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3月19日,對37歲的鳥生軍來說,是難忘的一天。這天,他身著正裝,帶著5個月的履職成績來到西寧市到村任職大學生村黨組織書記擂臺比武現場。
“去年12月,我們村實現了村內道路黑化項目申報審批;今年1月,我們實施了天然氣入戶項目;2月,我們舉辦了村BA暨迎三八籃球邀請賽等文化娛樂活動……接下來,我們還打算聯合片區5個村打造‘小拉沙’農產品品牌,培養出一批新農人,拓寬群眾的致富路。”擂臺比武現場,鳥生軍驕傲地說。
鳥生軍是湟中區攔隆口鎮民族村人。3月,是他上任民族村黨支部書記的第5個月。5個月來,鳥生軍迷茫、彷徨過,但他慶幸自己堅持了下來。
民族村位于攔隆口鎮政府以西3公里處,屬淺腦山村,常住人口1007人,村集體經濟收入以光伏分紅和集體設備出租為主。出生在民族村的鳥生軍,大學畢業之后一直在外創業。2019年,他創辦了鳥家大院。2020年,他又開辦了青海伊恒餐飲有限公司。
在外創業多年,鳥生軍漸漸從員工成為了老板,可他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成為村黨支部書記。“在外拼搏這么多年,我總感覺內心缺點什么,總想回來為村里做事,卻又不知道從何入手。”去年,家鄉呼吁廣大大學畢業生回村建設,鳥生軍看到了機會,通過選聘成為了民族村的黨支部書記。
初任村黨支部書記時,鳥生軍很迷茫。“之前從沒接觸過黨務、村務,一天要干點什么也不清楚,每天都很恐慌,也很焦慮,那段時間我一度懷疑選擇的這條路是否正確。”鳥生軍說。
當鳥生軍不知道如何干接下來的工作時,湟中區委組織部印發《湟中區新任大學生到村任黨組織書記履職能力提升“五項工程”實施方案》,通過定期開展業務培訓、選派導師幫帶、村鄉聯點結對、書記定期座談、撰寫村情產業報告等一系列措施,不斷提升到村任職大學生的綜合能力。
此外,民族村原黨支部書記和包片領導也及時相助,在他們手把手的指導下,鳥生軍很快適應了工作節奏。“要激發村里黨員、群眾參事議事的熱情,積極動員黨員和群眾代表參加村里的會議并踴躍建言獻策,讓他們成為村莊發展的主力軍。”工作中,鳥生軍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他召開黨員、群眾代表大會,商討并確定了常態化開展環境衛生清掃制度和定期開展衛生評比活動等具體措施,在修訂村規民約環節,引導村民各抒己見,就鄰里關系、移風易俗、愛護公共設施、村容村貌等方面討論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
征求村民的意見后,鳥生軍把全村按巷道劃分成18個網格,每個網格安排一名黨員,再搭配一名群眾代表,讓他們當網格管理員,負責定期走訪網格里的住戶,詢問群眾在生活、生產上的困難,網格長牽頭召集網格區域內村民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安全生產排查、環境衛生整治,防汛防災等工作。通過創新工作方法,提高了村黨組織的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黨員和村民對他的認可度越來越高。
3月19日的西寧市到村任職大學生村黨組織書記擂臺比武中,鳥生軍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獎勵,獎金5000元,他知道這份獎勵不僅是給他的,也是給民族村的。“我打算將獎金回饋給村莊和村民,讓民族村兩委和村民一起分享這份喜悅。”鳥生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