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3月18日,晨光熹微,霧氣籠罩著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多禾茂鄉多杰宗林區植被。澤庫縣森林警察大隊的隊員們早早來到這里,今天的任務是對林區生態管護員展開系統培訓,并面向當地村民進行生態保護宣傳,在這片廣袤的林區播撒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種子。
“林區植被茂密,枯枝落葉層層堆積容易引發火災,咱們巡護時一定要格外留意,不放過任何可能存在的隱患。”年輕干練的輔警扎西指著林區地圖,詳細地為管護員講解巡查重點。
接著,經驗豐富的老警員強巴平措拿出一些照片和藏漢雙語材料,向村民展示:“大家看,非法狩獵和盜伐濫伐讓許多動物失去了棲息地,也讓我們的家園變得不再完整。”
“宣傳工作是我們日常的重點工作之一,大家長期堅持,從未懈怠。”澤庫縣公安局副局長仁青才吉目睹這一場景,不禁感慨萬分,“正是通過這樣一次次深入基層的宣傳,逐步提升了百姓的生態保護意識,凝聚起全民守護家園的廣泛共識。”
在仁青才吉看來,澤庫縣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團結為生態保護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石。“我們的民警隊伍也是由多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在工作中相互協作、相互支持。少數民族民警可以利用語言優勢和民族文化背景,更好地與當地少數民族群眾溝通交流。我們還培養了一批來自不同民族的生態管護員,他們熟悉當地的地形、風土人情,能夠配合我們開展工作。”
仁青才吉始終記得和當地百姓一起救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胡兀鷲的場景。去年,堅贊尼瑪在巡護草原時看到一只體型龐大的鳥在地上艱難地撲騰著,它的翅膀耷拉著,鮮血染紅了周圍的羽毛,顯然是受了重傷,無法飛行。
多年來,縣森林警察大隊頻繁深入基層開展生態保護宣傳。那些生動的案例、真摯的講解,早已在堅贊尼瑪心中種下了生態保護的種子。而且,在長期宣傳過程中,警民之間構建起了緊密且高效的合作機制。所以,堅贊尼瑪沒有絲毫猶豫,迅速掏出手機,撥通森林警察大隊的電話。
沒過多久,警察就趕到現場。仁青才吉和同事小心翼翼地靠近受傷的大鳥,一邊輕聲安撫,一邊用手機記錄下受傷情況和現場畫面,及時將這些資料傳送給青海省野生動物救助繁育中心,尋求專業的遠程指導。
專家們仔細辨認,確定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胡兀鷲。事不宜遲,他們立刻安排車輛前來,將胡兀鷲接回進行全方位、精細化的治療。

就像仁青才吉所說:“救助胡兀鷲,就是民族團結與警民一心的最好見證。正是由于不同民族的力量匯聚在一起,這些珍貴的生命得到了及時救助。”
在日常下鄉走訪巡護中,仁青才吉和隊員們在多禾茂鄉秀恰村還發現了多杰老人和他的“金灘鳥島”。多杰老人家的地塊生態良好,引得許多鳥兒在此停留、嬉戲,這里逐漸成為一個濕地鳥島。
平日里,森林警察大隊通過多次與多杰老人一起通過望遠鏡熟悉野生鳥類種類、一起巡護、一起拾撿濕地垃圾等方式,對鳥類棲息地進行保護。
“在一次巡護中我們發現,因濕地內部沒有防止水源流失的設施,加之野狗、野狼、狐貍等野生動物大量出沒,對棲息的野生鳥類的日常生活造成威脅。”仁青才吉回憶。
之后,森林警察大隊積極與當地林業部門銜接,通過放置沙袋封堵水源流失口,拉設網圍欄防止野狗、野狼侵襲。并協調相關部門,為這片鳥島設立生態保護標識,定期組織警員協助多杰老人引導游客文明觀鳥。
仁青才吉十分關心多杰老人,不僅為老人送去了高倍望遠鏡,方便他更好地觀察鳥類,還貼心地準備了厚實的防寒服,讓老人在冬日巡護時也能感受到溫暖。得知老人身體不適時,仁青才吉還不辭辛勞地為他尋醫問藥。正是這種民族團結的力量,讓他們攜手為野生鳥類打造了一個寧靜祥和的生活環境。
在仁青才吉和森林警察大隊的不懈努力下,越來越多的群眾主動參與到生態保護行動中來,不同民族的人們不分彼此,攜手守護著這片土地。
如今的澤庫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面隨處可見。生態好了,各族人民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共享生態紅利。而這一切,都源于民族團結匯聚起的強大力量,它就像一條堅韌的紐帶,將所有人緊緊相連,共同守護著澤庫的綠水青山,讓生態之美在團結協作中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