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半個月,84歲的鄭永芳家里就會迎來兩位特殊的客人,她們會幫助這位獨居老人洗衣服、打掃衛生、按摩,也會熟絡地坐下來,陪她聊聊天。“我們的服務都不用老人們掏錢,政府已經買過單了!”來自青海省海東市互助互相家政集團有限公司家政人員魏國英說。
隨著老齡人口的增長以及社會人口結構的變動,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家庭結構日趨小型化,傳統的家庭養老功能弱化,社會養老能力不足。面對巨大的養老需求,傳統的養老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我國的養老需要。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買單,家政上門”這一養老實踐,是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的一個縮影,為解決居家養老服務難題提供了幫助,可謂是多贏之舉。
老有所養、老有所安是幸福之基。如上述的鄭永芳老人,每月能享受到家政人員至少兩次的上門服務。這種服務模式讓老年群體足不出戶享受到了專業化、高質量、零距離的貼心服務,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子女的養老壓力,子女可以更安心地工作,家庭關系也更加和諧。當人們看到政府給老年群體提供更多關愛,營造出尊老、愛老、助老的濃厚氛圍,會鼓勵更多人參與到關愛老年群體的行動中來,共同為老人創造一個溫馨、和諧、幸福的晚年生活環境。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從放寬準入、減少限制、優化監管等方面入手,擴大健康、養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務供給。這一政策的出臺,標志著家政服務業將步入一個多元化、專業化的發展階段。家政服務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家庭保潔、烹飪等基本服務,而是向健康管理、養老照護、嬰幼兒照料等更高層次的服務延伸。政府將加大對家政服務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其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提升服務質量,拓寬服務領域,為民眾提供更加全面、專業、貼心的服務。政府購買服務將需要家政企業更多的服務人員來滿足需求,從而為社會創造了新的就業崗位,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有助于促進社會公平與和諧。
人生沒有停靠站,現實永遠是一個出發點。讓我們共同期待,“政府買單,家政上門”的家政服務業在新政策的引領下,為老年人的美好生活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