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3月13日,青海綠算云產品發布的消息被多家媒體報道,持續“刷屏”。
為何引起高度關注?是因為這是全國首個基于云計算調度的全國產化大規模綠色算力服務產品,重要價值不言而喻。
“相較于傳統云服務,青海綠算云具備兩大獨特優勢:零碳屬性和成本競爭力。”聯通(青海)綠電智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守龍充滿信心地講述:“這項產品不僅是新型服務型產品,更是青海實現‘綠電價值倍增’的戰略性載體。”
事實上,這并不是中國聯通首次“刷屏”。在青海綠算云產品發布前兩個多月,一個項目的成功點亮,展示出中國聯通助力青海綠色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為。
1月16日,中國聯通·阿里云萬卡綠色算力項目在西寧點亮,將為全國智慧城市、數字政府、互聯網、教育科研、醫藥健康、智能終端等通用領域服務,為青海數字鹽湖、數字清潔能源、數字天文、數字文旅等特色領域提供海量高效的算力服務。
“中國聯通·阿里云萬卡綠色算力項目,是央企聯合國內頭部互聯網企業首次在青海發布的綠色算力產品,同時也是國內首個基于云計算調度的大規模智算集群。”郭守龍說。
作為國內首個全國產化云計算調度的大規模智算集群,該項目全面采用國產技術與設備,在核心的GPU環節,實現國產化率100%,徹底擺脫對國外技術的依賴,保障了算力集群的自主可控性,為國家信息安全筑牢根基。

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園。 才讓東珠 攝
“項目選址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園,充分結合青海豐富的清潔能源資源,數據中心PUE為1.17,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并憑借出色的綠色節能表現,連續兩年入選國家綠色算力認證。”在郭守龍看來,這一項目的落地讓青海在綠色算力發展領域實現了“疾馳”,是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一筆。
那么,如何加速把綠算優勢轉化為新質生產力,創造更多新的經濟增長點?
“融合發展!”郭守龍回答道:“青海綠算云產品主要賦能青海特色產業‘算力+綠色轉型’,如產業‘四地’;‘算力+產業協同’,如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園;‘算力+民生服務’,如醫療、教育等。”
綠算與產業的深度融合,不僅是技術升級的必然選擇,更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構建出向“智”加“數”的全新圖景。

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園運維人員查看設備運行情況。 王菲菲 攝
“打造文旅‘數字大腦’,歷時五年建成青海省數字文旅大數據平臺,構建‘一核四輔八平臺N應用’體系;創新高原‘智慧牧場’模式,在甘德縣落地生態畜牧業大數據平臺,推動傳統畜牧業向綠色有機智慧化轉型;創新鹽湖產業‘智造引擎’,推進鹽湖產品標識解析項目與5G智慧園區建設;點亮‘東數西算’綠色標桿,高標準建設中國聯通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園……”郭守龍向記者一一羅列中國聯通在青融合發展的成果。
當然,高質量融合發展的背后離不開中國聯通的潛心布局。在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園的展示大廳,數字化元素無處不在,以科技藍為底色的電子屏幕標語布滿在展示墻上,占據了整面墻的弧面大屏幕上,顯示著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園整個布局的三維實景圖……
“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園是集中化、規模化、綠色環保的新一代智算中心,以高標準、高質量、低能耗為目標,占地共約5.33公頃(80畝),建設擁有標準機柜9700架、互聯網網絡帶寬資源3600G、算力能力達6500PFlops的綠色算力產業基地。”郭守龍說。

工作人員日常監控設備運行情況。 王菲菲 攝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園四期建設中,中國聯通與全球光伏行業領軍企業天合光能戰略合作,成立“電算融合應用創新中心”,通過課題研究、項目合作等方式,共同研究并推廣一批具備標桿效應的綠色算力與綠色電力融合應用。去年12月,中國聯通/天合光能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微電網項目開工建設。
“中國聯通堅定支持和服務保障青海發展綠色算力產業,高標準建設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園,致力于打造成為綠色算電協同發展的展示窗口和綠色算力產業樣板。我們正通過‘以算引電、以電促算’的閉環模式,推動青海從‘能源輸出大省’向‘綠算服務強省’跨越,為全國‘雙碳’目標貢獻高原智慧。”郭守龍說。
如今,這篇向“新”求“質”、以“新”促“質”、逐“新”增“質”的文章,正不斷書寫新的篇章……未來,中國聯通將圍繞網絡向新、技術向新、服務向新,進一步發揮自身技術、資源、人才、市場等優勢,助力青海綠色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形成產業集群效應,為青海乃至全國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實現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