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3月21日,在西寧海關和機場海關的全力協助與支持下,來自海東市樂都區的首批92噸馬鈴薯,跨越萬水千山,經霍爾果斯口岸發往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標志著樂都馬鈴薯產品首次打入中亞市場。
樂都區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平均海拔約2000米,獨特的地理位置為馬鈴薯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尤其是樂都北山地區,地勢高、氣溫低、環境無污染,年日照時數超過2600小時,延長了馬鈴薯的生長周期,造就了“樂都馬鈴薯”淀粉含量高、儲存周期長、口感粉糯沙滑的卓越品質。多年來,樂都區持續優化馬鈴薯產業布局,在南北兩山海拔2700米以上的冷涼地區,建立了以“樂薯1號”“青薯9號”“青薯10號”為主栽品種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生產基地。目前,該基地年繁育脫毒苗達130萬株,生產微型薯220萬枚,優質馬鈴薯種薯年產量達7萬噸,創造經濟效益超億元。
去年,樂都區馬鈴薯種植面積約14447公頃,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40%,產量達53.5萬噸,產值達6.1億元。馬鈴薯產業已成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支柱。經過多年發展沉淀,樂都區已形成集腦山地區脫毒種薯繁育、淺山地區商品薯規模種植、川水地區雙膜馬鈴薯種植、銷售和加工于一體的產業發展格局,為打造“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創新先行區”,推動“金蛋蛋”走出國門奠定了基礎。
據悉,此次樂都馬鈴薯出口吉爾吉斯斯坦的外貿訂單首批簽約1000噸,是“青貨出海”戰略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助力高原特色農產品“走出去”的典型示范。這一成果得益于樂都馬鈴薯自身過硬的品質,也離不開樂都區委、區政府及西寧海關的積極推動,精準把握吉爾吉斯斯坦市場對馬鈴薯需求持續增長的機遇。目前,樂都區正計劃進一步擴大出口規模,不斷提升“樂”字號農特產品在吉爾吉斯斯坦及周邊國家市場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