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11月4日,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古鄯鎮聯合村脫貧戶楊關存來說,是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他如愿搬進新家,也是他們一家人新生活的開端。
楊關存不僅是古鄯鎮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集中安置點上的首個搬遷入住戶,也是民和縣13個鄉鎮25個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集中安置點上的搬遷入住第一戶,拉開了全縣地災避險集中安置搬遷入住的序幕。
當日11時許,伴隨著門前響起的鞭炮聲,楊關存夫婦笑容滿面地出門迎客。
“老楊,恭喜喬遷新居啊,祝愿今后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古鄯鎮黨委書記王元震把大紅的新被面搭在主屋的門框上,然后緊握楊關存的手,送上美好的祝福。
“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圓了我多年的夢想。”楊關存夫婦眼里閃爍著感恩的淚花。

古鄯鎮黨委書記王元震說,5年前,大伙在脫貧攻堅政策下拔了窮根,今年又在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好政策下從大山深處搬到地勢平坦的交通沿線,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不僅要感黨恩,更要勤奮進,用勤勞雙手讓搬遷后的日子越過越好。
走進楊關存家,液晶電視、茶幾、沙發……一件件新家具把屋內裝扮得簡約而溫馨。楊關存說,有了黨的好政策,不僅脫了貧,還搬遷到集鎮周邊,他打心眼里感謝黨和政府。
位于浪塘山下的古鄯鎮聯合村,全村幾乎找不出一塊像樣的平坦地。曾經的聯合村連接外界的通道是幾條路面狹窄、彎急坡陡的泥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冬天雪封路,后來雖然鋪上了硬化路,但一遇上冬天下雪,依然給村民出行帶來極大的不便。而現在,這一切都不存在了。
今年,國家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政策的惠民春風吹進青海東部的民和大地。民和縣在抓實災后恢復重建、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重大民生工程的同時,全力推動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政策的落地落實,對2616戶地質災害隱患區群眾通過自主安置、上樓安置、集中搬遷安置的方式實施避險搬遷安置,其中古鄯鎮實施地質災害避險搬遷159戶。
古鄯鎮充分發揮本地仙秀刺繡企業的帶動作用,培訓刺繡手藝,解決一部分婦女家門口務工的問題,同時利用搬遷村土豆特色種植產業優勢,積極申報粉條加工項目,流轉搬遷群眾土地,延伸村集體經濟產業鏈條,增加搬遷群眾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