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移動高原大數據中心全貌。青海移動供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如果問哪座大數據中心在青海布局最早?
青海移動算力分公司副總經理夏偉自豪地給出答案:“中國移動(高原)大數據中心是青藏高原起步最早、規模最大的綠色數據中心,是青海移動按照‘3+7+X’布局重點建設的三大核心數據中心之一。”
在位于海東市的中國移動高原大數據中心,成排的服務器正在存儲、讀取和傳送著海量數據,從這里輸出的算力正支撐著一個個應用場景的高效運轉。盡管是“耗電大戶”,但得益于這里干燥冷涼的優良氣候以及青海省富集的清潔能源優勢,算力實現了“綠色”轉型。
作為西北地區算網融合的“先行者”,中國移動早在2015年就布局了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大數據中心,打造了“零碳、極速、高效、智能、安全”新一代大數據中心,率先建成青海綠色智算中心,走出了一條獨具青海特色的算力之路。
“綠色智算中心通過使用全光交換、鏈路級多重保護、超寬頻譜等技術方式,全面建成超強骨干、超低時延、超高可靠、超大帶寬的‘1-5-5-20’低時延圈傳輸網絡,同時建設智算管理平臺、算力交易平臺,建成‘算網大腦’能力,實現算網全領域資源拉通與算網融合類全業務支撐。”夏偉介紹。
當下,我國算力產業呈現綠色轉型新趨勢,其中,既包含新的機遇,也有新的挑戰。青海移動超前謀劃布局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已搶占先機。
“我們加快‘3+7+X’算力基礎設施布局,著力打造綠色低碳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標桿,推動實現全省算力的一體化協同。”夏偉說。
反復被提及的“3+7+X”到底是指什么?
“3指的是西寧、海東、格爾木核心樞紐節點,7指的是其余地州行業應用節點,X指的是客戶現場邊緣節點,最終建成全省一體化的算力集群。”夏偉說。
不僅如此,青海移動積極響應省里提出的“1-5-20”超低時延的總體布局,開展了青海移動“算網強基計劃”運力承載網的全光OXC算力網絡升級,成功探索出“清潔能源+綠色算網”的協同發展模式,并正式投運我國首張高原綠色算力網。
“該項目作為青海‘算電協同’示范先導性基礎性重大工程,以‘全光運力+綠色智算’雙引擎驅動,構建起‘1ms城市圈-5ms省域圈-5ms區域圈-20ms全國圈’四級時延體系,為‘東數西算’打造出可復制的低碳樣板。”夏偉繼續說道。

這張世界海拔最高的綠色算力網絡創新采用全光交叉(OXC)架構與400G OTN超高速傳輸技術,實現西寧-海東1ms超低時延互聯,建成省內重點城市5ms時延圈,并首次打通青甘寧區域5ms算力協同網。依托清潔能源供電,該網絡單比特能耗降低65%,每度電實現減碳800克,數據傳輸穩定性和能效比均達行業領先水平。
先行先試、先行破局,高質量發展才能蹚出新路。
青海移動率先構建直達“東數西算”八大樞紐的算力通道,通過中國移動九州算力光網實現北京、上海、南京等14個重點城市低時延直連。網絡核心器件實現100%國產化,傳輸帶寬較傳統干線提升4倍,樞紐間時延壓降至20ms以內,網絡容量突破30PB,單鏈路關鍵時延降低20%,形成支撐國家戰略的“綠色信息大動脈”。
過去一年,青海創新打造綠色算電產業協同發展新賽道,讓綠色電力和綠色算力在高原大地實現“雙向奔赴”,走出了算電協同的青海特色之路,打造了全國綠色算電協同的青海樣板。
這一次,青海移動再次走在前列!
去年,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青海有限公司西寧分公司聯合國家電投集團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啟動中國柴達木綠色微電網算力中心示范項目,該項目是全球首個規模化利用荒漠化土地和光伏能源“自發、自儲、自用、自保”的全清潔能源微電網算力中心,項目建成后可承載萬卡算力集群,實現源網荷儲靈活調配和綠電保障,對青海省加快綠色算電協同發展、打造綠色算力產業基地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青海移動通過‘139’整體戰略布局加快算電協同發展,其中,一是升級打造1個算網大腦,實現異構算力的統一納管和算力調度;二是推動中國移動高原大數據中心二期、中國移動(西寧)綠色智算中心、中國柴達木微電網算力中心這3大算力中心的建成;三是扎實推進包括新型算力網絡樞紐核心工程、綠色算力調度運營核心工程等9大核心工程的落地。”夏偉說。
搶風口、搶賽道,凝聚綠算產業發展向“新”力。在夏偉看來,發展新機遇無處不在,一方面要做好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提升性能,另一方面,需要創新業務場景和商業模式孵化,推動算力產業生態日漸完善。
向“新”求質,以“算”賦能。夏偉堅定地說:“青海移動立足青海資源稟賦優勢,高效發揮清潔能源優勢,積極融入綠色算力發展大勢,落實綠算與綠電的價值融合升級,持續用力推進‘算網強基’‘產業融合’‘產品雁陣’‘共鏈融創’四大計劃,助推青海數字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