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江源觀察】科技為媒 融合有道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楊燕玲
發布時間:2025-01-13 07:24:07
編輯:何繼紅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國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創新工程項目結項名單,青海“優秀傳統劇目線上線下融合展演集成創新與應用示范”項目通過專家驗收,予以結項。該項目聚焦數字技術,創新突破傳統演藝的邊界,有效探索藝術經典線上線下融合展演新形式,為觀眾提供了便捷、多元的觀賞選擇,滿足了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如今,科技賦能已成為當前文化產業升級、提質的重要路徑。借助虛擬現實(VR)與增強現實(AR)等前沿技術,青海那些歷經歲月沉淀的優秀傳統文化,從現實舞臺轉移到手機屏幕,在更加廣闊的空間中大放異彩。像青海的傳統民間手工藝,過去只能在當地的小作坊或是集市上偶爾展現,如今通過精美的線上視頻、3D展示等形式,就能清晰地看到手藝人的每一個精巧動作,“觸摸”到青海傳統文化的溫度與質感,而融合理念也讓青海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如虎添翼。通過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相融合,把青海獨特的民俗文化融入創意文創產品之中,將文化元素用到日常用品上,如土族盤繡元素的抱枕、絲巾、飾品,用青海美食制作的冰箱貼等,人們在使用這些產品時,不知不覺就成了文化傳播的參與者。

  青海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地區,是唐蕃古道、絲綢之路南線的必經之地。青海擁有眾多的文化遺址,如柳灣文化、卡約文化和諾木洪文化等,這些遺址見證了青海地區從舊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文明發展;傳統藝術包括彩陶盆、熱貢藝術、卷軸唐卡、酥油花,各民族的傳統歌舞、服飾、節日,還有神話傳說、史詩、民歌……青海歷史文化資源豐厚,是可感可知、活態的文化,是我們非常寶貴的資源。從文化傳承發展的角度來講,通過科技賦能、融合發展的方式拓展了傳播渠道,讓青海優秀傳統文化的火種越燃越旺。

  有學者認為,一種文化的生命力不是拋棄傳統,而是如何繼承傳統、再造傳統。問題在于,對傳統文化繼承什么、批判什么,對優秀傳統文化轉化什么、發展什么。筆者認為,我們目前要做的就是如何將這些優秀傳統文化轉變為大家愛看、愛聽的新文化形態,讓更多人知曉這些文化瑰寶。通過不斷探索創新,持續優化傳播策略,對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樣才能讓青海的優秀傳統文化獲得長久的生命力。一是推進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數字化轉換,將各類物質和非物質文化資源數字化,轉換為文字、影像、音頻、視頻等便于傳播的數字資源。二是推進數字文化資源再生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大力發展“傳統文化+數字科技”,為青海優秀傳統文化的網絡傳播創造更多優質數字文化資源。

  優秀傳統文化只有融入當代人的日常生活,不斷適應當代人的生活實踐,才能展現其蓬勃生機和活力,只有滿足服務人民群眾生活的實際需要,才能彰顯其重要價值和魅力。一方面,加快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水平。目前智慧博物館在多地發展迅猛,青海也嘗試用新技術將文物活態化,讓文物更富生命力。我們在博物館內,還可以探索通過AR技術觀看歷史文物的制作過程,通過全息投影技術重現歷史場景等,讓人們通過多種感官來了解傳統文化,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另一方面,積極發展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通過交互式技術,將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相互融合,比如可以讓人們穿上傳統服飾,不僅能增強人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感知,也更能體會到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在沉浸式體驗中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

  在這條以科技為助力、融合為手段的傳播道路上,除了不斷創新傳播手段,更重要的是,讓年輕一代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珍貴,進而增強文化自信,激發年輕人的傳承熱情,讓青海優秀傳統文化在代際間穩穩傳遞下去,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花園中綻放出屬于自己的璀璨光芒。

推薦閱讀
省軍區黨委十四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吳曉軍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你好,青海”網絡短視頻比賽評選結果公示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任命名單
青海西寧:第4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取得新進展
青海海北:青年才俊歸故里 共筑鄉村振興夢
24H熱點
【江源觀察】科技為媒 融合有道
青海黃南:品牌賦能 綠色農牧提質增效
海北在全省率先實現戶外婚姻登記頒證基地四縣全覆蓋
青海海西: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各類市場主體超5.9萬戶
青海西寧:歲末年初守好農民工“錢袋子”
青海格爾木:文旅深度融合激發旅游消費活力
【中國夢 勞動美】點亮祁連畜牧業璀璨明天——記20...
青海都蘭:2175座改造及新建畜棚陸續投入使用
青海樂都:創新舉措保障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
西寧開發區以“一二三四”工作法為抓手完成督察整改
熱點圖片
【文化中國行】丹噶爾皮繡:青藏高原的藝術瑰寶
【文化中國行】丹噶...
青海湖畔,民警守護“高原藍寶石”
青海湖畔,民警守護...
傳統與文化的交融綻放
傳統與文化的交融綻放
【迎接全省兩會特稿】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 繪就鄉村振興嶄新畫卷
【迎接全省兩會特稿...
【文化中國行】藏戲《金城公主》進京啦! 觀眾:看不夠!看不夠!
【文化中國行】藏戲...
“牛博士”就是牛——記第五屆“青海榜樣”宋仁德
“牛博士”就是牛—...
《金城公主》亮相第八屆中國戲曲文化周“精品大戲展”
《金城公主》亮相第...
青海省第三屆冰雪運動會攀冰比賽開賽
青海省第三屆冰雪運...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江源觀察】科技為媒 融合有道

青海日報
2025-01-13 07:2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江源觀察】科技為媒 融合有道

青海日報
2025-01-13 07:2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江源觀察】科技為媒 融合有道

  • 2025-01-13 07:24:07
  • 來源:青海日報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國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創新工程項目結項名單,青海“優秀傳統劇目線上線下融合展演集成創新與應用示范”項目通過專家驗收,予以結項。該項目聚焦數字技術,創新突破傳統演藝的邊界,有效探索藝術經典線上線下融合展演新形式,為觀眾提供了便捷、多元的觀賞選擇,滿足了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如今,科技賦能已成為當前文化產業升級、提質的重要路徑。借助虛擬現實(VR)與增強現實(AR)等前沿技術,青海那些歷經歲月沉淀的優秀傳統文化,從現實舞臺轉移到手機屏幕,在更加廣闊的空間中大放異彩。像青海的傳統民間手工藝,過去只能在當地的小作坊或是集市上偶爾展現,如今通過精美的線上視頻、3D展示等形式,就能清晰地看到手藝人的每一個精巧動作,“觸摸”到青海傳統文化的溫度與質感,而融合理念也讓青海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如虎添翼。通過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相融合,把青海獨特的民俗文化融入創意文創產品之中,將文化元素用到日常用品上,如土族盤繡元素的抱枕、絲巾、飾品,用青海美食制作的冰箱貼等,人們在使用這些產品時,不知不覺就成了文化傳播的參與者。

  青海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地區,是唐蕃古道、絲綢之路南線的必經之地。青海擁有眾多的文化遺址,如柳灣文化、卡約文化和諾木洪文化等,這些遺址見證了青海地區從舊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文明發展;傳統藝術包括彩陶盆、熱貢藝術、卷軸唐卡、酥油花,各民族的傳統歌舞、服飾、節日,還有神話傳說、史詩、民歌……青海歷史文化資源豐厚,是可感可知、活態的文化,是我們非常寶貴的資源。從文化傳承發展的角度來講,通過科技賦能、融合發展的方式拓展了傳播渠道,讓青海優秀傳統文化的火種越燃越旺。

  有學者認為,一種文化的生命力不是拋棄傳統,而是如何繼承傳統、再造傳統。問題在于,對傳統文化繼承什么、批判什么,對優秀傳統文化轉化什么、發展什么。筆者認為,我們目前要做的就是如何將這些優秀傳統文化轉變為大家愛看、愛聽的新文化形態,讓更多人知曉這些文化瑰寶。通過不斷探索創新,持續優化傳播策略,對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樣才能讓青海的優秀傳統文化獲得長久的生命力。一是推進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數字化轉換,將各類物質和非物質文化資源數字化,轉換為文字、影像、音頻、視頻等便于傳播的數字資源。二是推進數字文化資源再生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大力發展“傳統文化+數字科技”,為青海優秀傳統文化的網絡傳播創造更多優質數字文化資源。

  優秀傳統文化只有融入當代人的日常生活,不斷適應當代人的生活實踐,才能展現其蓬勃生機和活力,只有滿足服務人民群眾生活的實際需要,才能彰顯其重要價值和魅力。一方面,加快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水平。目前智慧博物館在多地發展迅猛,青海也嘗試用新技術將文物活態化,讓文物更富生命力。我們在博物館內,還可以探索通過AR技術觀看歷史文物的制作過程,通過全息投影技術重現歷史場景等,讓人們通過多種感官來了解傳統文化,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另一方面,積極發展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通過交互式技術,將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相互融合,比如可以讓人們穿上傳統服飾,不僅能增強人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感知,也更能體會到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在沉浸式體驗中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

  在這條以科技為助力、融合為手段的傳播道路上,除了不斷創新傳播手段,更重要的是,讓年輕一代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珍貴,進而增強文化自信,激發年輕人的傳承熱情,讓青海優秀傳統文化在代際間穩穩傳遞下去,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花園中綻放出屬于自己的璀璨光芒。

作者 楊燕玲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有码|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软件| 免费无码VA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高清晰| 日日日日做夜夜夜夜无码|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看|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线| 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秋霞鲁丝片Av无码少妇|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67194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无码|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久久丝袜精品中文字幕| 少妇中文无码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 √天堂中文官网在线| 久热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网站| 中文字幕极速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日本乱人伦中文字幕网站|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 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中国人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最近2019免费中文字幕视频三|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色偷偷一区二区无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