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包拓業 報道)3月26日,記者從青海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2024年,青海省堅決扛牢“中華水塔”守護責任,統籌推進污染防治攻堅與生態保護修復,全省生態環境質量在高位運行中實現新突破。監測數據顯示,青海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率等核心指標均大幅領先全國平均水平,生態文明高地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據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艾海成介紹,2024年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6.8%,較全國均值高出9.9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穩定在19微克/立方米,較全國平均水平低34.2%;35個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連續三年保持100%,黃河、長江、瀾滄江出省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標準,湟水河出省斷面水質提升至Ⅲ類。在土壤安全領域,受污染耕地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分別達到99%和100%,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較三年前提升12個百分點,提前一年完成國家“十四五”規劃目標。
面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青海建立省級領導包案督辦機制,前兩輪中央督察及黃河警示片反饋問題實現清零,第三輪督察整改完成率達68.5%,5個典型案例整改進度超八成。法治保障方面,《青海省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等13部地方性法規相繼出臺,木里礦區生態修復取得階段性成果,17.2億元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全額到位,24起環境違法典型案例公開曝光形成震懾。
全省投入28.39億元實施藍天、碧水、凈土工程。空氣治理:完成北方清潔取暖改造7.86萬戶,淘汰老舊機動車1.6萬輛,工業鍋爐低氮改造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流域治理:排查整治黑臭水體23處,劃定鄉鎮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58個,青海湖剛毛藻水華治理取得關鍵技術突破;生態修復:全年完成國土綠化624.3萬畝,防沙治沙149.4萬畝,三江源、祁連山等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藏羚羊、普氏原羚等珍稀物種種群數量創歷史新高。
在清潔能源領域,全省電力總裝機突破7100萬千瓦,清潔能源占比達94.6%,新能源裝機占比70%,綠色算力產業加速布局。西寧、海西、玉樹三大“無廢城市”建設形成示范效應,全國碳市場履約率保持100%,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動態更新為高質量發展劃出生態紅線。
艾海成表示,青海將深入實施《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啟動青海湖陸域污染源系統治理工程,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成效鞏固提升三年行動,全力打造生態文明國際展示窗口,為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貢獻青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