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說青海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從經濟發展之“質”看群眾獲得之“實”
——走進西寧看發展·蹲點調研之四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賈 泓
發布時間:2024-12-09 08:55:57
編輯:曹茂山

“東城·共富工坊”內的繡娘。賈泓 攝

中利光纖生產車間。才貢加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今年9月,中共西寧市委十五屆九次全體會議指出,我們不僅要看經濟增長之“量”,更要看轉型之“效”、發展之“質”;不僅要看具體工作之“進”,更要看思想作風之“變”、群眾獲得之“實”。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民生連著民心,增進民生福祉就是增進魚水情深。盡管面臨各種困難,西寧樹牢造福人民的政績觀,服務和保障民生的力度不減,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務實舉措,在全面穩增長的同時持續擦亮民生底色,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天,我們跳過發展之“量”,將目光將聚焦高質量發展這一新時代的硬道理,細看一個個經濟“小細胞”,看西寧發展之“質”,透過高質量發展的西寧,賞西寧幸福之貌、看群眾獲得之“實”,真正讀懂西寧如何沿著高質量發展道路穩步前進,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香格里拉步行街夜市。 城中區委宣傳部供圖

市民藝術夜校。李延平 攝

  放大一個優勢——穩就業

  在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西寧開發區)有一條“光伏街”,主干道上匯集了10多家全國光伏制造龍頭企業,形成了光伏產業聚集和完整產業鏈。

  今年以來,在全球經濟增長動能偏弱、國內有效需求不足、晶硅產品價格大幅下降、企業經營壓力較大的嚴峻形勢下,西寧開發區依然實現光伏制造行業穩中有進、進中提質。而當我們沿著“光伏街”采訪,幾乎每家企業在向我們介紹自身為了應對行業下行壓力做出的節能降耗工作和運行策略調整的同時,都會十分驕傲地對我們說出這樣一句話:“即使現在我們面臨著巨大壓力,但是從未出現大規模裁員的現象,真正做到了保用工、穩就業、惠民生。”

  如果說面對行業波動,西寧最大的優勢是什么?那一定是產業集聚。這種優勢不僅表現在產業發展中,同樣表現在穩崗就業惠民生上。

  西寧開發區首先在培育新質生產力、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上下功夫,以此不斷拓展就業空間上作為顯著。結合當地特色發展綠色算力、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梳理產業鏈招商圖譜。截至11月,已成功引入32個項目,新增1558戶市場主體。這些新興力量為開發區催生大量優質崗位,成為就業增長的有力支撐。

  而且針對光伏制造、鋰電儲能等產業的持續下行壓力,西寧開發區更是積極貫通產業鏈上下游,相關產品實現園區“內循環”,由此增強產業鏈競爭力,“抱團取暖”共克難關。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一系列舉措,保證了光伏行業的開工率,讓停工企業有信心復產,實現多晶硅、單晶硅產量的逆勢增長,也保證了相關企業的穩崗就業。

  溫情,不僅是對企業,更是對就業群體。西寧開發區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企業予以補貼,依企業與職工需求開展大規模在崗、崗前培訓,提供224余套人才公寓,并協調子女跨區入學、就近入學。同時,積極構建產教聯合體,簽訂校企合作協議,設立9個實訓基地,為園區企業輸送人才并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促進產教良性循環。

  西寧,在工業發展中不斷持續夯實“穩”的基礎,強化“進”的動能,鞏固“好”的態勢,系統推進產業能級實現“質”的提升,更是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助推民生的高質量保障,在穩崗就業惠民生中貢獻工業力量。

豹街等特色街區展現出極大的發展潛力。城北區委宣傳部 供圖

城東區城市書房里安靜的讀書氛圍。賈泓 攝

以“音樂+”構建城市文旅消費新模式。西寧文化旅游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供圖

  回答一個命題——求共富

  中共西寧市委十五屆九次全體會議強調,要奮力推動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更大進展,在探索民族地區共同富裕實踐路徑中更好發揮中心城市作用。而在西寧市城東區以“共富”為名的工坊內,我們找到了西寧在這一命題中書寫的答案。

  11月29日,城東區林家崖街道“東城·共富工坊”村級產銷社揭牌,通過盤活農村閑置資產資源,優化產業結構,以制作銷售非遺面點產品“福祿壽桃、月餅”等為主,輻射帶動村內“粽子、釀皮、甜醅、酸奶”等傳統美食協同發展。

  這不是城東區唯一的一個共富工坊。在東關大街有一個名為“花兒卷卷”店面,店里散發著青海傳統饃饃特有的麥香,店內幾位面點師傅各司其職地忙活著,還根據西式面點的制作思路對青海饃饃作出了創新,讓傳統美食不僅色香味俱全,而且更加迎合市場需求。

  如果你覺得這些忙碌的面點師傅是高薪聘請的,那就大錯特錯了,他們都是東關大街街道辦事處轄區低收入、困難家庭居民。“花兒卷卷”也是城東區第一個“東城·共富工坊”。

  如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何多辦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實事?帶著這樣的思索,西寧市城東區將目光聚焦到解決城市低收入群體如何增收的問題,充分挖掘推廣城東區老傳統、老技藝,撬動多類型、各層級主體資源,打響了“東城·共富工坊”新品牌。

  “我們在走訪、摸底街道一些低收入家庭過程中,發現轄區很多婦女做的家常面點食品很有特色,有好手藝卻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城東區東關大街街道黨工委書記張宏穎說,“我們成立‘東城·共富工坊’黨建聯盟,有效整合資源,共同協商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成功拓寬了‘花兒卷卷’系列產品‘線上+線下’展銷路徑,截至11月,已征集勞務工匠517人,務工期間人均日增收百元以上。”

  從搭建“東城·共富工坊”平臺,到運行“東城·共富工坊”增收項目,隨著相關動作在全區范圍內全面鋪開,城東區形成了“同心共富”的行動自覺,低收入群體“擴圍增效”工作漸行漸穩,真正“兜住、兜準、兜好”了民生底線。

  要回答好共富這個命題并不簡單,但是探索這個命題的答案卻是勢在必行。城東區的“東城·共富工坊”就像西寧市的一個縮影,讓我們看到了在這座城市,以高質量發展增進民生福祉的成功實踐,也看到了點亮群眾幸福夢的火光早已點燃。

  享受一種生活——在西寧

  如果說,近兩年西寧最大的變化是什么,很多市民會回答:“越來越熱鬧了!”這樣的熱鬧,不僅是指越來越有煙火氣的城市,更是指越來越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尤為突出。

  從年初的社火展演,到后來下南關街、豹街的爆火,再到最近的拉脊山日出再度出圈,這一年西寧給予我們的驚喜一波接著一波,而西寧的夜更是讓人更加讀懂這座高原古城的魅力。

  在青海大劇院的市民藝術院校,市民楊女士坐在鋼琴前,手指輕輕拂過黑白鍵,眼睛時不時看一下樂譜,《萱草花》的旋律此起彼伏。為了豐富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青海大劇院主動延長運營時間,采用公益收費模式,推出“市民藝術夜校”,開設合唱、書法、鋼琴等18門課程,點亮了市民8小時之外的文化生活。

  與青海大劇院相同,各縣區團委同樣將目光落在“夜生活”上,紛紛開設青年夜校;西寧還打造了全省首個由公共圖書館開辦的夜校——西圖夜“識”堂,推出書法、國學、手作、手語、手機攝影等課程。夜校這個原本具有年代感的詞匯在西寧再度“熱起來”,上夜校,成為市民下班后“不誤正‘夜’”的另一種打開方式,為青年人自我療愈、自我和解、自我突破、自我成長帶來新的可能。

  與夜校異曲同工的還有夜讀。

  今年火爆全城的大新街夜市有一家莫家書店,一踏入書店,便能感受到一股寧靜的氣息撲面而來,仿佛外界的喧囂都被隔絕在了門外。柔和的燈光灑在每一個角落,偶爾傳來細微翻動書頁的聲音,或是顧客輕聲細語的討論……安靜的讀書氛圍與夜市的繁華喧鬧截然不同,卻又完美融合。飽食之后的游客可以在這里放慢腳步,欣賞文創產品。

  特別是,今夏以來,為滿足市民群眾夜間閱讀及學習需求,西寧市圖書館、部分區圖書館及16家城市書房、民營書店實行延時開放,開放區域包括“河湟典韻”專題閱覽區、期報刊閱覽區、老年人閱讀專區、數字體驗區、館藏薦讀區、休閑沙龍區,為讀者提供良好的“夜讀”空間和服務。書香夏都,正在實現從“閱讀”到“悅讀”再到“樂讀”的轉變,不斷涵養出西寧的城市文化氣息。

  特色街區的打造與演出相結合,以“文旅+演藝”的創新模式助力市民品質生活,以“音樂+”構建的城市文旅消費新模式讓市民與游客“主客盡歡”……西寧的民生之“質”,不僅盯緊群眾的物質生活,更關注如何讓群眾精神更加富足,讓人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滿足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期許,讓“在西寧”的生活更有品質。

  【手記】數字以外看發展……

  提起經濟發展,我們總會習慣性列舉很多數字,比如產量、增加值、同比增長、環比增長等等,還會把更多目光投向表現優異的數字上。毋庸置疑,這些數字能夠很大程度展現出經濟發展的成效。但我們也應看到,高質量發展也不能僅盯著這些數字,很多探索也許還沒有帶來數字上的明顯變化,卻在高質量發展中不可獲取,在惠及民生中發揮出重大作用。

  “要看經濟增長之‘量’,更要看轉型之‘效’、發展之‘質’。”這是西寧高質量發展提出的要求,我們不能一味地追求發展的速度,更要注重發展的品質,要走適合自身稟賦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經濟增長的“量”固然重要,但是跳出那些代表量的數字,我們同樣看到了西寧正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不斷增強主導產業競爭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以更寬視野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這樣的“效”與“質”的背后,是西寧不斷摸索出的經驗,展現出的是西寧智慧。

  “不僅要看具體工作之‘進’,更要看思想作風之‘變’、群眾獲得之‘實’。”去年以來,西寧市委市政府立足根本長遠、堅持系統統籌,推出一系列務實管用的改革舉措,著力破思想之冰、理念之冰、作風之冰,解發展之難、民生之難、治理之難。“有訴必應馬上辦”工作中,一個個具體案例比數字更具說服力地講述著西寧的作風之“變”,人民群眾日益多元的生活比數字更能展現群眾獲得之“實”。

  也許很多探索還在起步階段,但卻正在以涓滴之力匯成磅礴之勢,激發無比的信心勇氣,凝聚無窮的發展合力。這些可能還無法用數字言說,卻可以用落地的點滴實效講述,用群眾的幸福生活展現。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陳剛赴烏蘭縣調研紅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情況
青海已發放以舊換新補貼6億多元 超過18萬群眾受益
【高原藍焰心向黨】系列報道1 2 3 4 5 6
哲學社會科學領域"青海學者"擬推薦初選人選名單
關于征集大美青海客戶端新LOGO的公告
全警出動開展“冬季行動”集中清查整治行動
西寧已有228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
24H熱點
【鄉村振興在青海】企業辦到家門口 幸福生活有奔頭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46載光影筑夢 ——青海...
高原“冬肉”再掀購銷“熱”——第三屆“江源玉樹·...
【祖國好 家鄉美】草原孩子在上海開啟“逐夢之旅”
【文化中國行】舞劇《昆侖問道》亮相青海大劇院
青海大通冰雪歡樂季開始啦
常態化全方位助企紓困解難、牽線搭橋、清障增利 青...
【文化中國行】刀耕墨染 匠心傳承
青海:和美循化“繪”冬景
青海大通:傳承非遺,社火培訓舞熱這個冬天
熱點圖片
【鄉村振興在青海】企業辦到家門口 幸福生活有奔頭
【鄉村振興在青海】...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46載光影筑夢 ——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典型事跡系列報道之二十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
高原“冬肉”再掀購銷“熱”——第三屆“江源玉樹·天上曲麻萊”冬肉采購節見聞
高原“冬肉”再掀購...
【祖國好 家鄉美】草原孩子在上海開啟“逐夢之旅”
【祖國好 家鄉美】草...
【文化中國行】舞劇《昆侖問道》亮相青海大劇院
【文化中國行】舞劇...
青海大通冰雪歡樂季開始啦
青海大通冰雪歡樂季...
常態化全方位助企紓困解難、牽線搭橋、清障增利 青海全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常態化全方位助企紓...
【文化中國行】刀耕墨染 匠心傳承
【文化中國行】刀耕...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從經濟發展之“質”看群眾獲得之“實”
——走進西寧看發展·蹲點調研之四

青海日報
2024-12-09 08:5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從經濟發展之“質”看群眾獲得之“實”
——走進西寧看發展·蹲點調研之四

青海日報
2024-12-09 08:5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從經濟發展之“質”看群眾獲得之“實”
——走進西寧看發展·蹲點調研之四

  • 2024-12-09 08:55:57
  • 來源:青海日報

“東城·共富工坊”內的繡娘。賈泓 攝

中利光纖生產車間。才貢加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今年9月,中共西寧市委十五屆九次全體會議指出,我們不僅要看經濟增長之“量”,更要看轉型之“效”、發展之“質”;不僅要看具體工作之“進”,更要看思想作風之“變”、群眾獲得之“實”。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民生連著民心,增進民生福祉就是增進魚水情深。盡管面臨各種困難,西寧樹牢造福人民的政績觀,服務和保障民生的力度不減,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務實舉措,在全面穩增長的同時持續擦亮民生底色,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天,我們跳過發展之“量”,將目光將聚焦高質量發展這一新時代的硬道理,細看一個個經濟“小細胞”,看西寧發展之“質”,透過高質量發展的西寧,賞西寧幸福之貌、看群眾獲得之“實”,真正讀懂西寧如何沿著高質量發展道路穩步前進,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香格里拉步行街夜市。 城中區委宣傳部供圖

市民藝術夜校。李延平 攝

  放大一個優勢——穩就業

  在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西寧開發區)有一條“光伏街”,主干道上匯集了10多家全國光伏制造龍頭企業,形成了光伏產業聚集和完整產業鏈。

  今年以來,在全球經濟增長動能偏弱、國內有效需求不足、晶硅產品價格大幅下降、企業經營壓力較大的嚴峻形勢下,西寧開發區依然實現光伏制造行業穩中有進、進中提質。而當我們沿著“光伏街”采訪,幾乎每家企業在向我們介紹自身為了應對行業下行壓力做出的節能降耗工作和運行策略調整的同時,都會十分驕傲地對我們說出這樣一句話:“即使現在我們面臨著巨大壓力,但是從未出現大規模裁員的現象,真正做到了保用工、穩就業、惠民生。”

  如果說面對行業波動,西寧最大的優勢是什么?那一定是產業集聚。這種優勢不僅表現在產業發展中,同樣表現在穩崗就業惠民生上。

  西寧開發區首先在培育新質生產力、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上下功夫,以此不斷拓展就業空間上作為顯著。結合當地特色發展綠色算力、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梳理產業鏈招商圖譜。截至11月,已成功引入32個項目,新增1558戶市場主體。這些新興力量為開發區催生大量優質崗位,成為就業增長的有力支撐。

  而且針對光伏制造、鋰電儲能等產業的持續下行壓力,西寧開發區更是積極貫通產業鏈上下游,相關產品實現園區“內循環”,由此增強產業鏈競爭力,“抱團取暖”共克難關。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一系列舉措,保證了光伏行業的開工率,讓停工企業有信心復產,實現多晶硅、單晶硅產量的逆勢增長,也保證了相關企業的穩崗就業。

  溫情,不僅是對企業,更是對就業群體。西寧開發區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企業予以補貼,依企業與職工需求開展大規模在崗、崗前培訓,提供224余套人才公寓,并協調子女跨區入學、就近入學。同時,積極構建產教聯合體,簽訂校企合作協議,設立9個實訓基地,為園區企業輸送人才并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促進產教良性循環。

  西寧,在工業發展中不斷持續夯實“穩”的基礎,強化“進”的動能,鞏固“好”的態勢,系統推進產業能級實現“質”的提升,更是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助推民生的高質量保障,在穩崗就業惠民生中貢獻工業力量。

豹街等特色街區展現出極大的發展潛力。城北區委宣傳部 供圖

城東區城市書房里安靜的讀書氛圍。賈泓 攝

以“音樂+”構建城市文旅消費新模式。西寧文化旅游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供圖

  回答一個命題——求共富

  中共西寧市委十五屆九次全體會議強調,要奮力推動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更大進展,在探索民族地區共同富裕實踐路徑中更好發揮中心城市作用。而在西寧市城東區以“共富”為名的工坊內,我們找到了西寧在這一命題中書寫的答案。

  11月29日,城東區林家崖街道“東城·共富工坊”村級產銷社揭牌,通過盤活農村閑置資產資源,優化產業結構,以制作銷售非遺面點產品“福祿壽桃、月餅”等為主,輻射帶動村內“粽子、釀皮、甜醅、酸奶”等傳統美食協同發展。

  這不是城東區唯一的一個共富工坊。在東關大街有一個名為“花兒卷卷”店面,店里散發著青海傳統饃饃特有的麥香,店內幾位面點師傅各司其職地忙活著,還根據西式面點的制作思路對青海饃饃作出了創新,讓傳統美食不僅色香味俱全,而且更加迎合市場需求。

  如果你覺得這些忙碌的面點師傅是高薪聘請的,那就大錯特錯了,他們都是東關大街街道辦事處轄區低收入、困難家庭居民。“花兒卷卷”也是城東區第一個“東城·共富工坊”。

  如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何多辦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實事?帶著這樣的思索,西寧市城東區將目光聚焦到解決城市低收入群體如何增收的問題,充分挖掘推廣城東區老傳統、老技藝,撬動多類型、各層級主體資源,打響了“東城·共富工坊”新品牌。

  “我們在走訪、摸底街道一些低收入家庭過程中,發現轄區很多婦女做的家常面點食品很有特色,有好手藝卻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城東區東關大街街道黨工委書記張宏穎說,“我們成立‘東城·共富工坊’黨建聯盟,有效整合資源,共同協商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成功拓寬了‘花兒卷卷’系列產品‘線上+線下’展銷路徑,截至11月,已征集勞務工匠517人,務工期間人均日增收百元以上。”

  從搭建“東城·共富工坊”平臺,到運行“東城·共富工坊”增收項目,隨著相關動作在全區范圍內全面鋪開,城東區形成了“同心共富”的行動自覺,低收入群體“擴圍增效”工作漸行漸穩,真正“兜住、兜準、兜好”了民生底線。

  要回答好共富這個命題并不簡單,但是探索這個命題的答案卻是勢在必行。城東區的“東城·共富工坊”就像西寧市的一個縮影,讓我們看到了在這座城市,以高質量發展增進民生福祉的成功實踐,也看到了點亮群眾幸福夢的火光早已點燃。

  享受一種生活——在西寧

  如果說,近兩年西寧最大的變化是什么,很多市民會回答:“越來越熱鬧了!”這樣的熱鬧,不僅是指越來越有煙火氣的城市,更是指越來越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尤為突出。

  從年初的社火展演,到后來下南關街、豹街的爆火,再到最近的拉脊山日出再度出圈,這一年西寧給予我們的驚喜一波接著一波,而西寧的夜更是讓人更加讀懂這座高原古城的魅力。

  在青海大劇院的市民藝術院校,市民楊女士坐在鋼琴前,手指輕輕拂過黑白鍵,眼睛時不時看一下樂譜,《萱草花》的旋律此起彼伏。為了豐富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青海大劇院主動延長運營時間,采用公益收費模式,推出“市民藝術夜校”,開設合唱、書法、鋼琴等18門課程,點亮了市民8小時之外的文化生活。

  與青海大劇院相同,各縣區團委同樣將目光落在“夜生活”上,紛紛開設青年夜校;西寧還打造了全省首個由公共圖書館開辦的夜校——西圖夜“識”堂,推出書法、國學、手作、手語、手機攝影等課程。夜校這個原本具有年代感的詞匯在西寧再度“熱起來”,上夜校,成為市民下班后“不誤正‘夜’”的另一種打開方式,為青年人自我療愈、自我和解、自我突破、自我成長帶來新的可能。

  與夜校異曲同工的還有夜讀。

  今年火爆全城的大新街夜市有一家莫家書店,一踏入書店,便能感受到一股寧靜的氣息撲面而來,仿佛外界的喧囂都被隔絕在了門外。柔和的燈光灑在每一個角落,偶爾傳來細微翻動書頁的聲音,或是顧客輕聲細語的討論……安靜的讀書氛圍與夜市的繁華喧鬧截然不同,卻又完美融合。飽食之后的游客可以在這里放慢腳步,欣賞文創產品。

  特別是,今夏以來,為滿足市民群眾夜間閱讀及學習需求,西寧市圖書館、部分區圖書館及16家城市書房、民營書店實行延時開放,開放區域包括“河湟典韻”專題閱覽區、期報刊閱覽區、老年人閱讀專區、數字體驗區、館藏薦讀區、休閑沙龍區,為讀者提供良好的“夜讀”空間和服務。書香夏都,正在實現從“閱讀”到“悅讀”再到“樂讀”的轉變,不斷涵養出西寧的城市文化氣息。

  特色街區的打造與演出相結合,以“文旅+演藝”的創新模式助力市民品質生活,以“音樂+”構建的城市文旅消費新模式讓市民與游客“主客盡歡”……西寧的民生之“質”,不僅盯緊群眾的物質生活,更關注如何讓群眾精神更加富足,讓人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滿足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期許,讓“在西寧”的生活更有品質。

  【手記】數字以外看發展……

  提起經濟發展,我們總會習慣性列舉很多數字,比如產量、增加值、同比增長、環比增長等等,還會把更多目光投向表現優異的數字上。毋庸置疑,這些數字能夠很大程度展現出經濟發展的成效。但我們也應看到,高質量發展也不能僅盯著這些數字,很多探索也許還沒有帶來數字上的明顯變化,卻在高質量發展中不可獲取,在惠及民生中發揮出重大作用。

  “要看經濟增長之‘量’,更要看轉型之‘效’、發展之‘質’。”這是西寧高質量發展提出的要求,我們不能一味地追求發展的速度,更要注重發展的品質,要走適合自身稟賦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經濟增長的“量”固然重要,但是跳出那些代表量的數字,我們同樣看到了西寧正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不斷增強主導產業競爭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以更寬視野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這樣的“效”與“質”的背后,是西寧不斷摸索出的經驗,展現出的是西寧智慧。

  “不僅要看具體工作之‘進’,更要看思想作風之‘變’、群眾獲得之‘實’。”去年以來,西寧市委市政府立足根本長遠、堅持系統統籌,推出一系列務實管用的改革舉措,著力破思想之冰、理念之冰、作風之冰,解發展之難、民生之難、治理之難。“有訴必應馬上辦”工作中,一個個具體案例比數字更具說服力地講述著西寧的作風之“變”,人民群眾日益多元的生活比數字更能展現群眾獲得之“實”。

  也許很多探索還在起步階段,但卻正在以涓滴之力匯成磅礴之勢,激發無比的信心勇氣,凝聚無窮的發展合力。這些可能還無法用數字言說,卻可以用落地的點滴實效講述,用群眾的幸福生活展現。

作者 賈 泓
編輯:曹茂山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日本成人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水卜樱|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88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 久久ZYZ资源站无码中文动漫| 人妻丰满av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天堂在线中文字幕| YW尤物AV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国产拍拍拍无码视频免费| 在线亚洲欧美中文精品| 欧美 亚洲 有码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91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字幕电影| 色视频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电影|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免费A级毛片无码A∨| 高潮潮喷奶水飞溅视频无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23页 |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不卡高清|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 爆操夜夜操天天操狠操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