,橫向實現細化業務指標、過程指標、績效評價閉環管理,有效解決了建設項目點多面廣、承包商人員多的安全管理難點,數智化安全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在拉西瓦發電分公司,平臺作業安全管理模塊驅動風險管控責任落實取得良好實效,可實現在平臺上召開工前會、發布當天作業任務,對作業任務進行風險等級評價并出具作業安全檢查表,還可根據作業風險等級,落實到崗到位的監督人員。

在鑫業公司,平臺設計的安全設備設施、環境風險數據庫、典型行動項目庫等10個模塊、21類標準、4類知識庫,可實現與集團公司系統內鋁業標桿單位互學互促,打破信息孤島,助力持續完善提升安全管理工作。
“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平臺通過“人、機、物”的整合,讓安全生產數據可視可聯,讓安全生產管理可知可控。黃河公司將持續深化平臺應用,促進業務規范、管理尋優,實現安全生產全過程、全要素、全產業鏈的連接和監管,聚力打造本質安全型企業,為公司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