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綠色”“可溯源”“零碳”三個詞躍動在屏幕之上,四壁鋁板上的精密孔洞仿佛化作了數據洪流的具象化載體,光影之間,投射在地面上形成了疏密有致的數字化光軌……
3月24日,在第二屆青海綠色算力產業發展推介會召開前夕,記者再次步入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依然會被展廳的現代感與科技感所震撼。
充分利用青海天氣冷涼優勢,采用自主水冷復合間接蒸發冷空調系統,全年實現314天自然冷卻,PUE低于1.2以下,業內領先;可實時追溯數據中心的用電情況,實現清潔能源可溯源;可滿足通算、智算、超算不同機柜功率需求;全國首個、唯一通過自身儲備碳匯實現“碳中和”的數據中心,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0萬噸,可為各行各業提供綠色算力服務;獲評國家綠色數據中心;獲評“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應用優秀案例”,并在2024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展出……翻開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的成績單,一切并不陌生。
時隔一年,這處全國首個100%清潔能源可溯源綠色大數據中心有何變化?中國電信青海公司作了哪些布局與嘗試?
“在過去一年里,AI熱度持續攀升,且以驚人的速度、廣度和深度改變著千行百業。青海省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和政策支持,正在成為綠色能源與智能計算協同發展的先行示范區。”中國電信青海公司綠色算力發展中心總經理李增偉不禁感慨,我們以全國首座零碳大數據中心為底座,成功建成金山云青海智算中心。
有何意義?
李增偉繼續介紹,金山云青海智算中心立足青海氣候冷涼、綠電充沛優勢條件,依托青海電信IDC機房資源以及金山云技術儲備,建立一個高效、穩定、安全、可拓展的智算中心算力資源池,向外提供算力、數據、儲存、連接、安全等服務,將為AI大模型提供計算支持,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和創新,促進當地及周邊地區科研、教育和產業發展。

項目總投資約8.8億元,共規劃256臺算力服務器集群,總算力規模超過4000P。從去年首屆青海綠色算力產業發展推介會正式簽約,到項目建設一期算力工程于去年9月中旬落地并對外提供算力服務,從去年12月13日,金山云青海智算中心開通運行,到如今結合金山云在云計算、大數據、AI等方面的技術積累,提供一站式的智能計算服務及靈活的定制化服務,于青海電信而言,每一步都穩扎穩打。
不僅如此,在青海綠色算力起勢的當下,憑借綠色低碳的理念和高性價比的算力資源,青海電信的算力規模和承載能力持續提升。
青海電信成功協助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東市等六個市州政府開展27場綠色算力專題招商推介活動,創新“需求側+供給側”雙輪驅動模式,通過政企聯合路演、算力場景展示等創新形式,促進政府機構與13家科技企業達成深度合作,構建全周期服務體系,越來越多客戶選擇了青海電信。
隨著規模的增加和客戶的需求,對于ECC智慧調度中心的要求更高。雖然樓內一期部署的700多個傳感器,可對數據中心運行的機房、電力、環境、網絡各項數據采集,以智能AI算法建模實現對數據中心的實時環境、設備運行、突發狀況的態勢感知,還配有機房智能巡檢機器人,已是功能強大,但對于調度中心的工作人員而言,卻容不得一點馬虎,林延海等人每日的“功課”必須要做得更加仔細到位。
“能夠吸引越來越多的客戶入駐,我們由衷自豪。為此,我們增加了工作人員,確保第一時間應對有可能出現的故障。”林延海說。
從細處著眼,在實處用力。
作為青海省智能算力的主要通信服務商、通用大模型的先行者、行業大模型的主導者,目前,青海電信在省內已整體建成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青海云網大數據中心、青藏高原數據災備中心等3個全省高標準綠色算力中心節點。擁有8個市州級綠色算力節點,共計26個資源池,并在各區縣和工業園區部署了若干邊緣云計算節點,形成了“3+8+X”的算力分布。
李增偉羅列了一組數據:截至2024年底,青海電信累計實施算力基建項目12個,總投資達16.9億元。預計今年4月初,青海電信在智能計算領域將建成可承載萬級加速卡的異構算力池,總規模達到12288P。
智算賦能,未來已來。青海電信科技創新專家曹煜還現場演示了天翼云息壤一體化智算服務平臺的操作,可覆蓋算網調度、訓練推理、技術機構、資源管理,“AI加速度”將成功應用于政務、金融、醫療等領域。
“我們將不遺余力地利用好青海的資源優勢和政策利好,加快綠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依托大數據中心特有的‘綠色’‘零碳’‘可溯源’優勢,通過綠色算力的加持,聚焦廣闊市場空間,帶動更多重大項目落地青海,構建綠色算力產品與服務體系,以實際行動講好綠色電力和綠色算力在青海‘雙向奔赴’的故事。”李增偉言語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