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 報道)2月19日,中國移動(西寧)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基地在青海省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開工建設。項目的落地,標志著青海在落實國家“雙碳”戰略和“東數西算”工程上邁出關鍵步伐,為區域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應用及孵化基地”“高原地區算電融合產學研用孵化基地”“梧桐大數據應用孵化基地”“AI創新賦能及deepseek模型應用孵化基地”落地算力中心。

嘉賓為項目奠基。
作為青海省2024年重點建設項目,該基地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青海公司與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攜手打造,總投資超7億元,占地面積51畝。項目以“綠色能源+智能算力”雙擎驅動,通過液冷技術、智能母線、間接蒸發冷卻等創新方案,構建西部首個全棧綠色算力基礎設施,建成后將形成2000PFLOPS的智能算力規模,并具備擴展至十萬卡級算力集群的潛能。
“這是青海踐行‘算電融合’發展戰略的里程碑。”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負責人表示,項目通過“綠色電力直供+智算中心”的創新模式,將青海富集的清潔能源優勢轉化為數字經濟發展動能,為工業數字化轉型、零碳產業園建設提供核心支撐。特別在智慧鹽湖、生態監測、清潔能源管理等特色領域,基地將助力打造差異化競爭力。
技術突破方面,該基地開創性構建“三鏈融合”體系:通過綠電智算產業鏈整合清潔能源與數字技術,依托創新鏈實現算力算法協同突破,借助信創鏈構建國產化算力生態。目前已吸引青海民族大學、中移信息等多家機構共建四大孵化基地,涵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高原算電融合研究、大數據應用及AI模型開發等領域。
“我們正以‘保姆式’服務護航項目建設。”南川工業園區管委會項目專班負責人介紹,通過建立全周期服務機制,已協調解決電力配套、土地平整等關鍵問題,確保項目年內完成一期工程。建成后的智算中心將具備智能母線供電、液冷散熱等六大創新系統,PUE值控制在1.2以下,樹立高海拔地區綠色數據中心能效新標桿。
中國移動青海公司負責人透露,基地將重點打造三大能力中樞:構建覆蓋政府治理、城市安防、生態環保的智能應用場景矩陣;搭建國產大模型訓練推理平臺;建設輻射西北的公共算力服務平臺。預計每年可帶動超百家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形成數十億級數字產業集群。
在“東數西算”國家戰略背景下,該項目的實施為西部地區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創新樣本。通過綠電消納與算力供給的精準匹配,基地將探索形成可復制的“青海經驗”,為全國綠色算力產業發展貢獻高原智慧。隨著二期工程的規劃推進,這里有望成為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智算樞紐,為數字中國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