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說青海
【文化中國行】木軒加工助力后頭溝村產業發展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通訊員 費發燊
發布時間:2024-10-14 09:01:26
編輯:李家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文化,延續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非遺,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勇于創新。

  9月24日,從西寧市驅車來到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峰鎮后頭溝村,一座高大古樸的木雕大門門楣上“后頭溝村”幾個大字分外醒目。

  “奮進路上感黨恩,凝心聚力譜新篇。”五峰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王云指著大門上的楹聯說,這個村屬易地搬遷村,與以前的老村落相比,現在不僅文明程度和現代化程度高,而且已走上傳承弘揚非遺文化、發展區域經濟的快車道。

360截圖20241014082317379

  老匠人帶新學徒雕花。 費發燊 攝

  步入綠水青山“裝飾”的村子,鮮艷的五星紅旗、古樸的木雕大門、整潔的農戶院落、平整的硬化道路、嶄新的休閑長廊映入眼簾,這一切無不彰顯著村民的幸福生活。

  循著“叮叮當當”的敲擊聲,我們來到村里的木軒加工廠。車間內各類刨木機、木工雕刻機等一應俱全,工人師傅熱火朝天地趕制訂單。另一邊,一名老師傅正在教徒弟如何選料、刨樹皮以及切割、開槽、油漆、雕刻等非遺技藝。

  “花朵雕刻要圓潤飽滿”“線條要平滑,不能凹凸不平”……老師傅耐心細致地將自己的技藝傳授給徒弟。

  “以木為紙、以刀代筆。”說話間,一朵朵惟妙惟肖的花朵、扇子、枝條等,在非遺傳承人手中悄然綻放,盡顯木雕技藝的獨特文化魅力。

  正在雕刻作業的村民楊慶春說:“每天來木軒加工廠打工一天能掙200元,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既解決了就業,又顧得上家庭,還在學習木雕技藝中傳承弘揚了非遺文化。”

  “過去我們村道路交通不便,產業項目匱乏,沒有想法、沒有思路,村集體經濟發展動力不足,年輕人不愿意留在村里。現在好了,自從搬遷到新村后,在黨委政府帶領和駐村工作隊幫扶下,利用50萬扶貧資金撬動村級木工產業,鼓勵村致富帶頭人薛興熬自籌資金90余萬元,購置了全自動木雕機等設備,修建了木軒加工廠,既傳承祖傳的木軒技藝,又發展壯大了經濟。”后頭溝村黨支部書記向相吉元介紹。

  薛興熬18歲起跟著村里的一位老木匠學習,經歷了6年的學徒生涯,才學會了木軒這門非遺技藝。從一開始的農房建設到藏式家具制作、高檔木質門定做,再到現在的承接文化長廊、休閑六角亭項目,一件件做工精美的木雕產品,無不體現出一代匠人的匠心傳承。

  現如今,后頭溝村在鎮黨委政府支持下,爭取、整合項目資金600萬元,打造木軒加工項目二期,并主動在文化創新上下功夫,開始了生物質廢棄物綜合利用,把廢棄物“變廢為寶”,制成生物質顆粒燃料,用“匠心+科技”讓木軒經濟更出彩。

  “二期建成后,在村黨支部支持幫助下,我們依托木軒加工完備產業鏈,圍繞綠色環保發展,科學謀劃,大膽創新,多地走訪調研,引進2條環保生物質顆粒生產線,分別為生物質顆粒生產和木板加工,項目自今年4月份投產以來,已生產生物質顆粒3000余噸,目前,工人正在加班加點生產,保質保量為客戶提供產品。”薛興熬介紹。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五峰鎮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出發點,把促進產業發展作為著力點,把傳承傳統技藝作為落腳點,按照“做活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發展、富裕一方群眾”的發展思路,通過“支部引領+能人帶動+公司運作+群眾參與”產業發展模式,深挖資源優勢,調整產業結構,采取“老帶新”的模式,秉承民間木軒加工技藝,傳承木工非遺文化,培養木業工匠人才,打造非遺文化品牌,實現后頭溝村集體經濟年創收15萬元,傳承創新非遺文化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藍圖正在變為現實。

  據五峰鎮黨委書記李洪蘋介紹,后頭溝村的崛起,是五峰鎮黨建引領產業振興的有效示范,折射出黨建引領發展、文化傳承發展、創新改變發展的基層實踐,展現了農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譜寫了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嶄新篇章。

  而今,五峰鎮立足民俗資源優勢和區域特點,厚植產業發展優勢,“落子”布局特色產業,蓄力賦能謀發展,新興產業建鏈、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推動黨建與產業同頻共振,聚力打造出五峰舞獅、鐵藝加工、果蔬采摘、紅色教育、傳統木軒、農產品加工、民族手工業等“一村一品”產業矩陣,讓傳統工藝與現代經濟碰撞出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火花”。

推薦閱讀
共建青海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領導小組第2次會議
陳剛向全省老干部作形勢報告
青海省消協第三季度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03萬元
【我們的節日·重陽】省老年大學新校區揭牌投用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調整招聘計劃及筆試公告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
青海海東:78個村莊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海晏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點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效
24H熱點
奔跑吧!“高原精靈”
一次徒步 一場關于夢想、勇氣與堅持的盛宴
都蘭縣萬畝藜麥迎豐收
青海娃摘得國賽冠軍
西寧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之后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齊唱文亭之歌 共建幸福家園
【鄉村振興在青海】麻蓮鄉索道帶來大流量
猞猁精彩瞬間讓生態之美閃耀高原
【大道向前 天路放歌——紀念“兩路”通車70周年】...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川青鐵路青海段建設如火如荼
熱點圖片
奔跑吧!“高原精靈”
奔跑吧!“高原精靈”
一次徒步 一場關于夢想、勇氣與堅持的盛宴
一次徒步 一場關于夢...
都蘭縣萬畝藜麥迎豐收
都蘭縣萬畝藜麥迎豐收
青海娃摘得國賽冠軍
青海娃摘得國賽冠軍
西寧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之后
西寧實現原生垃圾“...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齊唱文亭之歌 共建幸福家園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
【鄉村振興在青海】麻蓮鄉索道帶來大流量
【鄉村振興在青海】...
猞猁精彩瞬間讓生態之美閃耀高原
猞猁精彩瞬間讓生態...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文化中國行】木軒加工助力后頭溝村產業發展

青海日報
2024-10-14 09:0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文化中國行】木軒加工助力后頭溝村產業發展

青海日報
2024-10-14 09:0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文化中國行】木軒加工助力后頭溝村產業發展

  • 2024-10-14 09:01:26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文化,延續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非遺,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勇于創新。

  9月24日,從西寧市驅車來到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峰鎮后頭溝村,一座高大古樸的木雕大門門楣上“后頭溝村”幾個大字分外醒目。

  “奮進路上感黨恩,凝心聚力譜新篇。”五峰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王云指著大門上的楹聯說,這個村屬易地搬遷村,與以前的老村落相比,現在不僅文明程度和現代化程度高,而且已走上傳承弘揚非遺文化、發展區域經濟的快車道。

360截圖20241014082317379

  老匠人帶新學徒雕花。 費發燊 攝

  步入綠水青山“裝飾”的村子,鮮艷的五星紅旗、古樸的木雕大門、整潔的農戶院落、平整的硬化道路、嶄新的休閑長廊映入眼簾,這一切無不彰顯著村民的幸福生活。

  循著“叮叮當當”的敲擊聲,我們來到村里的木軒加工廠。車間內各類刨木機、木工雕刻機等一應俱全,工人師傅熱火朝天地趕制訂單。另一邊,一名老師傅正在教徒弟如何選料、刨樹皮以及切割、開槽、油漆、雕刻等非遺技藝。

  “花朵雕刻要圓潤飽滿”“線條要平滑,不能凹凸不平”……老師傅耐心細致地將自己的技藝傳授給徒弟。

  “以木為紙、以刀代筆。”說話間,一朵朵惟妙惟肖的花朵、扇子、枝條等,在非遺傳承人手中悄然綻放,盡顯木雕技藝的獨特文化魅力。

  正在雕刻作業的村民楊慶春說:“每天來木軒加工廠打工一天能掙200元,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既解決了就業,又顧得上家庭,還在學習木雕技藝中傳承弘揚了非遺文化。”

  “過去我們村道路交通不便,產業項目匱乏,沒有想法、沒有思路,村集體經濟發展動力不足,年輕人不愿意留在村里。現在好了,自從搬遷到新村后,在黨委政府帶領和駐村工作隊幫扶下,利用50萬扶貧資金撬動村級木工產業,鼓勵村致富帶頭人薛興熬自籌資金90余萬元,購置了全自動木雕機等設備,修建了木軒加工廠,既傳承祖傳的木軒技藝,又發展壯大了經濟。”后頭溝村黨支部書記向相吉元介紹。

  薛興熬18歲起跟著村里的一位老木匠學習,經歷了6年的學徒生涯,才學會了木軒這門非遺技藝。從一開始的農房建設到藏式家具制作、高檔木質門定做,再到現在的承接文化長廊、休閑六角亭項目,一件件做工精美的木雕產品,無不體現出一代匠人的匠心傳承。

  現如今,后頭溝村在鎮黨委政府支持下,爭取、整合項目資金600萬元,打造木軒加工項目二期,并主動在文化創新上下功夫,開始了生物質廢棄物綜合利用,把廢棄物“變廢為寶”,制成生物質顆粒燃料,用“匠心+科技”讓木軒經濟更出彩。

  “二期建成后,在村黨支部支持幫助下,我們依托木軒加工完備產業鏈,圍繞綠色環保發展,科學謀劃,大膽創新,多地走訪調研,引進2條環保生物質顆粒生產線,分別為生物質顆粒生產和木板加工,項目自今年4月份投產以來,已生產生物質顆粒3000余噸,目前,工人正在加班加點生產,保質保量為客戶提供產品。”薛興熬介紹。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五峰鎮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出發點,把促進產業發展作為著力點,把傳承傳統技藝作為落腳點,按照“做活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發展、富裕一方群眾”的發展思路,通過“支部引領+能人帶動+公司運作+群眾參與”產業發展模式,深挖資源優勢,調整產業結構,采取“老帶新”的模式,秉承民間木軒加工技藝,傳承木工非遺文化,培養木業工匠人才,打造非遺文化品牌,實現后頭溝村集體經濟年創收15萬元,傳承創新非遺文化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藍圖正在變為現實。

  據五峰鎮黨委書記李洪蘋介紹,后頭溝村的崛起,是五峰鎮黨建引領產業振興的有效示范,折射出黨建引領發展、文化傳承發展、創新改變發展的基層實踐,展現了農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譜寫了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嶄新篇章。

  而今,五峰鎮立足民俗資源優勢和區域特點,厚植產業發展優勢,“落子”布局特色產業,蓄力賦能謀發展,新興產業建鏈、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推動黨建與產業同頻共振,聚力打造出五峰舞獅、鐵藝加工、果蔬采摘、紅色教育、傳統木軒、農產品加工、民族手工業等“一村一品”產業矩陣,讓傳統工藝與現代經濟碰撞出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火花”。

作者 通訊員 費發燊
編輯:李家奕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中国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软件| 在线天堂中文在线资源网| 中文字幕在线看日本大片|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亚洲va无码手机在线电影| 日本中文字幕电影| heyzo高无码国产精品|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91久久九九无码成人网站| 一级片无码中文字幕乱伦|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人妻 |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播放|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乱人伦中文视频高清视频| www无码乱伦|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 在线看片福利无码网址| AV色欲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丰满白嫩人妻中出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