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資本市場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中長期資金是維護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要加快打通商業保險資金、企(職)業年金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堵點。
作為國有控股的大型金融機構,新華保險管理商業保險資金、企業職業年金等超萬億元,是中長期資金的持有代表。公司從政治和全局高度深刻認識落實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重要意義,用一系列實際行動做好表率,堅定履行“耐心資本”責任,積極支持資本市場發展。
前瞻布局 做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先行者
2025年1月,新華保險積極響應國家六部委《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要求,宣布舉牌杭州銀行,切實發揮國有金融企業領頭雁作用,堅決當好長期資本主力軍。
公司表示,看好中國銀行業以及杭州銀行的長期發展前景。投資杭州銀行,新華保險可以通過配置紅利資產優化資產配置,增加長期股權投資底倉資產,促進銀保業務協同,增強公司在金融服務領域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升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全面助力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
2024年,新華保險還通過舉牌國藥股份、上海醫藥,不僅加強了公司在醫養產業方面的布局,也彰顯了全力服務資本市場穩健發展的決心。
勇于擔當 做長期投資改革試點的先鋒隊
2025年3月,金融監管總局批復新華保險等5家保險公司開展長期投資改革試點,規模為600億元,顯示出對新華保險長期堅持價值投資理念的認可。
不僅如此,新華保險還是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的首批機構之一。2024年,在金融監管總局指導下,新華保險聯合相關機構發起設立鴻鵠基金。截至2025年3月初,該基金已投資落地500億元,主要投向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實現了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的綜合動態平衡,為保險資金踐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作出了表率、積累了經驗。
創新方式 做澆灌實體經濟沃土的動力源
除了直接投資股市,新華保險還通過多種方式運用“長錢”,當好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為實體經濟注入更加精準、更加有力的金融“活水”。
2024年底,新華保險與有關機構聯合中保投資公司設立智集芯基金,成功受讓上海國際集團持有的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份額,以S基金方式支持國家核心戰略發展。
同時,新華保險積極投資北京中科創星硬科技基金,支持國家半導體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企業發展。
2025年,新華保險投資農業銀行綠色債券3億元,募集資金全部用于清潔能源、節能減排、生態保護等領域的綠色產業項目,推動經濟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投資北京銀行小微債2億元,募集資金全部用于發放小型微型企業貸款,推動普惠金融領域投資,有利于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增強企業運營活力與市場競爭力。
穩中有進 做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的優等生
在落實國家戰略要求、服務資本市場穩健發展的同時,新華保險自身業績也實現了快速增長。
根據公司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達到239.58億元至257億元之間。與2023年度相比,這一數字預計將增加152.46億元至169.88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75%至195%。公司表示,受2024年國家一系列重大政策利好等因素影響,資本市場回暖上漲,使得2024年度投資收益同比實現大幅增長,同時疊加保險業務結構優化和規模增長,最終實現了2024年度凈利潤同比較大增長。
另據新華保險2025年最新保費公告,今年1-2月,公司累計原保費收入超500億元,同比增長29%。公司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渠道基礎管理,績優人力帶動業務增長,改革創新紅利逐步釋放。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新華保險將始終牢記金融國企使命,全力落實中長期資金入市,增強核心功能,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展現責任擔當,書寫保險業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