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3月20日下午,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珍秦鎮中心學校的特色馬術社團課訓練場地上熱鬧非凡。對于孩子們來說,每周四下午的特色馬術課是除了日常學習之外最為盼望的一次戶外體驗,小小身軀在馬背上英姿颯爽馳騁馬場展示出了高原牧區孩子的自信與昂揚。
稱多縣珍秦鎮中心學校是一所典型的牧區小學,地處海拔4300米的嘉塘草原。在這里,不同年級的學生們每周都會聚在一起,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馬術,通過特色社團課不僅讓孩子們身心得到了放松,也在一定程度上傳承了民族傳統文化。
“為了豐富學生校園生活,傳承民族文化,促進他們全面發展,2024年9月,學校開設了馬術特色社團課,在課堂內普及馬的習性和各類馬具的使用知識,課堂外手把手教孩子們如何馭馬。”稱多縣珍秦鎮中心學校校長江永巴桑介紹。
開練前,稱多縣馬術協會成員、學校馬術老師羅然永牽著馬列隊亮相,幾匹駿馬“踱著方步”,從同學們眼前走過,又一次引得師生熱情歡呼。
羅然永按慣例首先講解了訓練的注意事項,并做了上馬、騎馬、下馬的正確姿勢示范,而后孩子們開始輪流上馬。“孩子們練習馬術半年多,經過與駿馬一次次的‘親密接觸’,不僅基本掌握了騎馬技術要領,也與馬兒更親近了。現在,高年級的孩子們個個身姿矯健,都成了優秀的‘小騎手’。”羅然永說。

訓練場上,一位女學生格外引人注目。她騎術精湛,姿態優雅,仿佛與馬兒融為一體。這位女學生名叫卓瑪文毛,是馬術社團里騎術最厲害的學生之一。
卓瑪文毛說:“我從小在牧區長大,一直都特別喜歡騎馬,也很愛看賽馬。學校開設了馬術社團課,我非常高興,在學校不僅學會了如何騎好馬,還掌握了怎么放馬鞍等一些馬術知識。”
回想第一次在校園體驗馬術課,卓瑪文毛印象深刻:“當時是我認真聽完老師講解,看了老師示范后第一次上馬,結果還是駕馭不了它。后來,我就想怎么才能和馬兒正確‘交流’,讓它能夠順從,經過半年多的練習,現在我已經能熟練地獨自駕馭馬匹并做一些簡單的馬術表演。”
“入選馬術隊不僅讓我和馬兒有了親密的接觸,學習到很多馬術文化和騎馬的基本技巧,還領會到了馬術內涵中勇敢、正直、進取的精神。之前我騎馬也經常摔下來,但是在老師長期的指導和鼓勵下,我越來越能感受到馬背上的快樂,這讓我在學習和生活中變得更加自信和勇敢。”作為學校馬術隊的“全勤小騎手”,六年級一班的昂布江才開心地分享道。
“學校設立了馬術社團,將馬術表演融入校園文化,就是想讓學生能親身體驗并領略傳統文化和體育運動的獨特魅力。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們在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能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團隊精神。”江永巴桑說。
“自從學校里開設了特色馬術社團課,孩子放假回來會特別開心地給我分享他在學校學習馬術的故事,甚至假期結束返校時都沒有了以往的‘拖延癥’,這都要感謝國家對基層教育的關心和支持,學校的環境和條件越來越好,把孩子送到學校我很是放心。”家長才仁歐周說。
如今,珍秦鎮中心學校的馬術社團課成為了稱多縣“一校一品”建設的一個“閃光點”。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近年來,稱多縣各中小學以文化建設為核心,以特色課程開發為載體,努力打造“一校一品”特色教育品牌,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成長。
“今年,我們還會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細化馬術特色體育課,將馬術運動更好融入學校教學課程,讓更多學生走進訓練場,充分學習馬術文化和騎馬技巧,掌握騎乘運動知識和安全規則,在馬背上追風、追夢。”江永巴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