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設分公司于1999年青海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后設置,現有員工112人,平均年齡33歲,是一支充滿朝氣與干勁的團隊,主要承擔黃河公司水電和新能源電站的開發建設、專業化管理、人才培養等任務。先后榮獲青海省五一勞動獎狀、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授予的“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2024年,被評為集團公司先進集體。
二十六載扎根高原,清潔能源閃耀山河
回首工程建設分公司成立以來的26年,一代又一代建設者扎根青海高原,以無畏的勇氣和卓越的智慧,于萬頃波濤間建高壩、安狂瀾,在黃河之畔相繼高質量完成公伯峽、拉西瓦、積石峽等一批享譽國內外的水電工程,以及龍羊峽水光互補一期、海南州特高壓1300兆瓦風電場等合計1149萬千瓦的清潔能源項目建設任務,創造了中國水電和新能源建設領域多項新紀錄。
從2004年建成國際上首次開展大型豎井式水平漩流消能工技術研究應用的公伯峽水電站,到2009年在“太陽照不到的地方”建起黃河上大壩最高、裝機容量最大、建設難度最大的拉西瓦水電站,再到2020年參與建成當時全球一次性建成投產容量最大、最短時間建成的“青豫直流”配套電源項目,工程建設分公司追逐綠色能源的腳步從未停歇。
2024年年底,振奮人心的捷報再次從母親河上傳來,由工程建設分公司負責建設的羊曲水電站工程120萬千瓦全容量投產,實現“一年三投”,黃河之上再次鑲嵌上了一顆璀璨的綠色明珠,將巴顏喀拉山奔涌而來的黃河水,轉化為造福億萬人民的綠色動能,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作出積極貢獻。
打破“不可能”
羊曲水電站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與貴南縣交界處,安裝3臺40萬千瓦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于2024年12月26日實現120萬千瓦全容量投產發電。“回顧電站的建設歷程,用波折、艱難、艱辛來形容毫不為過。”工程建設分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楊云峰說,大家揮汗如雨、夜以繼日奮斗的畫面一幕幕仿佛近在眼前,而萬千艱辛中“一年三投”目標的實現,更是在“不容易”中創造了“了不起”。

復工后逢新冠疫情暴發,人員、施工機械、建設物資進場困難巨大;項目地處高寒高海拔缺氧地區,建設環境復雜惡劣,施工安全質量和進度保障挑戰巨大;生態環保嚴要求處于同類型水電站之最;汛期開展庫區下閘蓄水業內少有……困難與挑戰如影隨形,每一項都考驗著建設者的勇氣、毅力與能力。
“困難難不住、壓力壓不垮”是這支“鐵軍”給出的答案,他們聯合各參建單位邊建設、邊探索、邊調整、邊優化,三年的時間,大大小小的現場溝通會開了上千次,主要領導和技術骨干常年不休,蹲守現場及時協調解決問題,確保最優的施工方案和最優的施工效率。
從2021年12月26日羊曲水電站開工建設,到2024年8月成功下閘蓄水、12月26日三臺機組全容量投產發電,歷經1096天的卓絕努力,黃河公司擁有的裝機百萬千瓦級水電站突破至6座,形成黃河流域11座大中型梯級水電站串聯的“水電走廊”,可實現“1滴水發11次電”,為國家清潔能源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也為中國水電事業書寫了輝煌的一筆。
創生態“典范”
羊曲水電站地處黃河上游干流河段,工程建設分公司深諳這里既是生態資源的寶庫,又是生態安全的屏障。三年建設期里,他們將生態保護優先的原則貫穿于電站建設的每一個環節,環境保護靜態總投資占到項目總投資的近13%,讓“綠色”成為羊曲水電站最亮麗的“底色”。

為保護好電站周邊區域水、陸生態,工程建設分公司下足了“繡花功夫”,對陸生植物采取移植和就地保護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保護;設計建設臨時、永久性生態放水洞和進水口前擋墻等設施,保護黃河干流水生態環境;建設DH高效污水凈化處理系統,實現生產污水“零排放”;對水生魚類,設計過魚通道和增殖放流站,讓魚兒“坐電梯”實現壩前壩后魚類基因交流……
“在施工過程中,我們采用移動式光伏電源作為部分臨時施工電源,采用換電重卡代替部分燃油運輸車輛,減少化石能源使用,降低了碳排放,有效推廣了綠色施工理念。”工程建設分公司工程部副主任張國盛說,“我們還在羊曲水電站建設了目前黃河上游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最先進的魚類增殖放流站,每年可增殖放流厚唇裸重唇魚、極邊扁咽齒魚、黃河裸裂尻魚等6種土著魚類37萬尾,實現增殖放流魚類資源的補償和保護工作。”
與其他建設者一樣,三年建設期內,張國盛與家人團聚的天數屈指可數,被高原紫外線曬得黝黑發亮的皮膚,述說著日夜兼程的不易,也成就了新一座水資源開發建設和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相得益彰的“典范”工程。
樹精品“標桿”
創新是融入工程建設分公司干部員工骨子里的基因。自羊曲水電站開建以來,他們堅持以“開挖就是雕刻,澆筑就是雕塑,安裝就是藝術”為施工原則,以理念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為精品賦能,工程建設和機組安裝質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多項創新成果和建設指標刷新我國水電建設紀錄,榮獲青海省建筑業協會綠色建造三星級評價。

精在“壩型創新”,羊曲水電站大壩在國內首創鑲嵌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新壩型,實現面板混凝土澆筑不分期,減少岸坡趾板開挖量約5萬立方米,大幅節約了工期;精在“施工效率”,無人駕駛自動攤鋪碾壓施工技術、廠房液壓攀升整體模架技術、泄洪洞進水塔門槽一次成型技術等“四新技術”應用,顯著提升施工效率;精在“安裝質量”,開展全自動定子疊片測量技術研究及應用科技項目,3臺機組的定子和轉子焊接質量均一次合格、探傷和電氣試驗一次性通過……
數據顯示,羊曲水電站開挖工程驗收合格率100%,混凝土工程驗收合格率100%,大壩最大累計沉降量405.5毫米,僅為壩體高度的0.27%左右,總滲流量只有37升/秒左右,沉降量和防滲效果居同類型水電工程前列。
在黃河公司加快智慧場站建設的戰略引領下,工程建設分公司還將“AI”、數字孿生等新技術融入羊曲水電站建設,通過集成電站前端感知設備與智能網絡,開發了監測管理、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巡檢、運行管理、多系統聯動等一系列智能應用,未來可以讓水電站像人一樣擁有“感官”“神經”“心臟”和“大腦”,實現水電站自主決策、自動運維,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
黃河之水川流不息,大國工程綠能澎湃。工程建設分公司全體干部職工一步一個腳印,讓羊曲水電站猶如母親懷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巍然屹立于黃河上游,不僅可為近148萬個家庭全年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電能,也為推動集團公司“均衡增長戰略”和黃河公司“2030再翻番”奮斗目標實現注入了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