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民族團結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同心共育“石榴籽” 校園盛放“團結花”
——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典型事跡系列報道之十七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王 晶
發布時間:2024-11-27 07:55:55
編輯:王易
“走進民族村,共享民族情”研學活動。西寧市湟源縣城關一小供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生活在滇西北川滇交界處的小涼山彝族諾蘇支系,其女性的服飾,隨她們年齡的增長和身份角色的轉換而不斷變化……”11月18日,西寧市湟源縣城關第一小學六年級三班語文教師史永婧正帶著孩子們閱讀《中華民族故事》。

  “為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學校以我國歷史上經典民族團結故事為主,編輯成《中華民族故事我來講》讀本。通過閱讀,孩子們了解到各民族的風俗、民情,懂得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從小培養他們自覺維護民族團結、熱愛祖國的強烈情感。”史永婧說。

  城關一小創辦于1920年,有土族、回族、撒拉族、藏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學生,秉承“裕后寬宏”的辦學理念,形成“傳統、人文、健康、和諧”的辦學特色。學校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依托百年辦校歷史和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家校共育、以文塑魂、立德樹人,將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根植于師生和家長心中。

  “民族團結手牽手,和諧發展心連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城關一小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思政課的重點,堅持黨建和教育教學“兩手抓、兩手硬”,充分利用教室走廊墻壁、校園文化墻等展現校訓、校歌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濃厚的育人氛圍。

  創建“六講六育”黨建品牌,成立“紅領巾講解團”,講好中華文化故事、紅色故事、民族團結故事和家鄉故事,打造全校師生共學共進、共繪民族團結“同心圓”。

  “老師,你在繡什么?”“老師,你好厲害啊。”“這是怎么做出來的?”……教室內,孩子們圍著“丹噶爾皮繡”非遺傳承人李永清紛紛提問,稚嫩的臉龐上寫滿好奇與興奮。

  “這是皮繡,‌是一種在各類皮張上刺繡的民間手工藝術,具有精湛的技藝、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豐厚的文化蘊涵,至今已有上千年的發展歷史。‌”“哇,這么久啊。”在孩子們的驚嘆聲中,五彩繡線在李永清手中飛舞,不一會兒,一簇簇花兒爭相吐艷。

  “讓孩子們深入了解湟源的非遺文化是我們非遺傳承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期待有越來越多的孩子能夠了解并愛上皮繡這門藝術。”李永清說。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培植文化自信的沃土。在基礎課程之外,學校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特色,開辦皮影、青繡、剪紙等10余個傳統文化社團,在啟迪心智、浸潤涵養、陶冶情操中滋養學生家國情懷,提升他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紙制馬頭琴、手抄報、泥塑、壯族五色糯米飯……民族團結手工作品展區內,從各民族服飾、代表性美食到特色建筑模型等,孩子們將“民族團結一家親”用手工作品呈現出來。在制作過程中,孩子們不僅深切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在心中勾勒出一幅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

  “學校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核心,緊扣中華五千年優秀文化精髓,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內涵,開展了一系列特色課程,讓優秀傳統文化在學生心里‘活’起來。各民族同學在這里教學同步、課間同樂、節日同慶,有效促進學生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湟源縣城關第一小學校長薛忠說。

  組織開展“走進民族村,共享民俗情”研學活動,讓孩子們在行走中拓寬視野,在實踐中增長知識;依托東西部協作對口幫扶項目,與南京市夫子廟小學、六合區雙語小學建立結對機制,通過建立“同伴圈”實現教師結對、學生游學、雙線教研、資源共享;組織骨干教師到黃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區開展送教助學和支教工作,以“連心、暖心、聚心、融心”積極踐行“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

  一堂堂精彩生動的授課、一個個主題鮮明的民族團結作品、一場場學生交流互鑒活動……近年來,城關一小不斷豐富校園民族團結教育內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先后獲得西寧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工作教育基地、青少年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范點、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等榮譽稱號。

  “手足相親、團結一心已成為全校師生信守的‘石榴籽’精神內涵。城關第一小學將繼續用理想信念凝聚人,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人,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激勵人,傾心澆灌‘團結苗’,讓湟水源頭石榴花常開長盛。”薛忠說。

推薦閱讀
陳剛:聚力“四地”建設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
吳曉軍拜會國家有關部委和央企
“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2024青海文旅推介活動舉辦
青海久治:堅持目標導向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
關于征集大美青海客戶端新LOGO的公告
關于青海省首屆“十佳期刊”推薦結果的公示
青海海西:“放管服”改革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青海海西:高質量充分就業取得實效
24H熱點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官亭:民族團結之花常開...
青海“最炫民族風” “吹”入天涯海角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團結社區“團結情”
【江源觀察】以先進典型激發民族團結強大動能
省直機關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學習觀摩活動舉辦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用心講好每一堂課——青...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五心服務”編織起民族...
青海:省直機關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
【西海論壇】把社區作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重要陣地
省直機關民族團結進步專題報告會舉辦
熱點圖片
瑪爾擋水電站年底將實現全部機組投產并網發電
瑪爾擋水電站年底將...
青海:浴雪奮戰 全力保暢
青海:浴雪奮戰 全力...
冰雪中的暖色調
冰雪中的暖色調
【黨旗領航】以清廉底色繪就基層治理新畫卷
【黨旗領航】以清廉...
青海17條國省干線公路積雪受阻 全省各地交通運輸部門全力清雪保暢通
青海17條國省干線公...
【鄉村振興在青海】把科技落到地里,實現“蠶豆+”促產增收
【鄉村振興在青海】...
【鄉村振興在青海】彭家寨鎮大黃豐收了
【鄉村振興在青海】...
青海韻律舞動鹿城
青海韻律舞動鹿城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同心共育“石榴籽” 校園盛放“團結花”
——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典型事跡系列報道之十七

青海日報
2024-11-27 07:5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同心共育“石榴籽” 校園盛放“團結花”
——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典型事跡系列報道之十七

青海日報
2024-11-27 07:5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同心共育“石榴籽” 校園盛放“團結花”
——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典型事跡系列報道之十七

  • 2024-11-27 07:55:55
  • 來源:青海日報
“走進民族村,共享民族情”研學活動。西寧市湟源縣城關一小供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生活在滇西北川滇交界處的小涼山彝族諾蘇支系,其女性的服飾,隨她們年齡的增長和身份角色的轉換而不斷變化……”11月18日,西寧市湟源縣城關第一小學六年級三班語文教師史永婧正帶著孩子們閱讀《中華民族故事》。

  “為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學校以我國歷史上經典民族團結故事為主,編輯成《中華民族故事我來講》讀本。通過閱讀,孩子們了解到各民族的風俗、民情,懂得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從小培養他們自覺維護民族團結、熱愛祖國的強烈情感。”史永婧說。

  城關一小創辦于1920年,有土族、回族、撒拉族、藏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學生,秉承“裕后寬宏”的辦學理念,形成“傳統、人文、健康、和諧”的辦學特色。學校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依托百年辦校歷史和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家校共育、以文塑魂、立德樹人,將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根植于師生和家長心中。

  “民族團結手牽手,和諧發展心連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城關一小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思政課的重點,堅持黨建和教育教學“兩手抓、兩手硬”,充分利用教室走廊墻壁、校園文化墻等展現校訓、校歌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濃厚的育人氛圍。

  創建“六講六育”黨建品牌,成立“紅領巾講解團”,講好中華文化故事、紅色故事、民族團結故事和家鄉故事,打造全校師生共學共進、共繪民族團結“同心圓”。

  “老師,你在繡什么?”“老師,你好厲害啊。”“這是怎么做出來的?”……教室內,孩子們圍著“丹噶爾皮繡”非遺傳承人李永清紛紛提問,稚嫩的臉龐上寫滿好奇與興奮。

  “這是皮繡,‌是一種在各類皮張上刺繡的民間手工藝術,具有精湛的技藝、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豐厚的文化蘊涵,至今已有上千年的發展歷史。‌”“哇,這么久啊。”在孩子們的驚嘆聲中,五彩繡線在李永清手中飛舞,不一會兒,一簇簇花兒爭相吐艷。

  “讓孩子們深入了解湟源的非遺文化是我們非遺傳承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期待有越來越多的孩子能夠了解并愛上皮繡這門藝術。”李永清說。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培植文化自信的沃土。在基礎課程之外,學校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特色,開辦皮影、青繡、剪紙等10余個傳統文化社團,在啟迪心智、浸潤涵養、陶冶情操中滋養學生家國情懷,提升他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紙制馬頭琴、手抄報、泥塑、壯族五色糯米飯……民族團結手工作品展區內,從各民族服飾、代表性美食到特色建筑模型等,孩子們將“民族團結一家親”用手工作品呈現出來。在制作過程中,孩子們不僅深切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在心中勾勒出一幅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

  “學校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核心,緊扣中華五千年優秀文化精髓,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內涵,開展了一系列特色課程,讓優秀傳統文化在學生心里‘活’起來。各民族同學在這里教學同步、課間同樂、節日同慶,有效促進學生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湟源縣城關第一小學校長薛忠說。

  組織開展“走進民族村,共享民俗情”研學活動,讓孩子們在行走中拓寬視野,在實踐中增長知識;依托東西部協作對口幫扶項目,與南京市夫子廟小學、六合區雙語小學建立結對機制,通過建立“同伴圈”實現教師結對、學生游學、雙線教研、資源共享;組織骨干教師到黃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區開展送教助學和支教工作,以“連心、暖心、聚心、融心”積極踐行“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

  一堂堂精彩生動的授課、一個個主題鮮明的民族團結作品、一場場學生交流互鑒活動……近年來,城關一小不斷豐富校園民族團結教育內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先后獲得西寧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工作教育基地、青少年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范點、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等榮譽稱號。

  “手足相親、團結一心已成為全校師生信守的‘石榴籽’精神內涵。城關第一小學將繼續用理想信念凝聚人,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人,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激勵人,傾心澆灌‘團結苗’,讓湟水源頭石榴花常開長盛。”薛忠說。

作者 王 晶
編輯:王易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 无码专区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内射|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av| 岛国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高新无码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字幕电影|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 中文日韩亚洲欧美字幕| 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人妻| 精选观看中文字幕高清无码|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侵犯| 6080YYY午夜理论片中无码| 天堂资源8中文最新版|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 免费无码VA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aⅴ精品中文字幕|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中文字幕日韩理论在线|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久久有码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青娱乐在线国产中文字幕免費資訊| 小泽玛丽无码视频一区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