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2月18日,青海省氣候中心發布《2024年黃河青海流域氣候年報》,詳細分析“中華水塔”核心區氣候狀況,揭示六項重大氣候事件。報告指出,2024年黃河青海流域氣候異常顯著,氣溫突破歷史極值,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對區域生態安全、農牧業生產及能源供應構成多重挑戰。
黃河青海流域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面積約15.3萬平方公里,涵蓋黃河源頭(約古宗列曲、卡日曲)、龍羊峽以上干流及湟水、大通河等支流。該區域氣候具有高寒干旱、晝夜溫差大、季節性差異顯著等特點,其氣候條件對黃河流域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水資源保障、經濟發展和氣候變化響應具有重要意義。2024年,黃河青海流域年平均氣溫達3.9℃,較常年偏高1.1℃,為196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高值。四季氣溫均偏高,其中秋季升溫幅度最大,部分地區單日氣溫波動超15℃,寒潮站次達近5年峰值。
全年降水量525.0毫米,較常年偏多19%,但季節分布失衡——夏季降水偏少,春、秋、冬季分別偏多23%、31%和18%。9月3日至5日,流域遭遇有記錄以來最強暴雨,多地24小時降水量突破100毫米,引發山洪及地質災害。
六大氣候事件分別為,農業區首場透雨出現時間普遍偏早;5月下旬出現歷史同期最強高溫天氣;夏季黃河青海流域連陰雨異常頻繁;8月多地出現氣象干旱,農牧業受影響;9月3日至5日出現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暴雨;秋季氣溫變化幅度大,寒潮站次為近5年最多;另外,年內還發生了暴雨洪澇、冰雹、雷電、大風、雪災、低溫冷害、地質災害等極端天氣事件,造成不同程度損失。
《2024年黃河青海流域氣候年報》的發布,為科學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重要依據。未來,青海省氣象部門將繼續加強氣候監測和研究,為黃河流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