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人勤春早至,奮進正揚帆。從招商引資的熱潮涌動,到項目落地簽約的碩果累累,再到重大項目開工建設的如火如荼,春天里的青海,正迸發出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從關鍵詞“招商引資”中看開放進取的青海
招商引資,作為驅動地方經濟躍升的關鍵引擎,正引領青海邁向更加開放與進取的新征程。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海西州招商引資目錄導引》為引領,精心規劃涵蓋11大類、108個項目。鹽湖資源、新能源、裝備制造、新材料、循環經濟等是海西的重點優勢特色,如今也成為海西創新招商方式、強化資源招商的優勢,海西將自身的清潔能源、礦產資源優勢與省外的產業、資金、技術、市場緊密融合,以此不斷吸引領軍企業的入駐。
當前,隨著傳統產業的深度轉型與新興產業的加速崛起,青海的招商引資工作正步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向“新”而行,已成為招商引資的重要考量,西寧開發區發布的《2025年重點項目計劃清單》,便是一個生動的例證。該計劃清單涵蓋了325個重點項目,其中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經濟等產業項目占比高達近75%,展現出了青海在新興產業領域的廣闊發展前景。
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青海的策略也在不斷創新與調整。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推出《同仁市招商引資項目“第一引薦者”獎勵辦法(試行)》,而果洛藏族自治州則通過召開招商引資工作推進會,明確招商引資目標與方向。
立足產業布局藍圖,全省各地紛紛瞄準重點領域,通過延鏈補鏈強鏈,打造引資新辦法。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和實施,不僅提高了招商引資的精確性和有效性,同時各地因地制宜招引新興產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全省上下還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構建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放寬市場準入限制,優化企業服務流程,不斷提升招商引資落戶企業的獲得感與滿意度。
如今,青海正以更加開放與進取的姿態,借“招引東風”繪制“產業鏈宏偉藍圖”。
從高頻詞“項目簽約”中見證動能澎湃的青海
“借此東風,我誠摯邀請各位新老朋友做西區招商的‘合伙人’‘代言人’,與我們共享機遇、共謀發展,共創未來。”日前,在西寧市城西區2025年招商引資首批集中簽約活動的熱烈氛圍中,這一邀請擲地有聲。在此次活動中,城西區與多家智庫、企業成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達成8個招商引資項目,簽約總金額高達15.5億元,成果斐然。
成績背后,正是城西區運用產業鏈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種創新模式,全方位、多維度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的生動寫照。近年來,城西區堅持“精準化”招商,提升招商效率;強化“專業化”能力,增強招商實力;秉承“生態化”理念,保障招商質量,不斷推動區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走進海東工業園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工業園,春意雖寒,但建設熱情卻如火如荼,總投資4.5億元的青海亞太輕合金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綠電高端鋁基材料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該項目是民和縣借助東西部協作優勢,經過多次面對面洽談、點對點溝通,成功引進的優質項目。
發展靠投資,投資靠招商。近年來,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在招商引資領域取得豐碩成果。按照“四個一”原則,構建全城、全員、全產業、全方位招商引資“一盤棋”大格局,落實“一事一議”高效機制,建立全周期服務體系,以優質營商環境推動重點招商項目在民和大地高效落地、開花結果。截至目前,今年民和縣已成功簽約總投資31.47億元的3個重點招商項目,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好消息頻傳——海東市綠色算力產業集中簽約暨推介活動中,共簽訂2份長期戰略協議、4份框架協議及6份項目投資協議,意向投資總額高達140億元;海北州已簽訂總投資20.8億元的熱水產業園區無人機試飛基地及智算中心項目協議,并與四川省自然資源投資集團達成合作意向;海南藏族自治州已成功簽約90億元的合作協議……這些簽約項目涵蓋了綠色能源、文化旅游、特色農牧業等多個領域,展現了青海巨大的發展潛力。
源源不斷的項目簽約背后,是青海與投資者的雙向奔赴和共贏合作。回顧開年青海的經濟答卷,多個大項目的落地簽約無疑為青海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這些輝煌成果不僅實現了“開門紅”,更為下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核心詞“熱火朝天”中看到干勁十足的青海
一年之計在于春,實干篤行開新篇。在廣袤的青海大地上,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地展開——
2月16日,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年新簽約的5個重點項目第一批集中開工;
2月26日,柴達木格爾木東沙漠基地電源項目在格爾木市開工;
3月15日,在海南州全球最大的塔拉灘光伏產業園內,國能青豫直流二期10萬千瓦光熱項目同樣傳來捷報,23000面定日鏡已安裝到位;
3月16日,在中廣核德令哈100萬千瓦光熱儲一體化項目的20萬千瓦光熱儲能建設現場,吸熱塔巍峨聳立,主廠房等主體結構已順利完成封頂,定日鏡的安裝進度更是勢如破竹,預計將于5月份全面竣工;
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重點項目建設也在爭分奪秒地加速推進,2025年海北州共有9項項目被列入省級重點項目清單,年度計劃投資高達16.2億元……
重大項目“競跑”春天里,到處都是此起彼伏的大型機械作業聲,如同經濟引擎發出的隆隆轟鳴,為青海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為了確保重大項目的順利推進,全省各地統籌謀劃儲備、積極爭取資金、精心調度項目、強化服務保障,全力趕工期、抓進度、搶時間、保質量。
從熱點詞“促進消費”中看到活力無限的青海
年初,青海率先垂范,發布《青海省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為全省消費市場的繁榮與發展指明方向。在此背景下,玉樹藏族自治州充分利用藏歷新年這一消費旺季,推出以“提振消費熱情,同慶藏歷新年”為主題的系列促銷活動。
這場旨在激發市場潛能、促進消費增長的活動,在政府的有力引導、市場的靈活調節、民生需求的精準對接以及數字技術的創新融合下,投入了19萬元的促消費資金,成功撬動了超過140萬元的消費增長,惠及民眾超2萬人次。
為了確保活動的順利推進與高效實施,玉樹州構建“州縣聯動+政企合力”的雙軌運行機制,并制定了周密的實施方案。中國石油玉樹分公司、玉樹家家樂超市等18家商貿企業積極響應,并緊貼節日消費的熱點需求,在米面糧油、蔬菜水果、日用百貨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出行消費領域,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滿減、打折等讓利活動,讓民眾在享受節日氛圍的同時,也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此外,玉樹州還創新性地運用了“微信掃碼領券”的方式,向民眾發放了3700余張惠民消費券,以直減優惠的形式直接惠及民眾,這種“小資金撬動大消費”的策略,不僅極大地激發了民眾的消費熱情,更顯著拉動了玉樹州的消費市場。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投資于人”是一個新詞,也是一個很有民生溫度的詞,當經濟政策的著力點更多地向惠民生、促消費方向傾斜,才能實現以發展強民生促安全,促進服務消費提質惠民,形成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
在持續深化政策引導與市場機制的融合中,玉樹不斷加大對民生需求的關注與滿足,積極探索數字技術在消費領域的應用與創新,這一成功實踐為全省各地如何提振消費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啟示。
(記者 李慶玲 執筆;李延平 陳俊 洪玉杰 丁玉梅 公保安加 李興發 程宦寧 馬振東,通訊員 馬芳 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