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春回高原,萬物復蘇。3月6日,在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橋頭鎮毛家寨村的小廣場上,一臺臺“服役”多年的老舊拖拉機整齊地停放著,經過大通縣農機推廣站和農機報廢企業辦理相關手續之后,被吊車吊起放到大卡車上,等待著被回收拆解。這一幕,正是青海省全面啟動農機統一報廢工作的生動寫照。
2024年全省報廢老舊農機3148臺套,是自2018年國家農機報廢補貼政策實施以來,六年總量的近40倍。從春節過后到目前,報廢量已經達到了700多臺套。這場田間地頭的“機械革命”,正重塑著青藏高原的農業生產圖景。

老舊農機“退休”難 政策破冰解難題
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青海省農機保有量持續增長,但與此同時,部分老舊農機超期“服役”現象也日益突出。這些“超齡”農機普遍存在技術狀況差、油耗高、排放超標等問題,不僅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也對農業農村生態和人居環境造成污染。
“我們在前期走訪調查中發現,手扶拖拉機是許多農戶家中的必備農機,然而這些拖拉機的年頭很長,普遍使用了二三十年,收廢鐵的價格也只有三四百元,很多農戶舍不得回收,就算用不了,也要放在院子的角落里。如果想報廢農機,就要跑農機站、回收廠、銀行等地方,光路上的花費就要比報廢補貼多出很多,報廢成本太高,所以很多農戶對農機報廢積極性不高。”青海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機械化管理處負責人道出老舊農機“退休”難的原因。
實際上,農機報廢補貼政策是從2018年開始的,當時雖有補貼政策,但由于青海省地域遼闊、回收拆解企業少、運輸回收成本高、補貼金額少等原因,截至2023年,青海省農機報廢率不足100臺套。
找到了問題,就要“對癥下藥”。2024年,根據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省政府相關文件要求,青海省農業農村廳制定印發了《青海省2024-2026年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實施方案》《青海省農業機械大規模報廢更新推進方案》《關于加大工作力度持續實施好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政策的通知》,推進農業機械報廢更新工作,為農機更新換代按下“加速鍵”。
針對青海老舊手扶拖拉機數量多、安全隱患大、現有補貼額低等實際情況,農業農村廳根據我省實際,申請將20馬力以下拖拉機的報廢補貼額由1000元提高到1500元,得到了理解支持和采納。同時,還根據農牧業工作實際,將青海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機具種類擴大到23個大類50個小類132個品目。將報廢補貼機具種類由以前的5種擴大到14種,提高了20馬力以下拖拉機和報廢并新購播種機和聯合收割機的報廢補貼標準。

一站式創新服務 打通“最后一公里”
“村委會通知我們今天在廣場上有農機報廢的活動,剛好我家有一臺20多年的手扶拖拉機,也用不了,我就來看看有什么政策。沒想到報廢的手續辦理起來又快又方便,現在拖拉機拉走了,還能拿到1800多元錢,這個政策真是好啊!”毛家寨村村民顧煥蘭一邊排隊辦理一邊主動和記者聊了起來。
在報廢工作推進過程中,針對全省報廢企業少、老舊農機用戶報廢成本過高、報廢意愿不強的實際,農業農村廳采取“爭取政策+優化服務”的方式推動老舊農機報廢工作落實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組織農機報廢企業上門集中回收老舊農機、現場向群眾支付殘值回收款,農機管理部門集中辦理農機報廢更新補貼登記錄入、農機銷戶等業務,采取在群眾家門口“集中回收、一站式服務”的方式推進工作。
“我們根據各鄉鎮調查摸底數據,縣農機站、各鄉鎮和報廢拆解企業三方緊密協作,將農機報廢申請工作從農機服務大廳延伸至各村辦公室。在現場分別設置資料審核、申請辦理、農戶簽字、企業回收等崗位,一站式解決農戶報廢舊機手續繁瑣、路途遙遠、成本高昂、無法運送等實際困難。”大通縣農業農村局農機站站長王敏介紹,通過這一創新服務模式,大幅減少了群眾報廢農機的各項成本,有力提升了農戶報廢老舊農機的積極性,有效推動了農業機械以舊換新和升級換代,加速了節能、環保、安全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
為讓更多群眾充分了解國家農機報廢更新政策,大通縣緊緊抓住春耕生產和年檢審驗的有利契機,綜合運用多種宣傳手段,推動政策深入人心。“一開始我對這個政策還不是很了解,聽了周圍人報廢完自家農機的過程后,我也來試試,現場就領到了300元報廢企業發的殘值費,剩下的1500元過20天左右也能打到卡里,這下我就放心了。”毛家寨村村民陳榮生對報廢補貼政策連連稱贊。
記者發現,群眾口口相傳是對政策最好最有效的宣傳,通過個人的親身經歷,能讓群眾精準知曉惠農新政策,清晰掌握申請程序及方式,有力確保了惠農政策落地見效。今年,農戶對老舊農機報廢的積極性更加高漲,截至3月6日上午,大通縣已受理申請報廢舊機370余臺,種類包括手扶拖拉機、收割機等等。

規范回收拆解 推動現代化進程
記者跟隨工作人員走進青海賽沃綠色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的拆解車間,看到拆解后的農機零部件整齊地堆放在一起,為確保報廢農機得到規范處理,防止報廢農機再次流入市場,農業農村廳依托現有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強化聯動管理,實現報廢農機回收、拆解、注銷等環節的信息化管理,確保每一臺報廢農機都能“有跡可循”。
目前,青海賽沃綠色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回收的老舊農機以手扶拖拉機為主,主要是因為手扶拖拉機在青海農機中保有量比較多。“從客觀的角度來說,一臺老舊農機回收能夠補貼1800多元,不但給群眾實惠還能通過回收的方式保障農耕的安全性。對我們企業來說,經營范圍擴大了,原來只做汽車報廢,現在又有了農機報廢業務,不但增加收入,還能做一些利民惠民有意義的事情。”賽沃綠色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彬談道。
農機報廢更新工作的開展,將有效促進老舊農業機械的迭代更新,加快先進適用、節能環保、安全可靠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推動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升級。
在大通生玉農機化種植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正在對一臺臺先進、現代化、智能化的大型農機進行春耕前的檢修工作,預計在春分前后就可以開展相關的耕種服務工作。
近年來,全省在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和農村勞動力不斷減少的情況下,農業生產利用機械數量逐步增加,機械作業面積逐步擴大。“按照目前的進度繼續推進下去,到2027年全省的大部分老舊農機基本上能報廢,也就意味著,更多智能化、高端化的農業機械設備可以進行更新迭代,進一步推動我省農業現代化、集約化、精準化發展。”青海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機械化管理處負責人說。
隨著一批批老舊農機“退役”,一臺臺綠色農機“上崗”,青海農業機械化發展將迎來新的春天,為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相關鏈接:農機報廢指南
農機是咱們農業生產的好幫手,但用久了也得“退休”。了解農機報廢知識,既能保障安全,又能助力農業發展。下面就來給大家詳細講講。
1. 怎么知道農機該報廢了
看年限:不同農機有不同服役期限。常見的手扶拖拉機,一般使用10年就到報廢期;輪式拖拉機,大型的15年、中型的12年左右。聯合收割機,通常12年就該考慮報廢。
查性能:要是發現農機動力明顯下降,比如耕地時走得慢、干活沒勁;或者油耗突然增加,比正常情況多很多,這都可能是它該報廢的信號。另外,要是農機的關鍵部位,像發動機頻繁出故障、變速箱換擋困難,維修多次也不見好,那就別再勉強它工作啦。
2. 為啥一定要報廢老舊農機
安全第一:老舊農機的零部件磨損嚴重,剎車、轉向等關鍵系統容易失靈。想象一下,在農田作業時,剎車突然不管用,多危險!及時報廢能避免這些安全隱患,保障咱們農機手的生命安全。
效率翻倍:新農機采用了更先進的技術,操作更簡單,干活速度更快。比如新型播種機,不僅播種均勻,還能節省種子,工作效率比老機器高很多。報廢舊農機,換上新的,能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農作物產量。
3. 報廢手續復雜嗎
其實并不復雜,只要按步驟來:首先,準備好農機的相關證件,像行駛證、登記證書,還有自己的身份證。然后,把農機送到當地指定的回收點。回收點的工作人員會對農機進行檢查、登記,確認無誤后,就會給你開具回收證明。最后,拿著回收證明去當地農機管理部門辦理注銷手續,這樣整個報廢流程就完成啦。有的地方還有報廢補貼,能幫咱們減少一些經濟損失,大家一定要積極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