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們正表演精彩藏戲。欒雨嘉 公保安加 攝
新春藏戲熱。非遺中心供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春節期間,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的年味濃郁得化不開。2月1日,在黃南州藏戲傳習中心,黃南州民族歌舞劇團為當地群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金城公主》藏戲表演。現場座無虛席,人們滿懷期待,等待著這場文化大戲拉開帷幕。
表演開始,藏戲獨特的唱腔響起,演員們身著華麗厚重、色彩斑斕的藏戲服飾登場。現場鼓撥聲交織,演員們的唱詞和念白抑揚頓挫,講述著金城公主為促進漢藏文化交流、促進民族團結做出的卓越貢獻。
“這藏戲可太精彩了!過年就盼著能看這么一場,演員們靈動的舞蹈和深情的吟唱,將人物的情感與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他們唱得好、演得好,這樣的春節才有文化味兒!”家住隆務鎮的居民央金卓瑪從小就是不折不扣的“戲迷”,觀看藏戲已然成為她過年必不可少的文化娛樂項目。
“演員們的功底太扎實了,一招一式都透著對傳統的敬畏之心,這才是過年該有的熱鬧勁兒!”家住西寧的張燦輝也帶著父母專程來到同仁市觀看演出。他感慨地說:“父母特別喜歡藏戲,今年過年就想著專門帶他們來熱貢藝術的發源地,看一場原汁原味的藏戲,感受濃厚的民俗風情,過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新年。”
“演員們可太不容易了,這唱腔、這動作,沒個幾年的刻苦練習根本練不出來。感謝藏劇團,讓咱在春節能看到這么精彩的節目!”一位觀眾由衷地感嘆道。
演出結束,飾演金城公主的演員完瑪吉汗流浹背,卻顧不上休息,和同伴們交流著表演中的細節。“看到臺下觀眾的反應這么熱烈,感覺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完瑪吉談起與藏戲的“緣分”。她告訴記者,自小她就生活在藏戲的濃厚氛圍里,阿爸阿媽總是帶著她去看村里的藏戲表演,那色彩明艷的服飾、高亢悠揚的唱腔,都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稍大些,完瑪吉便拜老藝人為師,學習藏族民間舞、和酒曲、扎木念彈唱、藏戲唱腔等,后來有幸考入黃南州民族歌舞劇團,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全面學習踢腿、下腰、翻身等藏戲演員需具備的基本功。不僅如此,她還下足功夫深入研習藏戲中的經典劇目,反復揣摩角色的內心世界。
“這么多年,藏戲已經融入我的血液,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藏劇團的日子里,完瑪吉深刻體會到,藏戲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
自2009年起,黃南州著眼于黃南藏戲長遠存續,成立藏戲非遺中心,正式開啟黃南藏戲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承工作。藏戲非遺中心主任完么才旦介紹,中心對瀕危的藏戲劇目、鮮為人知的唱腔以及獨特的表演技巧進行搶救性記錄,構建起全面且精細的藏戲數字資源庫,防止這些文化瑰寶因傳承斷層而消逝。同時,積極修繕和維護與藏戲相關的歷史遺跡和文物,像一些古老的藏戲舞臺、傳統的戲服道具等,讓藏戲的歷史記憶得以存續。
為更好傳承藏戲,藏戲非遺中心還通過定期舉辦藏戲培訓班、藏戲藝術展演周等形式,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藏戲傳承人。
“每一年春節,我們都會精心組織開展藏戲展演、戲曲下鄉活動。想借藏戲為鄉親們送上新春祝福,讓大家在節日期間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讓藏戲這種古老而珍貴的藝術,能夠走進更多人的生活,融入時代發展的潮流。”完么才旦如是說。
在一場場深入鄉村的表演過程中,完么才旦看到老人們對藏戲的喜愛與認可,也欣喜地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對藏戲產生濃厚的興趣,主動走近這門傳統藝術。而且,在戲曲下鄉過程中,完么才旦從鄉親們質樸的話語和獨特的生活經歷中汲取到源源不斷的智慧和靈感,這些寶貴的養分進一步豐富了藏戲的表演內容和形式,讓藏戲這朵藝術之花綻放得更加絢爛多彩。
在完么才旦等人的積極推動下,全州專業劇團及民間藏戲團全力投入到藏戲展演、藏戲下鄉活動中,每年展演場次累計達到200多場。他表示:“如此大規模、高質量的展演活動,有力地確保了黃南藏戲這一珍貴文化遺產在新時代得以持續弘揚和傳承。春節期間,我們正著手通過線上直播、短視頻推廣創新藏戲傳播方式,讓更多人了解藏戲,使其在歲月長河中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